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螺母收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99417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8 18:04
一种自锁螺母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收口装置包括一个圆形基座及三个结构相同的用于收拢时对夹在其中的自锁螺母进行收口的压头,所述压头间隔120度均匀地设于圆形基座的圆周上,所述圆形基座内设有驱动所述压头同步进行径向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压头驱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三个可以同步运动的压头,从而可通过调节压头同步运动而对多种不同规格的自锁螺母进行收口。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是三个可以同步运动的压头,因此其具有自动找中的效果,可保证自锁螺母夹紧后的均匀受力。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用方便、质量稳定、成本低等特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自锁螺母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收口装置包括一个圆形基座及三个结构相同的用于收拢时对夹在其中的自锁螺母进行收口的压头,所述压头间隔120度均匀地设于圆形基座的圆周上,所述圆形基座内设有驱动所述压头同步进行径向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压头驱动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三个可以同步运动的压头,从而可通过调节压头同步运动而对多种不同规格的自锁螺母进行收口。由于本技术设置的是三个可以同步运动的压头,因此其具有自动找中的效果,可保证自锁螺母夹紧后的均匀受力。此外,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用方便、质量稳定、成本低等特点。【专利说明】自锁螺母收口装置【
】 本技术创造属于机械零件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锁螺母收口装置。【
技术介绍
】自锁螺母作为一种常用的紧固件,主要功能就是防松、抗振。在航空航天等行业中使用的自锁收口螺母,其收口是在先按常规工艺制作好螺母后,采用挤压的方法对该螺母的收口部位进行挤压,使得收口部位的螺孔沿径向产生塑性变形,并使收口部位的螺孔径向尺寸小于与之连接的螺杆的径向尺寸,从而使与该螺母连接的螺杆进入到该螺母的变形螺孔时,因螺孔的弹性变形所产生的径向压力使得螺母紧密地与螺杆连接在一起而达到防松的目的。自锁螺母收口所采用的挤压变形方式通常包括两大类:面接触收口和点接触收口。对于面接触收口,其包括椭圆收口和矩形收口,其原理是通过工装将螺母的螺纹端挤压成椭圆形、矩形而进行收口。对于点接触收口,其包括两点式收口和三点式收口,其原理是通过压头将螺母的螺纹端挤压变形。现有的收口装置通常是使用两块相同的收口块,在其中间割出收口型腔后,通过收口块上的两个导柱导向,然后将螺母待收口端放于型腔内,当两收口块合拢时即对螺母进行收口。这种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其只能用于矩形和椭圆收口,无法兼容多种不同规格大小的螺母,从而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用于多种规格自锁螺母的收口,并解决现有收口方式的不足之处的自锁螺母收口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锁螺母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收口装置包括一个圆形基座及三个结构相同的用于收拢时对夹在其中的自锁螺母进行收口的压头,所述压头间隔度均匀地设于圆形基座的圆周上,所述圆形基座内设有驱动所述压头同步进行径向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压头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在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与其斜齿相对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第一螺纹槽,在所述圆形基座的上侧表面与所述压头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与该压头大小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压头为块状体,其下侧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第一螺纹槽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槽,所述压头通过第二螺纹槽与第一螺纹槽相配合而与第一锥齿轮驱动连接。所述压头为长条形块状体,其设有台阶,所述台阶由压头的侧壁与压头上表面平行地向内延伸并向下弯折而形成。所述压头朝向圆形基座圆心的夹持端由其侧壁分别向内倾斜而形成斜面,所述斜面之间设有弧面。所述弧面的圆心与所述圆形基座的圆心重合。所述连接孔为形状与压头形状相匹配的阶状连接孔。