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道秤传感器受力箱梁结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0606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道秤传感器受力箱梁结构装置,包括秤体及秤体上安装的辊道,其两侧装有托架,托架外端的下方固定有顶板;基座的上面通过地脚螺栓固定有预埋平板,预埋平板上固定有底板,底板与顶板相对应且中间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的外周设置有传感器安装组件,传感器安装组件的上端与顶板连接,下端与底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用托架将原入炉辊道秤秤体托起,将传感器、限位器移至秤体外侧,在确保秤体的稳定性的同时,能及时判别和处理辊道秤故障,保证了辊道秤正常运行,提高了辊道秤的使用寿命和计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辊道秤传感器受力箱梁结构装置,包括秤体及秤体上安装的辊道,其两侧装有托架,托架外端的下方固定有顶板;基座的上面通过地脚螺栓固定有预埋平板,预埋平板上固定有底板,底板与顶板相对应且中间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的外周设置有传感器安装组件,传感器安装组件的上端与顶板连接,下端与底板连接。本技术通过用托架将原入炉辊道秤秤体托起,将传感器、限位器移至秤体外侧,在确保秤体的稳定性的同时,能及时判别和处理辊道秤故障,保证了辊道秤正常运行,提高了辊道秤的使用寿命和计量精度。【专利说明】辊道秤传感器受力箱梁结构装置
本技术涉及称重计量衡器装置,适用于环境温度高且连续作业的辊道计量衡器,特别涉及辊道秤传感器受力箱梁结构装置。
技术介绍
入炉辊道秤是钢铁企业入炉钢坯在线称重的计量工艺秤设备,其作用是通过运输辊道输送来的热钢坯进行称重计量。一般情况下,称重传感器置于秤体框架下。由于对热钢坯进行在线称重计量,使得入炉辊道秤称重传感器长时间处在连续环境高温下作业,对传感器寿命和精度都有较大影响;并且热钢坯高温金属氧化皮和粉尘非常多,掉到辊道秤下,不容易清理,堆积的高温氧化铁皮会造成传感器温度过高和卡塞传感器;加上入炉辊道秤秤架窄、重心高,称量数据不稳定。这些因素都容易造成入炉辊道秤故障率非常高和称量数据不准确,致使入炉辊道秤经常处于停止计量的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入炉辊道秤所处的工作环境造成的称重计量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环境造成入炉辊道秤使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减少高温对传感器寿命和精度的影响,有效的降低金属氧化铁皮和粉尘对入炉辊道秤设备称重计量的影响,改善传感器使用环境,提高辊道秤称重计量准确性。本技术解决其存在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辊道秤传感器受力箱梁结构装置,包括秤体及秤体上安装的辊道,秤体的两侧装有托架,托架外端的下方固定有顶板;基座的上面通过地脚螺栓固定有预埋平板,预埋平板上固定有底板,底板与顶板相对应且中间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的外周设置有传感器安装组件,传感器安装组件的上端与顶板连接,下端与底板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用托架将原入炉辊道秤秤体托起,将传感器、限位器移至秤体外侧,在确保秤体的稳定性的同时,能及时判别和处理辊道秤故障,保证了辊道秤正常运行,提高了辊道秤的使用寿命和计量精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的侧视图。图中:1.地脚螺栓,2.基座,3.预埋平板,4.底板,5.传感器安装组件,6.传感器,7.顶板,8.托架,9.秤体,10.辊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至图3,辊道秤传感器受力箱梁结构装置,包括秤体9及秤体9上安装的辊道10,秤体9的两侧装有托架8,托架8外端的下方固定有顶板7 ;基座2的上面通过地脚螺栓I固定有预埋平板3,预埋平板3上固定有底板4,底板4与顶板7相对应且中间安装有传感器6,传感器6的外周设置有传感器安装组件5,传感器安装组件5的上端与顶板7连接,下端与底板4连接。实施例:本技术的一个较实施方式是,基座2现浇用栓C30,二次灌浆采用无收缩浆料。