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2735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包括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第一金属板设有多个透孔,第二金属板设有多个与透孔相对应的异形透孔;透孔和异形透孔相应对正后,将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固定连接为一块双层复合板材;将传统沿用的单块金属板材的连接件改为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相复合的双层金属板材的连接件,第二金属板的异形透孔与电芯焊接固定,将多个电芯连接成电池模组,第一金属的透孔给异形透孔与电芯的焊接留出了可用空间,该连接件可根据不同大小的电芯和瞬间放电倍率的大小来调节第一金属板的厚度,使电池模组的总容量和单体电芯的容量不受限制以及瞬间放电倍率不受连接材料的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个电池模组连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
技术介绍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渐减少和全球由于传统汽车排放污染的影响加剧,可再生无污染的绿色能源越来越被广泛的重视,电能就是其中之一。电池模组作为最常用的储蓄电能重要的载体被运用在方方面面上。但是由于技术的局限和安全的考虑,单体电芯容量不能做的太大,将很多个小容量的电芯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组合一个大容量的电池模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但是连接电芯传统的方法是用较薄的金属片,将几个和几十个电池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到一起,组成一个小模组。由于此方法在连接少和小容量电池模组是可行的,但对大容量储供能电池,会由于金属板材截面积不足无法提供大电流放电和由于连接片的发热引发安全事故。而如若采用较厚的金属板材,由于焊接工艺的限制,实现起来很困难且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其目的:承载大电流,并能将电芯有效的固定连接为电池模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包括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第一金属板设有多个透孔,第二金属板设有多个与透孔相对应的异形透孔;所述的透孔和异形透孔相应对正后,将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固定连接为一块双层复合板材;异形透孔与电芯电连接。优选的,第一金属板镀有防氧化层。优选的,第一金属板的材料采用T2紫铜,第二金属板的材料采用镍板。为了进一步优化所选的材质,所述的T2紫铜的规格是M软态,所述的镍板的规格是1/2H半硬。优选的,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通过激光焊接固定连接。优选的,第一金属板的厚度大于等于0.4mm,第二金属板的厚度小于等于0.2_。优选的,第二金属板在80_90°C的条件下经过超声波清洗20-40分钟。优选的,第一金属板设有第一散热孔,第二金属板设有与第一散热孔相对应的第二散热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的透孔为方形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的透孔为U形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的异形透孔为工形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的异形透孔为E形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将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固定连接为一块双层复合板材;将传统沿用的单块金属板材的连接件改为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相复合的双层金属板材的连接件,第二金属板的异形透孔与电芯焊接固定,将多个电芯连接成电池模组,第一金属的透孔给异形透孔与电芯的焊接留出了可用空间,该连接件可根据不同大小的电芯和瞬间放电倍率的大小来调节第一金属板的厚度,使电池模组的总容量和单体电芯的容量不受限制以及瞬间放电倍率不受连接材料的限制;结构简单实用,运用现有的成熟工艺加工,生产成本低,适用于机械自动化批量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的复合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与电芯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实施例3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的第一金属板的结构不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和实施例4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的第一金属板的结构不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的第二金属板的结构不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和实施例4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的第二金属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第一金属板 11.第一散热孔 12.方形孔 13.U形孔 2.第二金属板21.第二散热孔22.工形孔23.E形孔3.电池模组31.电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包括第一金属板I和第二金属板2,第一金属板I设有多个透孔,第二金属板2设有多个与透孔相对应的异形透孔;透孔和异形透孔相应对正后,将第一金属板I和第二金属板2固定连接为一块双层复合板材;将传统沿用的单块金属板材的连接件改为第一金属板I和第二金属板2相复合的双层金属板材的连接件,第一金属板I和第二金属板2同时承载大电流的输入和输出,第二金属板2的异形透孔与电芯31焊接固定,将多个电芯31连接成电池模组3,第一金属的透孔给异形透孔与电芯31的焊接留出了可用空间,该连接件能有效提高电池模组3的导电能力和储电能力,根据不同大小的电芯31和瞬间放电倍率的大小来调节第一金属板I的厚度,使电池模组3的总容量和单体电芯31的容量不受限制以及瞬间放电倍率不受连接材料的限制;结构简单实用,运用现有的成熟工艺加工,生产成本低,适用于机械自动化批量生产。第一金属板I镀有防氧化层,防止了第一金属板I的通电氧化。第一金属板I的材料采用T2紫铜,第二金属板2的材料采用镍板,所述的T2紫铜的规格是M软态,所述的镍板的规格是1/2H半硬;保证第一金属板I的导电率和柔软度,第二金属板2的导电率和连接强度。第一金 属板I和第二金属板2通过激光焊接固定连接,用激光焊接熔解第一金属板I的局部的同时加热第二金属板2,使第一金属板I和第二金属板2相粘连。第一金属板I的厚度为0.4mm,确保了第一金属板I的通电率,第二金属板2的厚度为0.2mm,降低了第一金属板I和第二金属板2通过激光焊接连接固定的难度,方便了第二金属板2的异形透孔与电芯31固定连接。第二金属板2在85°C的条件下经过超声波清洗30分钟,进行超声波清洗可发现第二金属片2中与电芯31的连接处的瑕疵和杂质,对有瑕疵和杂质的第二金属片2剔除,防止了虚连的发生。可根据需要将第一金属板I或第二金属板2直接与电线连接,保证了电池模组3的充电和放电。透孔的形状为方形孔12,给异形透孔与电芯31的焊接留出了可用空间;异形透孔的形状为工形孔22,防止了焊接点压力过大造成虚焊。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第一金属板I设有第一散热孔11,第二金属板2设有与第一散热孔11相对应的第二散热孔21,第一散热孔11和第二散热孔21可以尽快把电池模组3使用时产生的热量扩散出去。以上就是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的结构特点和作用机理,其优点:该连接件使电池模组的总容量和单体电芯的容量不受限制以及瞬间放电倍率不受连接材料的限制,实用性能高;结构简单实用,运用现有的成熟工艺加工,生产成本低,适用于机械自动化批量生产。实施例2.如图5所示,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透孔的形状为U形孔13,给工形孔22与电芯31的焊接留出了可用空间,在此也不作特别的限制,同样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其结构特点和作用机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第一金属板(1)设有多个透孔,第二金属板(2)设有多个与透孔相对应的异形透孔;所述的透孔和异形透孔相应对正后,将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固定连接为一块双层复合板材;异形透孔与电芯(31)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板(I)和第二金属板(2),第一金属板(I)设有多个透孔,第二金属板(2)设有多个与透孔相对应的异形透孔; 所述的透孔和异形透孔相应对正后,将第一金属板(I)和第二金属板(2)固定连接为一块双层复合板材; 异形透孔与电芯(3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板(I)镀有防氧化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板(I)的材料采用T2紫铜,第二金属板(2)的材料采用镍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2紫铜的规格是M软态,所述的镍板的规格是1/2H半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板(I)和第二金属板(2 )通过激光焊接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根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盛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