本技术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现有收口装置不能兼容多种不同规格的自锁螺母进行收口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三个可以同步运动的压头,从而可通过调节压头同步运动而对多种不同规格的自锁螺母进行收口。由于本技术设置的是三个可以同步运动的压头,因此其具有自动找中的效果,可保证自锁螺母夹紧后的均匀受力。此外,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用方便、质量稳定、成本低等特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圆形基座的结构不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圆形基座10、连接孔11、压头20、台阶21、斜面22、弧面23。【【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自锁螺母收口装置,包括一个圆形基座10、三个压头20,圆形基座10内设有驱动压头20同步进行径向运动的驱动机构,通过该驱动机构可以驱动压头20对夹在压头20中的螺母进行收口,从而实现三点收口。由于压头20可调节,因此可对不同大小的螺母进行收口,进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所述圆形基座10为圆形块状体,其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由相互啮合的 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构成。所述第二锥齿轮用于驱动第一锥齿轮运动,所述第一锥齿轮用于带动压头20运动。在所述圆形基座10的侧壁上设有轴孔,该轴孔位置与第二锥齿轮的轴端相对应,用于连接手摇扳手,通过手摇扳手驱动第二锥齿轮旋转,进而带动压头20运动。在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与其斜齿相对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压头20共设有三个,其间隔120度均匀地设于圆形基座10的圆周上表面上。所述压头20为长条形块状体,其设有台阶21。所述台阶21由压头20的侧壁与压头20上表面平行地向内延伸并向下弯折而形成。在圆形基座10上设有与该压头20形状相匹配的阶状连接孔11,从而使得所述压头20正好装配与该阶状连接孔11内,使压头20的下侧表面伸入至圆形基座10内而与驱动机构连接,同时还便于限制位移,使之沿圆形基座10的径向进行移动。在所述压头20的下侧表面上设有第二螺纹槽,该第二螺纹槽与第一螺纹槽相匹配。所述压头20通过该第二螺纹槽与第一螺纹槽相配合而与第一锥齿轮驱动连接。当第二锥齿轮在扳手的带动下旋转时,与之啮合的第一锥齿轮正转或者翻转。由于第一锥齿轮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螺纹槽,其属于平面齿的一种,因此可以带动压头20沿圆形基座10的径向进行移动。为便于对螺母进行收口,所述压头20的夹持端,即朝向圆形基座10圆心的一端,其侧壁分别向内倾斜而形成斜面22,在所述斜面22之间设有弧面23。所述斜面22与压头20侧壁倾斜呈30~60度角,本实施例中,所述斜面22与压头20侧壁倾斜呈45度角。所述弧面23的圆心与所述圆形基座10的圆心相重合。当压头20在第一锥齿轮的带动下朝圆形基座10的圆心进行径向运动时,所述弧面23与需收口的螺母接触,通过手摇扳手使压头20夹紧螺母,并通过压头20的夹持端不断挤压螺母,给螺母施加压力,使螺母收口部位的螺孔沿径向产生塑性变形,使收口部位的螺孔径向尺寸小于与之连接的螺杆的径向尺寸,从而实现收口目的。藉此,本技术通过设置三个可同步径向移动的压头20及驱动压头20同步移动的驱动机构,使得压头20可对不同规格大小的螺母进行挤压收口,从而实现本技术的目的。且由于三个压头20间隔120度,其同步移动时,具有很好的对中效果,因此,挤压收口时可很好的保证螺母受力均匀,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本技术的自锁螺母收口装置,操作简单,只需通过手摇扳手便可实现螺母的夹紧和放松,因此,易于实施,且利于节约成本。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揭示,但是本技术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技术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
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权利要求】1.一种自锁螺母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收口装置包括一个圆形基座(10)及三个结构相同的用于收拢时对夹在其中的自锁螺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锁螺母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收口装置包括一个圆形基座(10)及三个结构相同的用于收拢时对夹在其中的自锁螺母进行收口的压头(20),所述压头(20)间隔120度均匀地设于圆形基座(10)的圆周上,所述圆形基座(10)内设有驱动所述压头(20)同步进行径向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压头(20)驱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乃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亚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