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膨胀易剥离胶带,其依次包括离型膜、压敏胶层、高分子基膜层、压敏胶层、多孔膜层、离型膜层,或者依次包括离型膜、多孔膜层、压敏胶层、高分子基膜层、压敏胶层、多孔膜层、离型膜层。通过改变压敏胶和多孔膜可以制备出不同粘结效果和不同温度剥离的胶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易剥离胶带脱胶后无明显残胶,常温粘结强度高,加热膨胀后粘结强度显著降低,剥离效果良好,且制备难度小,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膨胀易剥离胶带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领域,涉及一种易剥离胶带,具体涉及一种膨胀易剥离胶带,可广泛应用于加工、过程保护、贴合、粘结等领域。
技术介绍
胶带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并且为了能有一个长的使用寿命,一般都会要求其有高的粘结强度,这在保证使用安全的情况下却对必要时的分离、拆卸、重工等操作带来了麻烦。某些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希望对其进行保护,使其免于划伤或者被污染,而加工完成后要将胶带脱除,这也要求胶带具有较好的剥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膨胀易剥离胶带,其在常态下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经加热后粘结强度明显下降,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剥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 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膨胀易剥离胶带,依次包括离型膜、压敏胶层、高分子基膜层、压敏胶层、多孔膜层、离型膜层,其中多孔膜层为加热可膨胀的膜层。一种膨胀易剥离胶带,依次包括离型膜、多孔膜层、压敏胶层、高分子基膜层、压敏胶层、多孔膜层、离型膜层,其中多孔膜层为加热可膨胀的膜层。高分子基膜层两侧的压敏胶层是相同的或者不同的胶。胶类型包括丙烯酸类、硅胶类。当两侧胶不一样时就可以实现不同的粘结效果。高分子基膜层两侧的多孔膜层是相同的或者不同的膜层。所述的多孔膜层包含不少于70%质量的高分子材料。所述的多孔膜层包含10-45%质量的热致膨胀弹性微粒,所述的热致膨胀弹性微粒选自高分子材料。所述的多孔膜层厚度为0.005-0.5mm。所述的多孔膜层为加热可膨胀的膜层,其膨胀加热温度为90-180°C。当两侧的多孔膜层的膨胀温度不一样时,在从低温到高温的加热过程中,低膨胀温度的膜层先膨胀,可以先剥离,从而实现胶带两侧被粘物不同温度的剥离。所述的加热可膨胀的膜层加热后尺寸可膨胀到原尺寸的1.1-20倍。所述的多孔膜层孔面积的比例占到总面积的10-90%。所述的多孔膜层孔面积的比例占到总面积的20-80%。所述的多孔膜层孔面积的比例占到总面积的30-70%。所述的多孔膜层孔面积的比例占到总面积的40-60%。所述的多孔膜层的孔形状包括圆形、方形等的规则形状,也包括不规则形状;孔的排列是有序的或者是无序的;孔尺寸在0.001-lmm。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1.多孔膜层的引入实现了易剥离的特性,从而不需要像传统的易剥离胶带那样需要制备特殊的胶层。2.多孔膜层的引入减少了胶与被粘物的接触面积,脱胶后被粘物上留下残胶的概率大幅下降。3.用于制备多孔膜层的高分子主体材料众多,使得膨胀易剥离胶带的制备难度降低。4.本专利所制备的胶带通过对多孔膜层进行孔尺寸、孔面积等的调整就能起到调节粘结强度的作用,而不需要对胶的配方进行调整,实现效果好,方便易行。【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本专利技术的膨胀易剥离胶带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另一种本专利技术的膨胀易剥离胶带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例子中各原料成分的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数。实施例1本实施例涉及的易剥离胶带依次包括离型膜、压敏胶层、高分子基膜层、压敏胶层、多孔膜层、离型膜层,如图1所示,其中高分子基膜层为PET膜层,PET膜层两侧的压敏胶层相同,多孔膜层为含有35%热致膨胀弹性微粒的LDPE膜层,厚度为0.005mm,孔面积占总面积的30%,孔为无规则形状,最小孔尺寸为0.05mm,将多孔膜面贴合到钢板上,粘结强度为5.8N/25mm,在150°C加热3min后多孔膜层可以膨胀到原厚度的20倍,双面胶从钢板上自动脱落,钢板上无明显残胶。