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梓珊专利>正文

一种分体合并式空心车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29685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6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合并式空心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后端一侧设置车轮,车轮内壳体中间为空心圆,车轮内壳与轮圈之间设置轴承,轮圈周圈包覆轮胎,所述车轮左右分体设置,相应的支架分为左支架和右支架并通过折叠轴与底盘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合并为一个无辐条空心整轮,转动灵活,自身重量轻,折叠时车轮分体变形,收缩度高,折叠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合并式空心车轮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轮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合并式空心车轮装置。
技术介绍
折叠车具有可折叠、易操控、便于携带等优点,在折叠的使用过程中也不需要借助外来工具,通过手动自行将车折叠或展开,折叠后,能够较方便的存放和移动,避免室外存放的不安全隐患。当前多数折叠车外观同自行车相似或由自行车改装而成,踏板两端设有车轮,车架折叠为横向对折,折叠工序复杂,折叠后前轮与后轮保持前后顺序,车辆横向纵向外露部件过于繁冗,体积仍然较大,并不节省占用空间,而且由于车轮平时与地面接触尘土较多,不便于携带或远距离移动。当前特别是后轮为独轮的折叠车,折叠状态下,后轮因为和前轮并列,无法插入前轮的可利用空间,折叠体积大,占用空间多,携带也不方便。如何研发一种收缩度高、折叠后体积小、无轮辐和轮轴的分体式空心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设计一种分体合并式空心车轮装置,使用时合并为一个无辐条、无轮轴的空心整轮,转动灵活,自身重量轻,折叠时车轮分体变形,收缩度高,折叠体积小。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分体合并式空心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后端一侧设置车轮,车轮内壳体中间为空心圆,车轮内壳与轮圈之间设置轴承,轮圈周圈包覆轮胎,所述车轮左右分体设置,相应的支架分为左支架和右支架并通过折叠轴与底盘转动连接,所述车轮内壳分为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轮圈分为左轮圈和右轮圈,所述轮胎分为左胎体和右胎体,折叠时左右分离,对应左壳体、左轮圈和右壳体、右轮圈的位置分别设置轴承,所述左壳体和左支架一体成型,所述右壳体和右支架一体成型,展开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合并为一个整体支架,所述底盘设置收紧限位槽,用于卡紧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设置弹簧。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合并为一个无辐条、无轮轴的空心整轮,转动灵活,自身重量轻,折叠时车轮分体变形,收缩度高,折叠体积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折叠车闭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折叠车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左右支架分离结构示意图图6为右支架结构示意图图7为左支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把架;2、座管;3、底盘;4、左胎体;5、右胎体;6、前轮支架;7、车轮;8、折叠轴;9、左支架;10、右支架;11、弹簧;12、收紧限位槽;13、左壳体;14、右壳体;15、转轴,16、支臂,17、鞍座;18、左轮圈;19、右轮圈。【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分体合并式空心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后端一侧设置车轮7,车轮7内壳体中间为空心圆,车轮内壳与轮圈之间设置轴承,轮圈周圈包覆轮胎,所述车轮7左右分体设置,相应的支架分为左支架9和右支架10并通过折叠轴8与底盘3转动连接,所述车轮7内壳分为左壳体13和右壳体14,所述轮圈分为左轮圈18和右轮圈19,所述轮胎分为左胎体4和右胎体5,折叠时左右分离,对应左壳体13、左轮圈18和右壳体14、右轮圈19的位置分别设置轴承,所述左壳体13和左支架9 一体成型,所述右壳体14和右支架10 一体成型,展开时所述左支架9和右支架10合并为一个整体支架,所述底盘3设置收紧限位槽12,用于卡紧左支架9和右支架10,所述左支架9和右支架10之间设置弹簧11。车辆驾驶时,支架和车轮7的内壳体被固定,由于内壳体和轮圈之间安装了轴承,轮圈带动轮胎可以相对于内壳体转动,从而设计为从动空心轮。左壳体13和右壳体14在使用时合并为一个整体车轮内壳,左轮圈18和右轮圈19合并为一个整体轮圈,左胎体4和右胎体5合并为一个整体轮胎。在不改变原有后轮空心圆独轮设计的前提下,可以实现折叠时分体变形,由一个独轮(包括支架)一分为二,可以分开到前轮的两边。翻折车轮7时,左右支架可以向折叠轴8的两端平移滑动,操作者可以手动辅助,向两侧掰开;也可以在折叠轴8上设置左右支架的平移滑道,设置平移滑道在翻折的同时可以实现左右支架自然分开。左右支架的长度要求翻折完成后左胎体4和右胎体5刚好移动至前轮的两侧,实现三者左右并排相靠,以较大程度的缩减占地空间。所述底盘3设置收紧限位槽12,用于卡紧左支架9和右支架10,防止在使用状态左右支架分家;折叠时,左右支架向前翻转,从收紧限位槽12中脱出,左右支架才可以分开。所述左支架9和右支架10之间设置弹簧11,使用状态弹簧11是被压缩的,左右支架并排相靠;当左右支架向前翻转脱离限位槽时,压缩弹簧11被释放,左右支架在弹力作用下被自动分开。折叠车还包括车把架I,它与底盘3通过联动支架轴连接,二者可以折叠闭合在一起,车把架I设置前轮支架6,前轮支架6设置前轮轮。前轮支架6连接转向轴,车把架I带动前轮实现转向。座管2与底盘3通过转轴15相连接,座管2相对于底盘3能够实现垂直方向的拉开与闭合。车把架I内可设置电池,电池被隐藏,不影响车辆体积与外观,结构稳定可靠,存放安全。所述鞍座17中间内凹设通孔,骑行时可以通风,避免驾驶者屁股部位积攒热量造成不适,雨天有积水时也可以避免积水,晾干速度快。车辆骑行状态下,车轮着地,座管2与底盘3之间约成45°角,座管2与车把架I之间约成45°角,底盘3与车把架I之间约成90°角。车辆折叠时,座管2向着车把架I的方向合并,座管2以转轴15为轴心,再将底盘3向着车把架I的方向合并,座管2随底盘3 —起向上运动,直至车把架1、座管2、底盘3三者两两相互闭合。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符合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的前提下,任何等同或相似的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合并式空心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后端一侧设置车轮,车轮内壳体中间为空心圆,车轮内壳与轮圈之间设置轴承,轮圈周圈包覆轮胎,所述车轮左右分体设置,相应的支架分为左支架和右支架并通过折叠轴与底盘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合并式空心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后端一侧设置车轮,车轮内壳体中间为空心圆,车轮内壳与轮圈之间设置轴承,轮圈周圈包覆轮胎,所述车轮左右分体设置,相应的支架分为左支架和右支架并通过折叠轴与底盘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合并式空心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内壳分为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轮圈分为左轮圈和右轮圈,所述轮胎分为左胎体和右胎体,折叠时左右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合并式空心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左壳体、左轮圈和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梓珊
申请(专利权)人:罗梓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