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肠道栓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1704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9 04:23
一种双层肠道栓剂,所述栓剂的栓体为柱状,依次分为头锥部(1)、栓身(2)、栓尾(3),栓尾(3)为栓体直径的最细处,头锥部(1)最大直径为8-12mm,栓尾(3)直径为6-8mm,其特征是所述的栓体具有内外双层结构,分为外层(4)与内芯(5):头锥部(1)最大直径与栓尾(3)直径之比为1.4-2:1;内芯(5)与外层(4)直径比为1:1.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双层肠道栓剂,所述栓剂的栓体为柱状,依次分为头锥部(1)、栓身(2)、栓尾(3),栓尾(3)为栓体直径的最细处,头锥部(1)最大直径为8-12mm,栓尾(3)直径为6-8mm,其特征是所述的栓体具有内外双层结构,分为外层(4)与内芯(5):头锥部(1)最大直径与栓尾(3)直径之比为1.4-2:1;内芯(5)与外层(4)直径比为1:1.2-2。【专利说明】—种双层肠道栓剂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菌肠道栓剂。
技术介绍
栓剂(Suppository)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供人体腔道内给药的固体制剂。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腔道后,在体温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而且有效的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但由于现有治疗肠道的栓剂与肠道壁的接触不充分,从而导致栓剂的释放和吸收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肠道栓剂,所述栓剂的栓体为柱状,依次分为头锥部1、栓身2、栓尾3,栓尾3为栓体直径的最细处,头锥部I最大直径为为8-12mm,栓尾3直径为6-8mm,其特征是所述的栓体具有内外双层结构,分为外层4与内芯5:头锥部I最大直径与栓尾3直径之比为1.4-2:1 ;内芯5与外层4直径比为1:1.2-2。本技术通过采用内外双层结构,各层含有不同的药物,由于外层熔融较快,先释放药物,故栓剂给药后可先后发挥两种药物的作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抗菌肠道栓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此为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的抗菌肠道栓剂,包括栓体,其栓体为鱼雷状,具有内外双层结构,栓体最小直径Φ1为6mm,最大直径Φ2为IOmm ;栓体内、夕卜层直径比为1:1.2-2,控制各层的溶化,使药物具有不同的释放速度。如图1为栓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栓剂的栓体为柱状,依次分为头锥部1、栓身2、栓尾3,栓尾3为栓体直径最细处,栓体具有内外双层结构,分为外层4与内芯5,其中外层4采用肠道消炎药物与外层基质融合构成,所述外层基质采用水溶性的甘油明胶或聚乙二醇,外层4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润滑剂,能使栓剂更易进入人体,减小摩擦。内芯5采用胃肠道用药与内层基质熔合构成,所述内层基质为油脂性基质。【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肠道栓剂,所述栓剂的栓体为柱状,依次分为头锥部(I)、栓身(2)、栓尾(3),栓尾(3)为栓体直径的最细处,头锥部(I)最大直径为8-12mm,栓尾(3)直径为6_8mm,其特征是所述的栓体具有内外双层结构,分为外层(4)与内芯(5):头锥部(I)最大直径与栓尾(3)直径之比为1.4-2:1 ;内芯(5)与外层(4)直径比为1:1.2-2。【文档编号】A61P1/00GK203802836SQ201420075064【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1日 【专利技术者】田东奎, 何磊 申请人:天津法莫西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肠道栓剂,所述栓剂的栓体为柱状,依次分为头锥部(1)、栓身(2)、栓尾(3),栓尾(3)为栓体直径的最细处,头锥部(1)最大直径为8‑12mm,栓尾(3)直径为6‑8mm,其特征是所述的栓体具有内外双层结构,分为外层(4)与内芯(5):头锥部(1)最大直径与栓尾(3)直径之比为1.4‑2:1;内芯(5)与外层(4)直径比为1:1.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东奎何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法莫西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