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臂架的滑块装置及含有其的起重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9239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伸缩臂架的滑块装置,滑块装置设置在相邻节臂之间,该滑块装置包括滑块本体和滑块底座,滑块本体通过滑动表面与相邻的内节臂滑动接触,其中滑块本体与滑块底座接触的部位设置成圆弧形,滑块本体沿臂架轴向的两侧设置有能吸收臂架振动的阻尼件,滑块底座与滑块本体在底部区域形成存储润滑剂的容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起重机,所述起重机包括上述伸缩臂架的滑块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滑块装置,滑块本体沿臂架轴向的两侧装有能够吸收臂架振动的阻尼块,结构简单并且吸收振动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伸缩臂架的滑块装置及含有其的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伸缩臂架的滑块装置及含有其的起重机。
技术介绍
随着起重机技术的发展,臂架在结构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市场上常用的如箱型伸缩臂架,主要应用于汽车起重机等工程机械,基于伸缩臂架重量轻,抗弯曲性能高的要求,箱型伸缩臂架的截面形状以椭圆或多边的方形较为常见。箱型伸缩臂架包括多个节臂,相邻节臂之间的载荷通过滑块装置实现传递,传统的伸缩臂架在起吊货物之前,就需要完成各节臂间的伸缩运动,但随着臂架伸缩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作业效率,现在有部分臂架是允许带吊载作伸缩运动的。然而,与传统空载伸缩工况相比较,对于带载伸缩工况下的起重机臂架,臂筒与滑块间滑动摩擦力,首先随着接触压力的增大成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增加,其次因为臂架作伸缩和回缩运动,摩擦力是不断增加和减小的,变化的摩擦力将通过滑块传递给臂架伸缩系统,这种情况下,容易引起臂架发生抖动、异响等现象,严重危及起重机的作业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伸缩臂架的滑块装置,能够在伸缩臂架吊载时,减小臂架与滑块之间产生的振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伸缩臂架的滑块装置,滑块底座、滑块本体、滑块挡板、第一阻尼件和第二阻尼件;滑块底座安装在伸缩臂架的第一节臂与第二节臂之间,滑块底座的左侧具有沿臂架周向延伸、向第二节臂方向凸起的第一底座凸缘;滑块底座的右侧具有沿臂架周向延伸、向第二节臂方向凸起的第二底座凸缘;滑块底座的底部和第一底座凸缘、第二底座凸缘围成第一容腔;滑块本体设置于第一容腔内,滑块本体沿着伸缩臂架的周向和伸缩方向延伸;滑块挡板位于滑块本体的沿伸缩臂架的伸出方向的一侧,用于防止滑块底座向右滑出;第一阻尼件,位于第一底座凸缘与滑块本体左端面之间;第二阻尼件,位于第二底座凸缘、滑块挡板与滑块本体右端面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滑块底座的底部形成与滑块本体接触的油膜层,油膜层可以使滑块本体受压时将摩擦力传递给第一阻尼件和第二阻尼件。进一步地,滑块底座的底部还设有第二容腔,第二容腔通过滑块底座的底部设有的润滑剂孔与第一容腔相连通。进一步地,滑块本体的上表面上具有柱体槽,柱体槽内设置有滚动柱体,滚动柱体的滚动轴沿伸缩臂架的周向延伸,第二节臂与滚动柱体形成滚动或滑动接触。优选地,滑块底座的底部形成倾斜面,倾斜面朝向第二节臂,沿着伸缩臂架的伸出方向,滑块本体的厚度逐渐增大。优选地,倾斜面为圆弧倾斜面,圆弧倾斜面向第二节臂凸起,沿着伸缩臂架的伸出方向,滑块本体的厚度逐渐增大。进一步地,圆弧倾斜面的曲率半径在2.5L~3.5L之间,其中L为所述滑块沿臂架伸缩方向的长度。进一步地,圆弧倾斜面的右端还具有压力油道,压力油道连通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进一步地,第一阻尼件和第二阻尼件和/或滑块本体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进一步地,第一阻尼件和第二阻尼件和/或滑块本体由自润滑材料制成。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伸缩臂架的任意相邻两个节臂之间具有如上所述的滑块装置。由于该种起重机具有上述提到的滑块装置,起重机在承载重物时,由于受力更均匀,摩擦力传递给了阻尼块,减少了臂架的振动,起重机伸缩臂架的损伤减小。所以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起重机,使用寿命较长。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 图1为滑块装置安装于臂架上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滑块装置安装于臂架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滑块装置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滑块装置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为本技术滑块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节臂;2、第二节臂; 3、滑块装置;4、安装挡板;5、安装螺栓; 6、滑块底座;7、滑块本体;81、第一阻尼件;82、第二阻尼件9、滑块挡板;10、螺钉;11、第二容腔;121、润滑剂孔; 122、润滑剂孔; 123、润滑剂孔;13、压力油道; 14、滚动柱体; 15、柱体槽;16、第一容腔17、注剂通道; 61、第一底座凸缘62、第二底座凸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专利保护的范围。