实施例2本实施例涉及的易剥离胶带依次包括离型膜、压敏胶层、高分子基膜层、压敏胶层、多孔膜层、离型膜层,其中高分子基膜层为PVC膜层,PVC膜层两侧的压敏胶层不同,有多孔膜层一侧的粘结强度更加强一些(被粘物为玻璃),多孔膜层为含有10%热致膨胀弹性微粒的EVA膜层,厚度为0.01mm,孔面积占总面积的70%,孔为直径0.05mm的圆孔,将多孔膜面贴合到玻璃上,粘结强度为12.lN/25mm,在100°C加热5min后多孔膜层可以膨胀到原厚度的2倍,粘结强度为3.5N/25mm,脱胶后玻璃上无明显残胶。实施例3本实施例涉及的易剥离胶带依次包括离型膜、压敏胶层、高分子基膜层、压敏胶层、多孔膜层、离型膜层,其中高分子基膜层为PET膜层,PET膜层两侧的压敏胶层不同,有多孔膜层一侧的粘结强度更加弱一些(被粘物为玻璃),多孔膜层为含有8%热致膨胀弹性微粒的EVA膜层,厚度为0.005mm,孔面积占总面积的10%,孔为最小直径为0.0Olmm的无序圆孔,最大孔直径为0.2mm,将多孔膜面贴合到玻璃上,粘结强度为3.9N/25mm,在90°C加热15min后多孔膜层可以膨胀到原厚度的1.5倍,粘结强度为2.lN/25mm,脱胶后玻璃上无明显残胶。实施例4本实施例涉及的易剥离胶带依次包括离型膜、压敏胶层、高分子基膜层、压敏胶层、多孔膜层、离型膜层,其中高分子基膜层为PET膜层,PET膜层两侧的压敏胶层相同,多孔膜层为含有45%热致膨胀弹性微粒的EVA与HDPE共混膜层,厚度为0.5mm,孔面积占总面积的20%,孔为直径为1mm的圆孔,将多孔膜面贴合到玻璃上,粘结强度为3.3N/25mm,在180°C加热5min后多孔膜层可以膨胀到原厚度的5倍,胶从玻璃上自动脱落,脱胶后玻璃上无明显残胶。实施例5本实施例涉及的易剥离胶带依次包括离型膜、压敏胶层、高分子基膜层、压敏胶层、多孔膜层、离型膜层,其中高分子基膜层为PC膜层,PC膜层两侧的压敏胶层相同,多孔膜层为含有I %热致膨胀弹性微粒的HDPE膜层,厚度为0.05mm,孔面积占总面积的40 %,孔为边长为0.1mm的正方形,将多孔膜面贴合到PET上,粘结强度为7.2N/25mm,在130°C加热5min后多孔膜层可以膨胀到原厚度的1.1倍,粘结强度为2.8N/25mm,脱胶后玻璃上无明显残胶。实施例6 本实施例涉及的易剥离胶带依次包括离型膜、压敏胶层、高分子基膜层、压敏胶层、多孔膜层、离型膜层,其中高分子基膜层为PET膜层,PET膜层两侧的压敏胶层相同,多孔膜层为含有10%热致膨胀弹性微粒的HDPE膜层,厚度为0.03mm,孔面积占总面积的90%,孔为边长为0.1mm的正方形,将多孔膜面贴合到PET上,粘结强度为15.5N/25mm,在130°C加热5min后多孔膜层可以膨胀到原厚度的2倍,粘结强度为2.6N/25mm,脱胶后PET上无明显残胶。实施例7本实施例涉及的易剥离胶带依次包括离型膜、多孔膜层、压敏胶层、高分子基膜层、压敏胶层、多孔膜层、离型膜层,如图2所示,其中高分子基膜层为PET膜层,PET膜层两侧的压敏胶层相同,多孔膜层也相同,多孔膜层为含有10%热致膨胀弹性微粒的HDPE膜层,厚度为0.03mm,孔面积占总面积的90%,孔为边长为0.1mm的正方形,将胶带两侧都贴合PET,粘结强度分别为15.5N/25mm, 15.6N/25mm,在130°C加热5min后多孔膜层可以膨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膨胀易剥离胶带,其特征在于该胶带依次包括离型膜(101)、压敏胶层(103)、高分子基膜层(104)、压敏胶层(103)、多孔膜层(102)、离型膜层(101),其中多孔膜层为加热可膨胀的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膨胀易剥离胶带,其特征在于该胶带依次包括离型膜(101)、压敏胶层(103)、高分子基膜层(104)、压敏胶层(103)、多孔膜层(102)、离型膜层(101),其中多孔膜层为加热可膨胀的膜层。2.一种膨胀易剥离胶带,其特征在于该胶带依次包括离型膜(101)、多孔膜层(102)、压敏胶层(103)、高分子基膜层(104)、压敏胶层(103)、多孔膜层(102)、离型膜层(101),其中多孔膜层为加热可膨胀的膜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膨胀易剥离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膜层包含不少于70%质量的高分子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膨胀易剥离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膜层包含10-45%质量的热致膨胀弹性微粒。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张洁,甘春丽,
申请(专利权)人:甘春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