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食用菌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90403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5:45
秀珍菇食用菌的培育方法,涉及食用菌。将秀珍菇食用菌母种用PDA斜面培养基培养,原种采用小麦粒为基质,小麦粒用水浸湿后加碳酸钙,接种培养;将培养料吸足水分,再装入栽培袋内,将栽培袋内温度降至23~26℃时接种,然后将栽培袋置于培养室内培养,当菌种萌发、菌丝长到栽培袋一半高度后,袋扣松绑;温度低于20℃时,加温至23~26℃,再经过30~40天培养,菌丝长满栽培袋后,进入生理成熟期,即开袋,再覆土后喷水;在覆土后7~10天,白色菌丝爬上土面,土面布满浓白色菌丝后,停止喷水,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培养温度控制在20~30℃,当袋表面出现大量菇蕾,菌褶上菌膜尚未破裂开伞时为采收适宜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涉及食用菌。将秀珍菇食用菌母种用PDA斜面培养基培养,原种采用小麦粒为基质,小麦粒用水浸湿后加碳酸钙,接种培养;将培养料吸足水分,再装入栽培袋内,将栽培袋内温度降至23~26℃时接种,然后将栽培袋置于培养室内培养,当菌种萌发、菌丝长到栽培袋一半高度后,袋扣松绑;温度低于20℃时,加温至23~26℃,再经过30~40天培养,菌丝长满栽培袋后,进入生理成熟期,即开袋,再覆土后喷水;在覆土后7~10天,白色菌丝爬上土面,土面布满浓白色菌丝后,停止喷水,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培养温度控制在20~30℃,当袋表面出现大量菇蕾,菌褶上菌膜尚未破裂开伞时为采收适宜期。【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尤其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食品问题是全人类时刻都不得不关注的话题,在21世纪的农业发展格局中,食用菌成为食品原料消费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这已成为被全世界广泛认可的基本事实。食用菌作为上等食品原料,具有富含蛋白质、核酸、脂类、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等成分的特点,其蛋白质平均含量高达4%,是普通果蔬的10多倍。目前全世界食用菌的需求量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秀珍燕(Pleurotus geesteranus),又名小平燕、姬燕,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秀珍菇名称来源于台湾,于20世纪90年代时在台湾省等地发现,其体型与普通凤尾菇相比明显较小,是一种较为稀少的食用菌新品种。其子实体脆嫩爽口,菌肉肥厚嫩白,口感鲜美、香气浓郁,同时富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10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其中还包含有人种自身不能合成,同时其他食物中又普遍较为缺乏的苏氨酸、赖氨酸、高氨酸等。秀珍菇中所含有的蛋白多糖体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常食秀珍菇不仅能起到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植物神经的作用,而且对减少人体血清胆固醇、降低血压和防治肝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等有明显的效果;另外,对预防癌症、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也都具有一定的好处。因此秀珍菇食用菌不仅是福建省紧缺的珍稀菌种,同时也是具有较高经济开发价值的商品性食用菌。秀珍菇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蕈菌,原产于印度。1974年Jandiaik,C.L在印度詹务郊外,喜马拉雅山脚下,罗氏大戟的树桩上发现。经分离并人工栽培,证实是一株高产优良食用菌。1990年由台湾农试所通过改进栽培工艺而开发成商品化生产,1978年,菌种经香港引进后,广东、福建、山西、吉林等省都栽培成功。近年国内开展秀珍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和新品种选育工作。如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经多年引种试验,发现它和其他凤尾菇一样,无论在食用、栽培和产量等方面均比通常栽培的平菇有更多的优点且菌丝生活力极旺盛,具有很强的腐生能力,可以在稻草、麦杆、香蕉杆、废棉、茶叶渣等各种植物废料上生长,极易进行人工栽培。为生产实际提供了理论依据;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等单位以从台湾、日本引进的秀珍菇菌株为亲本,应用杂交、辐射技术成功选育农秀I号、秀珍菇LD-1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新品种。