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冲压翻边模具的反向斜楔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81149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4 0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冲压翻边模具的反向斜楔机构,涉及冷冲压翻边模具的零部件。它包括两个翻边机构和驱动座;所述翻边机构包括导向板、盖板、弹性复位机构、滑动块和翻边块;滑动块内侧呈斜楔形,驱动座两端下部连接有与所述滑动块内侧对应的斜向驱动块,滑动块外侧与弹性复位机构连接,所述滑动块前端与翻边块连接,滑动块后端与导向板接触,滑动块上端与盖板接触,滑动块下端和翻边块下端均放置在下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先是通过驱动座推动翻边块向零件需要翻边的方向滑动,然后再实现零件进行非竖直方向翻边的,它占位小,工作性能安全可靠,能够在有限空间内保证零件的合格率,完成不同方向的翻边,提高了零件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冲压翻边模具的反向斜楔机构
本技术涉及冷冲压翻边模具的零部件,具体的说是一种冷冲压翻边模具的反向斜楔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模具只能实现零件在竖直方向的翻边,即现有的模具只能在模具的冲压方向对零件进行翻边,当某个零件需要进行非竖直方向翻边时,现有技术只能先将此需要翻边的零件调整为竖直方向,然后再进行翻边,上述现有技术方案需要耗费大量的物力,人力和才力,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冷冲压翻边模具的反向斜楔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冷冲压翻边模具的反向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间隔布置在下模上的翻边机构,和设于两个翻边机构之间并布置在上模上的驱动座;所述翻边机构包括导向板,盖板,弹性复位机构,与所述驱动座下端对应的滑动块,和用于对板料进行翻边的翻边块;滑动块内侧呈斜楔形,驱动座两端下部连接有与所述滑动块内侧对应的斜向驱动块,滑动块外侧与弹性复位机构连接,所述滑动块前端与翻边块连接,滑动块后端与导向板接触,滑动块上端与盖板接触,滑动块下端和翻边块下端均放置在下模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和安装在下模上的固定块,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滑动块外侧连接,复位弹簧另一端与固定块连接。盖板、导向板和下模能够对滑动块进行滑动导向,模具开始工作时,安装在上模的驱动座跟上模一起往下运动,当驱动座上安装的两个斜向驱动块接触到滑动块的斜楔形导滑面时,滑动块在驱动座的挤压下向后移动,从而使与滑动块连接的翻边块也向后移动,此时即进行翻边工序。安装在下模上的弹性复位机构(如弹簧,氮气缸,聚胺脂等)有利于在开模时让滑动块顺利的恢复到原始状态。模具在回程的同时安装在滑动块上的弹性复位机构开始工作,当复位工作结束,滑动块恢复到开始压模时的状态,上模回到原始点,此时,一个翻边工序完成。本技术先是通过驱动座推动翻边块向零件需要翻边的方向滑动,然后再实现零件进行非竖直方向翻边的,它占位小,工作性能安全可靠,能够在有限空间内保证零件的合格率,完成不同方向的翻边,提高了零件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装在下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中1-翻边机构,2-驱动座,3-导向板,4-盖板,5-弹性复位机构,51-复位弹簧,52-固定块,6-滑动块,7-翻边块,8-斜向驱动块,9-下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技术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阅附图可知:冷冲压翻边模具的反向斜楔机构,包括两个间隔布置在下模9上的翻边机构I,和设于两个翻边机构I之间并布置在上模上的驱动座2 ;所述翻边机构I包括安装在下模9上的导向板3,安装在下模9上的盖板4,安装在下模9上的弹性复位机构5,与所述驱动座2下端对应的滑动块6,和用于对板料进行翻边的翻边块7 ;滑动块6内侧呈斜楔形,驱动座2两端下部连接有与所述滑动块6内侧对应的斜向驱动块8,滑动块6外侧与弹性复位机构5连接,所述滑动块6前端与翻边块7连接,滑动块6后端与导向板3接触,滑动块6上端与盖板4接触,滑动块6下端和翻边块7下端均放置在下模9上。所述弹性复位机构5包括复位弹簧51和安装在下模9上的固定块52,所述复位弹簧51 —端与滑动块6外侧连接,复位弹簧51另一端与固定块52连接。盖板、导向板和下模能够对滑动块进行滑动导向,模具开始工作时,安装在上模的驱动座跟上模一起往下运动,当驱动座上安装的两个斜向驱动块8接触到滑动块的斜楔形导滑面时,滑动块在驱动座的挤压下向后移动,从而使与滑动块连接的翻边块也向后移动,此时即进行翻边工序。安装在下模9上的弹性复位机构5 (如弹簧,氮气缸,聚胺脂等)有利于在开模时让滑动块顺利的恢复到原始状态。模具在回程的同时安装在滑动块上的弹性复位机构5开始工作,当复位工作结束,滑动块恢复到开始压模时的状态,上模回到原始点,一个翻边工序的完成。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冷冲压翻边模具的反向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间隔布置在下模(9)上的翻边机构(1),和设于两个翻边机构(1)之间并布置在上模上的驱动座(2); 所述翻边机构(1)包括导向板(3),盖板(4),弹性复位机构(5),与所述驱动座(2)下端对应的滑动块(6),和用于对板料进行翻边的翻边块(7); 滑动块(6)内侧呈斜楔形,驱动座(2)两端下部连接有与所述滑动块(6)内侧对应的斜向驱动块(8),滑动块(6)外侧与弹性复位机构(5)连接,所述滑动块(6)前端与翻边块(7)连接,滑动块(6)后端与导向板(3)接触,滑动块(6)上端与盖板(4)接触,滑动块(6)下端和翻边块(7)下端均放置在下模(9)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冷冲压翻边模具的反向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间隔布置在下模(9)上的翻边机构(I),和设于两个翻边机构(I)之间并布置在上模上的驱动座(2); 所述翻边机构(I)包括导向板(3),盖板(4),弹性复位机构(5),与所述驱动座(2)下端对应的滑动块(6),和用于对板料进行翻边的翻边块(7); 滑动块(6)内侧呈斜楔形,驱动座(2)两端下部连接有与所述滑动块(6)内侧对应的斜向驱动块(8),滑动块(6)外侧与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武刘昕胡芳贡亦农胡彬曾林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基准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