四点二次预埋底板3应在同一水平面上,预埋地脚螺栓I与预埋底板3垂直。保证地脚螺栓I高出预埋底板3上平面50mm,并加以固定。所有的地脚螺栓I必须与基座2内钢筋牢固焊接。一次灌浆标高比原秤架上平面-350mm左右,以利安装预埋平板3水平调节。预埋平板3为钢板,其厚度为30mm,规格为420 X 360,开有四个螺栓孔。预埋地脚螺栓I (M20 X 300,16根)。预埋平板3标高在原秤架上平面0-250.5mm,预埋平板3平面水平误差不大于1/1000,各预埋平板3水平标高误差不大于1mm,调准好后进行二次灌浆。秤体9上安装有辊道10,在秤体9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二个托架9,托架9的一端与秤体9固定焊接,托架9的另一端的下方焊接有顶板7。现场预先点焊组装好托架8,托架8呈箱体形状,要求托架8的立板与秤体9相互垂直,筋板与立板垂直,确认后施满焊。再将顶板7与托架8、底板4与预埋平板3进行点焊,要求同侧、同端传感器6的顶板7、底板6中心线要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确认后,施满焊。所有焊接处焊两遍,为减少焊接残余应力,焊接顺序尽量按以下原则:先焊变形收缩大的焊缝,后焊变形收缩小的焊缝;先焊错开的短焊缝,后焊直通长焊缝;先焊在工作时受力较大焊缝,后焊工作时受力较小的焊缝;并对称施焊。托架8是机械称量台面改造的主体部分。用钢板焊成长方形箱式结构(也可采用工字钢加钢板结构),在传感器6安装位置增加立筋以加强结构的稳定性),托架8通过四只称重传感器6安放于基座2之上。托架8受力情况属简支梁,中间受弯矩大,挠度大(弹性下沉变形),故要求托架8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为了改善传感器6载荷分配关系,以及施工需要,将传感器6支点尽量外移。托架8先采用螺栓连接秤体9,然后加焊焊牢。在受力点再加筋板加强,使托架8和秤体9 一体化,保证机械称量台面在安装、吊运以及承载时不弯曲、不变形。本技术的安装调试:传感器6安装采用托利多TOGHlO吨柱式传感器和传感器安装组件5采用型号为赛多利斯PR6001安装组件的结构方式。安装传感器安装组件5与传感器6时,要求同侧、同端传感器6中心线要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传感器6垂直,传感器6被压实,调准限位至3mm左右间隙,用并帽锁紧限位螺杆,偏载调试,用一吨砝码分别压于各传感器上,调准电位器使各点示值一致,用四吨砝码逐个压于秤台上,校验精度、线性,用标定物检验重复性。本技术对原秤体的改动小,可与检修周期同时进行,不影响生产;传感器6采用托利多高温传感器,具有温度特性好、参数一致性好、长期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采用赛多利斯传感器安装组件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传感器6倾倒和旋转损坏根部接线,保证秤体9稳定性和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辊道秤传感器受力箱梁结构装置,包括秤体及秤体上安装的辊道,其特征在于,秤体的两侧装有托架,托架外端的下方固定有顶板;基座的上面通过地脚螺栓固定有预埋平板,预埋平板上固定有底板,底板与顶板相对应且中间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的外周设置有传感器安装组件,传感器安装组件的上端与顶板连接,下端与底板连接。【文档编号】G01G17/00GK203824626SQ201420246312【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5日 【专利技术者】龙晓华, 胡建钢, 睢萌, 刘凯, 熊永保, 连志东, 赖新涛 申请人: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辊道秤传感器受力箱梁结构装置,包括秤体及秤体上安装的辊道,其特征在于,秤体的两侧装有托架,托架外端的下方固定有顶板;基座的上面通过地脚螺栓固定有预埋平板,预埋平板上固定有底板,底板与顶板相对应且中间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的外周设置有传感器安装组件,传感器安装组件的上端与顶板连接,下端与底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晓华胡建钢睢萌刘凯熊永保连志东赖新涛
申请(专利权)人: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