为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成本,福建、浙江等地部分菇场对秀珍菇菌袋固定制冷模式做了一些新的探索与尝试,即将移动式制冷机组搬入菇棚内直接进行低温刺激催蕾,由于缺乏配套的设施和技术,存在制冷效果不佳、出菇不整齐、菇蕾萎缩死亡多等问题,该项工艺至今未能取得实质进展,淳安、桐乡等地为科学利用农林产业的废弃资源,通过开展以桑枝为主原料的黑木耳栽培试验研究,成功建立了规模化的生产基地,目前国内利用桑枝、梨枝栽培秀珍菇还仅限于小规模的试验中,其相关技术要求尚未明确。 中国专利CN103314773A公开一种秀珍菇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拌料:按重量百分比取10%~30%的木屑、30%~50%的棉籽壳、15%~25%的麸皮和15%~25%的玉米粉加水搅拌,当含水量达到68%~72%时,停止搅拌;打包:将上述的混合物质装入菌袋打包;灭菌:将打包好的菌袋放置在温度为115~125°C的环境下灭菌3~4h ;冷却:将灭囷后的囷袋温度冷却至15~25 C;接种:将冷却后的囷袋进彳丁接种;养囷:将接种后的菌袋放置在温度为20~25°C的环境下养菌,保持干燥通风;长菇:待菌丝长满后,移至大棚长菇,大棚内的温度为15~38°C,湿度为85%~95%,光线暗淡。中国专利CN103242103A公开一种秀珍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所述秀珍菇栽培料,以花生壳、花生茎叶为主要原料,以棉籽壳、玉米粉、石膏粉、石灰粉为辅料,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3%~65%。中国专利CN103319234A公开一种秀珍菇的培养基及其培育方法,其采用的培养基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金针菇菌渣50 %,棉籽壳20 %,稻草节12 %,玉米粉5%,米糠10%,石灰2%,含水量为总重量的60%~65%。在培育过程中采用钢架网格排放菌包,充分利用大棚空间,扩大设施利用率,且每一个菌包都有一个独立小空间,无挤压脱水现象发生,比常规码包可增产30%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I)将秀珍 菇食用菌母种用PDA斜面培养基培养,原种采用小麦粒为基质,小麦粒用水浸湿后,添加碳酸钙,再装瓶、灭菌后接种培养; 2)将培养料吸足水分;3)将步骤2)处理后的培养料装入栽培袋内,再进行常压灭菌操作;4)将栽培袋内的培养料的温度降至23~26°C时,进行接种操作,然后将栽培袋置于培养室内培养,当菌种萌发、菌丝长到栽培袋一半高度后,将栽培袋袋扣松绑,使氧气透进栽培袋内;当温度低于20°C时,加温至23~26°C,再经过30~40天培养,菌丝长满栽培袋后,秀珍菇食用菌进入生理成熟期,即开袋,再覆土后,喷水;5)在覆土后7~10天,白色菌丝爬上土面,土层表面布满浓白色菌丝后,停止喷水,可促使袋面菌丝倒伏,迅速改变秀珍菇的生长状态,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在转入到生殖生长阶段之后,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培养温度控制在20~30°C,加强通风换气,有利于刺激土层内菌丝进一步形成菌束,当栽培袋表面出现大量菇蕾,菌盖肥厚紧实、菌褶上菌膜尚未破裂开伞时为采收适宜期;6)采收后,去除秀珍菇根部连带泥土等杂物,进行产品包装,即可上市鲜销或保鲜处理。在步骤I)中,所述碳酸钙的加入量按质量百分比可为基质的2% ;所述接种培养的温度可为23~28V。在步骤2)中,所述培养料按质量百分比的组成可为花生壳40%、牧草18%、金针菇或秀珍菇废菌糠25%、麸皮15%、石灰I %、碳酸氢钙1% ;所述培养料的含水量可为60%~70%,以达到质地柔软。在步骤3)中,所述栽培袋可采用17cmX37cm或22cmX40cm的塑料栽培袋;所述常压灭菌操作的方法可为:在温度100°c下,保持时间10h,停火后继续焖8~12h后卸袋散热冷却。在步骤4)中,所述培养室内培养可采用垒叠4~5层培养;所述使氧气透进栽培袋内,可采用透气管;所述菌丝长满栽培袋后,菌丝洁白均匀健壮,已达生理成熟;所述开袋可把栽培袋一端的袋沿颈圈割去,创造8~12°C的温差刺激,以促进原基分化;所述覆土的厚度可为3~4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秀珍菇食用菌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秀珍菇食用菌母种用PDA斜面培养基培养,原种采用小麦粒为基质,小麦粒用水浸湿后,添加碳酸钙,再装瓶、灭菌后接种培养;2)将培养料吸足水分;3)将步骤2)处理后的培养料装入栽培袋内,再进行常压灭菌操作;4)将栽培袋内的培养料的温度降至23~26℃时,进行接种操作,然后将栽培袋置于培养室内培养,当菌种萌发、菌丝长到栽培袋一半高度后,将栽培袋袋扣松绑,使氧气透进栽培袋内;当温度低于20℃时,加温至23~26℃,再经过30~40天培养,菌丝长满栽培袋后,秀珍菇食用菌进入生理成熟期,即开袋,再覆土后,喷水;5)在覆土后7~10天,白色菌丝爬上土面,土层表面布满浓白色菌丝后,停止喷水,可促使袋面菌丝倒伏,迅速改变秀珍菇的生长状态,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在转入到生殖生长阶段之后,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培养温度控制在20~30℃,加强通风换气,有利于刺激土层内菌丝进一步形成菌束,当栽培袋表面出现大量菇蕾,菌盖肥厚紧实、菌褶上菌膜尚未破裂开伞时为采收适宜期;6)采收后,去除秀珍菇根部连带泥土等杂物,进行产品包装,即可上市鲜销或保鲜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淑慧王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慧翔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