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云专利>正文

单片梁承载力检测荷载施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40098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9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单片梁承载力检测荷载施加系统,包括台座、测力装置和反力组件,所述反力组件包括上反力梁、下垫梁、缠绕钢索和用于对上反力梁顶举的顶举件,所述缠绕钢索以产生向下箍紧力将上反力梁、测力装置和顶举件紧紧抵靠于单片梁上侧面的方式缠绕于两下垫梁和上反力梁;本装置无需加载大型重量荷载物,不但大大节省了测量时间,提高了工时,而且可便捷、快速、安全、准确的得出加载数值,具有明显经济效益和实用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片梁承载力检测荷载施加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程结构荷载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片梁承载力检测荷载施加系统。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领域,需要对已制好的单片梁(板)坐荷载试验,以便确保工程结构的可靠度,因为工程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承载能力和桩身质量,而承载能力是二者中的主要因素,单片梁(板)承载力的准确测试对于各类建筑物基础设计乃至上部结构的设计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单片梁(板)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梁(板)体施加荷载技术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检测方法,一种是将梁(板)放置在承载能力足够台座上,梁端支撑牢固,然后布置测试系统,在梁(板)顶面堆积水泥或钢材等重物作为施加荷载;另一种是将梁(板)放置在承载能力足够台座上,梁(板)端支撑牢固,然后布置测试系统,在梁(板)顶面堆积标准预制块作为施加荷载;这两种方法均是将重物直接放置在梁(板)上施加荷载,是通过产生直接荷载力的方式进行测试单片梁(板)的承载力,其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必备条件是:台座必须承载力满足要求,变形小,梁(板)端支撑牢固,需要大量荷载物。这两种检测方法不但耗时长,反复加载装卸荷载物,短则一至两天,长则三至五天,而且需要进行技术处理,以防倒塌,虽第二种方法采用标准预制块作为施加荷载,大大减少了安装时间,但需运输车辆及吊车配合,试验成本较高,上述两种方法在加载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会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后果不可估量,质量安全事故对建设方和施工方均是不可接受的。现有中也有通过设置反力装置进行间接测试单片梁(板)的承载能力,但仍需施加荷载物,同样需要较长的安装时间,并且由于设置复杂的反力装置,成本可能相对还要较高。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单片梁(板)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施加荷载系统进行改进,使其可快速、准确、安全的对梁(板)体的承载力进行检测,荷载力值准确,较现有常规方法极大地简化测量工作量,台座支撑力较小,并取消加装庞大加载物,以缩短时间、提高工效,并保证荷载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性,为单片梁(板)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梁(板)体施加荷载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单片梁承载力检测荷载施加系统,可快速、准确、安全的对梁(板)体的承载力进行检测,荷载力值准确,较现有常规方法极大地简化测量工作量,台座支撑力较小,并取消加装庞大加载物,以缩短时间、提高工效,并保证荷载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性,为单片梁(板)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梁(板)体施加荷载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本技术的单片梁承载力检测荷载施加系统,包括台座、测力装置和反力组件,所述反力组件包括上反力梁、下垫梁、缠绕钢索和用于对上反力梁顶举的顶举件,所述上反力梁和所述下垫梁沿单片梁横向分设于单片梁上下两侧并均可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下垫梁设置为两根并沿单片梁纵向分设于上反力梁两侧,所述顶举件设置于单片梁上侧面,所述测力装置位于所述上反力梁和所述顶举件之间并相互抵靠设置,所述缠绕钢索以产生向下箍紧力将上反力梁、测力装置和顶举件紧紧抵靠于单片梁上侧面的方式缠绕于两下垫梁和上反力梁。进一步,所述缠绕钢索横跨单片梁上侧面对应缠绕每一下垫梁两端并缠绕上反力梁两端在单片体纵向两侧形成W形,所述缠绕钢索在缠绕后预紧并固定连接。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升降上反力梁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回转基座、升降支架和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拉索1、驱动拉索II和卷扬机,所述驱动拉索I 一端通过卷扬机驱动,另一端依次绕过设置于升降支架的横梁上的定滑轮I和定滑轮II与上反力梁远升降支架的竖梁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拉索II 一端同样通过卷扬机驱动,另一端依次绕过设置于升降支架的横梁上的定滑轮III和定滑轮IV与上反力梁近升降支架的竖梁一端连接。进一步,所述回转基座为箱式结构,基座内设置有齿轮传动副,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齿轮传动副的主动齿轮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齿轮传动副的从动齿轮的从动齿轮轴穿出基座与升降支架的竖梁传动配合,所述升降支架的竖梁立在基座上与其转动配合。