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PID测试装置,包括一箱体,箱体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和上盖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底座上设有金属装载台面,金属装载台面上设有固定夹;所述上盖上对应于所述金属装载台面的位置设有有尖端阵列;所述箱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箱体内设有湿度传感器;还设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金属装载台面通过第一导线接地;所述尖端阵列上连接有第二导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填补了目前太阳能电池片不能进行PID测试的空白,使PID测试的流程更简单,PID测试的成本更低,极大地缩短了测试时间,保证测试的及时性,且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实用性,且与现有的生产线结合良好,适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PID测试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PID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发生了诸多由于电势诱导衰减(PID)效应导致的电池组件功率衰减案例,其严重影响了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各个应用领域的使用和推广。因此各大光伏生产企业都在努力解决PID问题。解决PID问题的关键是生产具有抗PID能力的太阳能电池片。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及时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查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目前PID效应的测试只能在电池片制作成组件后才能进行,并且组件的PID测试也需要数天时间。因此,从太阳能电池片制作完成到PID测试结束,最快也需要一周以上的时间。这对于规模化生产的监控来说时间太久了。因此,快速地在太阳能电池片端进行PID性能检测,是规模化生产抗PID电池片所必需的条件。但是,到目前为止,业界尚未有在电池片端进行PID性能检测的先例。因此,开发一套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PID测试装置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PID测试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PID测试装置,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和上盖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底座上设有金属装载台面,金属装载台面上设有固定夹;所述上盖上对应于所述金属装载台面的位置设有有尖端阵列,该尖端阵列通过绝缘部件固定于上盖上;所述箱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箱体内设有湿度传感器;还设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金属装载台面通过第一导线接地;所述尖端阵列上连接有第二导线。上文中,所述第二导线用于连接电源在尖端阵列和金属装载台面之间加载电压。在所述上盖与底座盖合状态下,所述尖端阵列和金属装载平台的距离为I厘米?5厘米。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装载台面设于底座的中央,所述尖端阵列对应设于上盖的中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孔和排气孔分别设于底座的对角位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装载台面为矩形,其长度为14厘米?18厘米,宽度为14厘米?18厘米。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尖端阵列包括一金属板和金属尖钉,金属尖钉呈阵列分布在金属板上,且金属尖钉的尖端朝向所述金属装载台面。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板为矩形,其长度为14厘米~18厘米,宽度为14厘米~18厘米,所述金属尖钉的数量为4~25个,金属尖钉的长度为I厘米厘米,金属尖钉尖端的直径小于I毫米。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部件为橡胶。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和上盖之间设置有密封橡胶圈。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上盖与底座盖合状态下,所述尖端阵列的端部与金属装载台面之间的距离为I厘米~5厘米。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PID测试装置,该装置可以直接对太阳能电池片进行PID测试,不需要将电池片制作成组件后再进行PID测试,从而使PID测试的流程更简单,PID测试的成本更低。2、使用本技术装置进行测试,测试时间仅需5-60分钟,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组件PID测试所需的96小时,极大地缩短了测试时间,从而保证测试的及时性。3、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制备,且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实用性,且与现有的生产线结合良好,适于推广应用。 4、本技术填补了目前太阳能电池片不能进行PID测试的空白,实际应用证明,该装置测试的结果可以表征现有技术在组件端进行PID测试的结果。【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上盖;3、金属装载台面;4、固定夹;5、湿度传感器;6、进气孔;7、排气孔;8、第一导线;9、金属尖钉;10、金属板;11、绝缘部件;12、第二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PID测试装置,包括一箱体,该箱体包括底座I和上盖2,上盖2和底座I的一边通过合页相连,上盖2两侧有锁扣,通过锁扣可以将上盖2同底座I盖紧,以此在上盖2和底座I之间形成一密闭空间;所述底座I上设有用于装载太阳能电池片的金属装载台面3,金属装载台面3上对应于太阳能电池片设有固定夹4 ;所述上盖2上对应于所述金属装载台面3设置有尖端阵列,该尖端阵列通过绝缘部件11固定于上盖2上;所述底座I上开设有进气孔6和排气孔7,所述进气孔6和排气孔7分别设于底座I的对角位置,并且,箱体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5,该湿度传感器5设于底座I上,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进气孔6和排气孔7也可设于上盖2上,或者一者设于底座I上,另一者设于上盖2上,而进气孔6和排气孔7也可以不对角布置;所述湿度传感器5只要设于箱体内即可,即也可设于上盖2上。所述金属装载台面3设于底座I的中央,所述尖端阵列对应设于上盖2的中央。所述金属装载台面3通过第一导线8接地。所述尖端阵列的金属板10上连接有第二导线12,该第二导线12用于连接电源在尖端阵列和金属装载台面3之间加载IOOOOf 100000V的电压。所述尖端阵列包括一金属板10以及金属尖钉9,金属尖钉9呈阵列分布在金属板10上,且金属尖钉9的尖端朝向所述金属装载台面3。所述金属装载台面3为矩形,该矩形的长度为15厘米,矩形的宽度为15厘米,所述金属板10为矩形,该矩形的长度为15厘米,矩形的宽度为15厘米,所述金属尖钉的数量为9个(呈3X3阵列分布),金属尖钉的长度为2厘米,金属尖钉尖端的直径为0.5毫米。所述绝缘部件11为橡胶。在所述上盖2与底座I盖合状态下,所述金属尖钉9的端部与金属装载台面3之间的距离为2厘米。所述底座I和上盖2之间设置有密封橡胶圈。测试时,将太阳能电池片置于金属装载平台3上,并通过固定夹4夹紧,通过进气孔6向箱体内充入压缩空气,当箱体内的湿度达到一定值时,加载电压,测试太阳能电池片的阻值。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填补了目前太阳能电池片不能进行PID测试的空白。实际应用证明,该装置测试的结果可以表征现有技术在组件端进行PID测试的结果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PID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和上盖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底座上设有金属装载台面,金属装载台面上设有固定夹;所述上盖上对应于所述金属装载台面的位置设有尖端阵列,该尖端阵列通过绝缘部件固定于上盖上;所述箱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箱体内设有湿度传感器;还设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金属装载台面通过第一导线接地;所述尖端阵列上连接有第二导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PID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和上盖之间形成密闭空间; 所述底座上设有金属装载台面,金属装载台面上设有固定夹; 所述上盖上对应于所述金属装载台面的位置设有尖端阵列,该尖端阵列通过绝缘部件固定于上盖上; 所述箱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箱体内设有湿度传感器; 还设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 所述金属装载台面通过第一导线接地;所述尖端阵列上连接有第二导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D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装载台面设于底座的中央,所述尖端阵列对应设于上盖的中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D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和排气孔分别设于底座的对角位置。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松博,王栩生,章灵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