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北大学专利>正文

氧杂蒽类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40960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结构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以2-(2′,4′-二羟基苯基)苯并噻唑与2-(4′-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缩合反应得到,缩合反应介质为甲磺酸,反应温度为80~105℃。本发明专利技术化合物具有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较长的发射波长和很好的荧光标记能力,是一种具体双重荧光发射性能的氧杂蒽杂化体,据此可作为比率型光学探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氧杂蒽类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氧杂蒽类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Cu2+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应用。
技术介绍
荧光分析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成本低、易操作、适用面广等特点,近年来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氧杂蒽类染料具有摩尔吸光系数大、荧光量子产率高、发射波长较长等优点,因此分析工作者以其为母体已开发出各种光学探针分子。在这类探针分子中,基于氧杂蒽螺酰胺开环反应原理构建的传感体系已吸引了分析工作者的广泛兴趣。氧杂蒽螺酰胺类化合物本身无色、无荧光,当这类分子发生识别反应时(如配位、水解和基团反应等),往往导致螺酰胺的开环反应,从而使得反应体系的颜色和荧光强度均显著增强。目前,基于这一原理,已经设计出测定Pb2+、Hg2+、Cu2+、Fe3+、Cu2+、Cr3+和自由基等上百个光学探针分子(Chen.X.Q., Pradhan.T., Wang.F., Yoon.J.Y., Kim.S.J.Chem.Rev.2012,112: 1910-1956)。然而这些探针分子多以单一波长的荧光发射强度作为定量信号,其测定结果易受传感器浓度、仪器条件(如光强)和外部环境等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结构式(I)所示的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结构式(I)所示的化合物, 2.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2-(2'A1 - 二羟基苯基)苯并噻唑与2- (4' -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缩合反应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慧杨小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