第一实施例。请参看如图1至图3。如图1所示,以第一节臂I和第二节臂2之间的滑块装置为例,其中第二节臂2内套于第一节臂1,通常,第一节臂I的外端部具有加强结构,第一节臂I的臂头结构刚度偏大。如图2所示,滑块底座6通过安装挡板4,安装螺栓5以及滑块挡板9、螺钉10固定于第一节臂I外端部的台阶状槽内,该台阶状槽绕着第一节臂轴向、沿第一节臂轴向方向布置。如图3所示,第一实施例的用于伸缩臂架的滑块装置3,主要包括滑块底座6,设于滑块底座6上的滑块本体7,滑块本体7绕第一节臂周向、沿第一节臂轴向方向布置,且沿伸缩臂架的伸出方向。滑块本体7背离滑块底座6的一面与第二节臂2的外表面接触,滑块本体7的沿第二节臂2伸缩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阻尼件81和第二阻尼件82。当第二节臂2的伸出端受到向下的吊重拉力时,第二节臂2的筒体会发生弯曲变形,滑块本体7受到向下方向的挤压力,滑块本体7在受到挤压力时产生变形。如图3所示,滑块底座6与滑块本体7的接触面为一沿着臂架的伸缩方向呈现一定弧度的圆弧面,滑块本体7的厚度逐渐增大,弧度的大小与臂架的变形相适应,因此,滑块本体7背离滑块底座6的一面与第二节臂2筒体的外表面之间接触面积较大,处于良好的接触状态,滑块本体7与第二节臂2筒体外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均匀分布。优选地,滑块底座6的圆弧倾斜面的曲率半径为2.5L?3.5L之间,其中L为所述滑块沿臂架伸缩方向的长度。往左端,滑块本体7相应的变形逐渐减小,往右端,滑块本体7的变形逐渐增大,本技术的结构设置,使得滑块本体7的整体变形与第二节臂2的变形相协调。为了使得滑块本体7和滑块底座6之间形成良好的滑动并传递振动能量,本技术在滑块本体7和滑块底座6之间形成的第一容腔中加有润滑剂,润滑剂优选为润滑油。为了方便润滑油的流动,可以在滑块底座6的底部设有第二容腔,滑块底座的圆弧倾斜面右端还设置有压力油道,压力油道连通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滑块底座6的圆弧面上也可设置有压力油道和过油通孔,更优地,可以将过油通孔设置成规则设置的多个或多组,以便于润滑液体的流动。润滑液体的流动,可以减少滑块本体变形后受到的异常干扰和逆向变形。为了使润滑液体容易检测和加注等,可在第一阻尼件81的下端,设置有注剂通道17,使用时,将油进行加注,然后将第一阻尼件81安装在上面。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在滑块本体7的与第二节臂2外表面接触的接触侧面上,设置有滚轮槽15,滚轮槽15中设置有滚动柱体14,第二节臂2的外表面与滑块本体7上的滚轮柱体14进行滚动接触,以减少相互滑动接触的摩擦消耗,摩擦消耗的减少有利于减少滑块本体的异常损耗并抑制振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滑块本体7和滚轮部件由弹性模量匹配的材质制成。其他滑块本体与滑块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伸缩臂架的滑块装置,包括: 滑块底座、滑块本体、滑块挡板、第一阻尼件和第二阻尼件; 所述滑块底座安装在伸缩臂架的第一节臂与第二节臂之间,所述滑块底座的左侧具有沿臂架周向延伸、向所述第二节臂方向凸起的第一底座凸缘;所述滑块底座的右侧具有沿臂架周向延伸、向所述第二节臂方向凸起的第二底座凸缘;所述滑块底座的底部和所述第一底座凸缘、所述第二底座凸缘围成第一容腔; 所述滑块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内,所述滑块本体沿着伸缩臂架的周向和伸缩方向延伸; 所述滑块挡板位于滑块本体的沿所述伸缩臂架的伸出方向的一侧,用于防止所述滑块底座向右滑出; 所述第一阻尼件,位于所述第一底座凸缘与所述滑块本体左端面之间; 所述第二阻尼件,位于所述第二底座凸缘、滑块挡板与所述滑块本体右端面之间;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块底座的底部形成与所述滑块本体接触的油膜层,所述油膜层可以使所述滑块本体受压时将摩擦力传递给所述第一阻尼件和所述第二阻尼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臂架的滑块装置,包括: 滑块底座、滑块本体、滑块挡板、第一阻尼件和第二阻尼件; 所述滑块底座安装在伸缩臂架的第一节臂与第二节臂之间,所述滑块底座的左侧具有沿臂架周向延伸、向所述第二节臂方向凸起的第一底座凸缘;所述滑块底座的右侧具有沿臂架周向延伸、向所述第二节臂方向凸起的第二底座凸缘;所述滑块底座的底部和所述第一底座凸缘、所述第二底座凸缘围成第一容腔; 所述滑块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内,所述滑块本体沿着伸缩臂架的周向和伸缩方向延伸; 所述滑块挡板位于滑块本体的沿所述伸缩臂架的伸出方向的一侧,用于防止所述滑块底座向右滑出; 所述第一阻尼件,位于所述第一底座凸缘与所述滑块本体左端面之间; 所述第二阻尼件,位于所述第二底座凸缘、滑块挡板与所述滑块本体右端面之间;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块底座的底部形成与所述滑块本体接触的油膜层,所述油膜层可以使所述滑块本体受压时将摩擦力传递给所述第一阻尼件和所述第二阻尼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底座的底部还设有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通过滑块底座的底部设有的润滑剂孔与所述第一容腔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维栋任会礼彭晶王玉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