进一步,对应每一所述下垫梁设置有一举升液压缸,举升液压缸活塞杆与下垫梁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定滑轮I和所述定滑轮III通过同一安装支架设置于升降支架的横梁上,定滑轮I位于竖向上方,定滑轮III位于竖向下方。进一步,所述顶举件为油压千斤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单片梁承载力检测荷载施加系统,两下垫梁与上反力梁分列单片梁(板)上下两侧设置,并呈等腰三角形结构设置,在使用时,将上反力梁正对单片梁(板)中心部位设置,上反力梁和单片梁(板)之间加装测力装置和顶举件,缠绕钢索依次缠绕一侧下垫梁、上反力梁和另一侧下垫梁并将下垫梁箍紧于单片梁(板)下侧面,将上反力梁、测力装置和顶举件箍紧抵靠于单片梁(板)上侧面形成预紧结构,通过顶举件举升就可对单片梁(板)施加荷载,上反力梁产生向下的反作用力作用于测力装置,得出测量数值;本装置无需加载大型重量荷载物,不但大大节省了测量时间,提高了工时,而且可便捷、快速、安全、准确的得出加载数值,具有明显经济效益和实用推广价值。【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向视图;图3为图1B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向视图,图3为图1B向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单片梁承载力检测荷载施加系统,包括台座(图中为台座I和台座la)、测力装置2和反力组件,所述反力组件包括上反力梁3、下垫梁(图中为下垫梁4和下垫梁4a)、缠绕钢索5和用于对上反力梁3顶举的顶举件6,所述上反力梁3和所述下垫梁沿单片梁77横向分设于单片梁7上下两侧并均可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下垫梁设置为两根并沿单片梁7纵向分设于上反力梁3两侧,所述顶举件6设置于单片梁7上侧面,所述测力装置2位于所述上反力梁3和所述顶举件6之间并相互抵靠设置,所述缠绕钢索5以产生向下箍紧力将上反力梁3、测力装置2和顶举件6紧紧抵靠于单片梁7上侧面的方式缠绕于两下垫梁和上反力梁3 ;所述测力装置2为双控测力计或压力传感器,并对应配置有称重数字显示器;在使用时,顶举件6向上顶举,使上反力梁3、顶举件6与单片梁7之间形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中,测力装置2和顶举件6对应上反力梁3在单片梁7横向两侧各设置一组,当然也可沿单片梁7横向设置多组。本实施例中,所述缠绕钢索5横跨单片梁7上侧面对应缠绕每一下垫梁两端并缠绕上反力梁3两端在单片体纵向两侧形成W形,所述缠绕钢索5在缠绕后预紧并固定连接;缠绕钢索5设置一个,缠绕完成后通过锁扣连接,并拉紧将下垫梁紧紧抵靠于单片梁7下侧面,将上反力梁3、测力装置2和顶举件6紧紧抵靠于单片梁7上侧面,在顶举件6顶举时,由于上反力梁3和下垫梁均被箍紧,从而使得上反力梁3产生与顶举件6顶举力相同的反作用力,另外,缠绕钢索5在上反力梁3和两下垫梁端部均采取缠绕一圈的缠绕方式,缠绕稳固,防止滑脱。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升降上反力梁3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回转基座8、升降支架9和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拉索I 10、驱动拉索II 11和卷扬机12,所述驱动拉索I 10 —端通过卷扬机12驱动,另一端依次绕过设置于升降支架9的横梁上的定滑轮I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片梁承载力检测荷载施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台座、测力装置和反力组件,所述反力组件包括上反力梁、下垫梁、缠绕钢索和用于对上反力梁顶举的顶举件,所述上反力梁和所述下垫梁沿单片梁横向分设于单片梁上下两侧并均可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下垫梁设置为两根并沿单片梁纵向分设于上反力梁两侧,所述顶举件设置于单片梁上侧面,所述测力装置位于所述上反力梁和所述顶举件之间并相互抵靠设置,所述缠绕钢索以产生向下箍紧力将上反力梁、测力装置和顶举件紧紧抵靠于单片梁上侧面的方式缠绕于两下垫梁和上反力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片梁承载力检测荷载施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台座、测力装置和反力组件,所述反力组件包括上反力梁、下垫梁、缠绕钢索和用于对上反力梁顶举的顶举件,所述上反力梁和所述下垫梁沿单片梁横向分设于单片梁上下两侧并均可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下垫梁设置为两根并沿单片梁纵向分设于上反力梁两侧,所述顶举件设置于单片梁上侧面,所述测力装置位于所述上反力梁和所述顶举件之间并相互抵靠设置,所述缠绕钢索以产生向下箍紧力将上反力梁、测力装置和顶举件紧紧抵靠于单片梁上侧面的方式缠绕于两下垫梁和上反力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片梁承载力检测荷载施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钢索横跨单片梁上侧面对应缠绕每一下垫梁两端并缠绕上反力梁两端在单片体纵向两侧形成W形,所述缠绕钢索在缠绕后预紧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片梁承载力检测荷载施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升降上反力梁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回转基座、升降支架和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拉索1、驱动拉索II和卷扬机,所述驱动拉索I 一端通过卷扬机驱动,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云孟凡成
申请(专利权)人:孟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