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构件综合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构件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惯导系统高弹性合金微构件在地面加载测试中极易断裂失效,惯性传感器中微构件的特征尺寸大致在亚微米到毫米的范围内。当细微到微米/纳米尺度后,由于尺寸效应,微构件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及其受环境影响的程度等都会发生很大改变,其力学特性以及所受体积力和表面力的相对关系等也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宏观条件下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已远远不能满足MEMS系统结构的设计要求,而由微小试件带来的一系列等技术问题使得传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也已不再适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微构件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但是,各种方法测得的数据分散性较大,甚至连最基础的弹性模量都没有一个一致公认的结果。在微构件设计和进行可靠性分析时,由于缺乏有关微构件材料力学性能的基础数据,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设计准则,导致成品率低,可靠性差,这严重阻碍了 MEMS的发展。微构件的力学性能测试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大类。静态特性测试是测量微构件在静止状态的特性参数,常用的方法包括单轴拉伸法、纳米压痕法、鼓膜法、微梁弯曲法和衬底曲率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单轴拉伸法,微拉伸实验是测量微米级材料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最直接的方法,拉伸实验的数据容易解释,测试结果比弯曲实验可靠。动态特性测试则是采用激励装置对器件施加特定激励信号,使器件运动起来,在器件运动过程中,测量处于运动状态的器件的动态特性变化。动态特性决定了微构件的基本性能,可以反映出微构件的材料属性、三维微运动情况、可靠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构件综合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原位观测系统(1)、微拉伸测试系统(2)、辅助机械系统(3)和动态测试系统(4);所述的机械辅助系统(3)包括X‑Y二维运动平台、大理石隔振平台(3‑3)、大理石横梁(3‑5)和两个大理石立柱(3‑4),所述的X‑Y二维运动平台设置在大理石隔振平台(3‑3)上面,且X‑Y二维运动平台的Y向运动平台(3‑1)设置在X向运动平台(3‑2)上面,所述的微拉伸测试系统(2)安装在Y向运动平台(3‑1)上面,所述的动态测试系统(4)安装在大理石横梁(3‑5)前侧面上,所述的大理石横梁(3‑5)的两端各通过一个所述的大理石立柱(3‑4)支撑,且两个大理石立柱(3‑4)的下端固定在大理石隔振平台(3‑3)上面,所述的原位观测系统(1)安装在动态测试系统(4)的竖直高精度电移台(4‑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构件综合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原位观测系统(I)、微拉伸测试系统(2)、辅助机械系统(3)和动态测试系统(4);所述的机械辅助系统(3)包括X-Y 二维运动平台、大理石隔振平台(3-3)、大理石横梁(3-5)和两个大理石立柱(3-4),所述的X-Y 二维运动平台设置在大理石隔振平台(3-3)上面,且X-Y 二维运动平台的Y向运动平台(3-1)设置在X向运动平台(3-2)上面,所述的微拉伸测试系统(2)安装在Y向运动平台(3-1)上面,所述的动态测试系统(4)安装在大理石横梁(3-5)前侧面上,所述的大理石横梁(3-5 )的两端各通过一个所述的大理石立柱(3-4)支撑,且两个大理石立柱(3-4)的下端固定在大理石隔振平台(3-3)上面,所述的原位观测系统(I)安装在动态测试系统(4)的竖直高精度电移台(4-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构件综合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微拉伸测试系统(2)包括水平精密驱动单元(2-1)、微力传感器(2-2)、水平直线光栅测量装置(2-3)、水平高精度电移台(2-4)、水平载物台(2-5)、力传感器固定块(2-6)、两个固定件(2-7),所述的水平高精度电移台(2-4)包括左载物平台(2-4-1)、右载物平台(2-4-2)、丝杠螺母副(2-4-3)、L形底座(2-4-4)、支撑座(2-4-5)、步进电机(2-4-6)、四个左滑块(2-4-7)、四个右滑块(2-4-8)、 两根导轨(2-4-9),所述的水平载物台(2-5)包括动载物台(2-5-1)和静载物台(2-5-2),所述的水平直线光栅测量装置(2-3)包括光栅尺读数头安装架(2-3-1)、读数头(2-3-2)和光栅尺(2-3-3),所述的L形底座(2-4-4)的长板水平且沿X向设置,所述的两根导轨(2-4-9)平行于L形底座(2-4-4)的长边并固定在L形底座(2-4-4)的长板上;所述的左载物平台(2-4-1)和右载物平台(2-4-2)左右并列设置,所述的水平精密驱动单元(2-1)固定在右载物平台(2-4-2)上表面,所述的动载物台(2-5-1)与水平精密驱动单元(2-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静载物台(2-5-2)与动载物台(2-5-1)相邻且相对应设置,静载物台(2-5-2)与动载物台(2-5-1)的上表面对应位置分别加工有一用于固定微构件(5)的定位槽;所述的静载物台(2-5-2)、微力传感器(2-2)及力传感器固定块(2-6)由右至左依次设置在左载物平台(2-4-1)的上表面,且静载物台(2-5-2)与微力传感器(2-2)固定连接,微力传感器(2-2)与力传感器固定块(2-6)固定连接,力传感器固定块(2-6)与左载物平台(2-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光栅尺(2-3-3)安装在水平精密驱动单元(2-1)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右载物平台(2-4-2)上与光栅尺(2-3-3)位于同侧的侧面上固定有读数头安装架(13),所述的度数头(15)与光栅尺(2-3-3)相对设置并固定在读数头安装架(13)上;所述的右载物平台(2-4-2)的下表面与丝杠螺母副(2-4-3)的螺母固定连接,丝杠螺母副(2-4-3)的丝杠一端与支撑座(2-4-5)转动连接,丝杠螺母副(2-4-3)的丝杠另一端与L形底座(2-4-4)的短板转动连接,支撑座(2_4_5)与L形底座(2-4-4)的长板固定连接,右载物平台(2-4-2)的下表面与呈矩形设置的四个右滑块(2-4-8)固定连接,四个右滑块(2-4-8)与两根导轨(2-4-9)滑动连接,所述的步进电机(2-4-6)固定于L形底座(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琳,王波,李国,丁飞,王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