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6243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冲击性优异、能够防止由冲撞物导致的防污层的破损或脱落的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依次包含防污层、基材层和粘合层,其中,基材层的冲击吸收率为1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水中生物在水中结构物(船舶、浮标、港湾设备、海上油田设备、发电厂冷却水用的水路、工厂冷却水用的水路、水上浮游通路等)附着并繁殖的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
技术介绍
在船舶等水中结构物与海水接触的部分中,藤壶、牡蛎、紫贻贝(blue mussel)、水螅、龙介虫、海鞘、苔藓虫、石莼、肠浒苔、附着硅藻等海洋生物附着并繁殖,引起了流体阻力的增加或热传导性的降低等设备机械性能的降低、或附着的海洋生物的向海外的扩散等不希望的状态。另外,去除附着的海洋生物的操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大量的时间,遭受着经济的损失。为了防止如上所述的损失,目前,在水中结构物上涂装有防污涂料。在防污涂料中,过去包含有机锡化合物,现在包含氧化亚铜等毒性防污剂。通过防污涂料的毒性基本能够抑制海洋生物的附着生长,但有机锡化合物或氧化亚铜等毒性防污剂对人体和环境带来不少不良影响,因此,如果长期来看,造成严重的问题。另外,在涂装后使防污涂料干燥时,30重量%左右的有机溶剂(VOC)挥发,对操作环境及周边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喷雾式涂装中,据说除了 VOC向大气中的排出之外,涂料的10重量%~20重量%通过风也飞散到周围。另一方面,在重新涂抹长年使用的防污涂料时,用喷砂或金属研磨机剥离变旧的防污涂料,但此时,含有有机锡化合物或氧化亚铜等毒性防污剂的大量的涂膜片飞散到周围,对操作者和环境造成不良影 响,而且,剥离的防污涂料作为工业废弃物被处理,因此,造成很大的问题。作为不使用防污涂料而具有防污效果的防污带,提出了在基材上经由底涂剂设置有机硅弹性体、在基材的相反侧设置粘合层而得到的片状带(参照专利文献I)。但是,防污层由于机械强度差,因此,例如,在流体中的使用条件下,如果物体与施工于水中构造物的防污带冲撞,则存在防污层破损或脱落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692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耐冲击性优异、能够防止由冲撞物导致的防污层的破损或脱落的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依次包含防污层、基材层和粘合层,其中,基材层的冲击吸收率为10%以上。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基材层含有弹性体树脂。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弹性体树脂为选自聚氨酯类弹性体和苯乙烯类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防污层含有有机硅树脂。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耐冲击性优异、能够防止由冲撞物导致的防污层的破损或脱落的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的一例的概略剖面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1中得到的粘合带(1)的铁球落下试验后的状态的照片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4中得到的粘合带⑷的铁球落下试验后的状态的照片图。图4是表示比较例I中得到的粘合带(Cl)的铁球落下试验后的状态的照片图。图5是表示比较例2中得到的粘合带(C2)的铁球落下试验后的状态的照片图。图6是表示用于冲击力的测定的装置的概略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依次包含防污层、基材层和粘合层。只要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依次包含防污层、基材层和粘合层,则可以在不损害本专利技术的效果的范围内具有任意的适当的其它层。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的厚度根据其中所包含的各层的厚度,在不损害本专利技术的效果的范围内设定为任意的适合的厚度。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的厚度优选为50μηι~300μηι。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的一例的概略剖面图。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100依次包含防污层2、基材层3和粘合层4。如图1所示,在防污层2的表面、粘合层4的表面可以设置有剥离膜I。就基材层而言,其冲击吸收率为10%以上,优选为15%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以上,特别优选为30%以上,最优选为35%以上。如果基材层的冲击吸收率被纳入上述范围内,则可以提供耐冲击性优异、能够防止由冲撞物导致的防污层的破损或脱落的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就基材层而言,只要其冲击吸收率为10 %以上,就可以采用由任意的适合的材料构成的基材层。作为这种基材层,优选含有弹性体树脂。作为弹性体树脂,可以在不损害本专利技术的效果的范围内采用任意的适合的弹性体树脂。作为这种弹性体树脂,可列举例如:硫化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作为热塑性弹性体,可列举例如:苯乙烯类弹性体、烯烃类弹性体、氯乙烯类弹性体、聚氨酯类弹性体、酯类弹性体、酰胺类弹性体等。基材层含有弹性体树脂的情况下,基材层中的弹性体树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5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60重量%~10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99重量%,特别优选为80重量%~98重量%,最优选为90重量%~97重量%。基材层含有弹性体树脂的情况下,基材层中的弹性体树脂可以仅为I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通过基材层含有弹性体树脂,可以提供耐冲击性更优异、能够防止由冲撞物导致的防污层的破损或脱落的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基材层含有弹性体树脂的情况下,作为该弹性体树脂,优选为选自聚氨酯类弹性体和苯乙烯类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聚氨酯类弹性体,可列举例如:酯类聚氨酯、醚类聚氨酯、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等。作为苯乙烯类弹性体,可列举例如:苯乙烯一丁二烯共聚物(SB)、苯乙烯一异戊二烯共聚物(SI)、苯乙烯一乙烯-丁烯共聚物(SEB)、苯乙烯一乙烯-丙烯共聚物(SEP)等A-B型二嵌段聚合物;苯乙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SBS)、苯乙烯一异戊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SIS)、苯乙烯一乙烯-丁烯共聚物一苯乙烯的共聚物(SEBS)、苯乙烯一乙烯-丙烯共聚物一苯乙烯(SEPS)等A-B-A型三嵌段或A-B-A-B型四嵌段以上的多嵌段聚合物;苯乙烯一丁二烯橡胶共聚物(SBR)等苯乙烯类无规共聚物;苯乙烯一乙烯-丁烯共聚物一烯烃结晶(SEBC)等A-B-C型的苯乙烯一烯烃结晶类嵌段聚合物等。通过采用选自作为弹性体树脂的聚氨酯类弹性体和苯乙烯类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提供耐冲击性更优异、能够防止由冲撞物导致的防污层的破损或脱落的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具有丙烯酸成分和聚氨酯成分。更具体而言,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为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和聚氨酯聚合物的复合聚合物。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中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与聚氨酯聚合物的重量比率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聚氨酯聚合物=1/99~80/20。如果(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聚氨酯聚合物低于1/99,则有可能前体混合物的粘度升高,操作性变差,当其超过80/20时,有可能不能得到作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柔软性或强度。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中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为使用含有(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和单官能(甲基)丙烯酸 类单体的单体成分而得到的聚合物。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中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特别优选为使用含有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TC以上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单体成分而得到的聚合物。聚氨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其依次包含防污层、基材层和粘合层,该粘合带的特征在于:基材层的冲击吸收率为10%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1.06 JP 2012-000932;2012.01.06 JP 2012-000931.一种防止水生生物附着的粘合带,其依次包含防污层、基材层和粘合层,该粘合带的特征在于: 基材层的冲击吸收率为10%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聪末吉太树仓田直记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