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压力机球头球碗润滑油循环润滑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5464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速压力机球头球碗润滑油循环润滑冷却结构,包括润滑泵站(1),润滑泵站安装在压力机下横梁(29)一侧,润滑泵站通过进油管(2)与滑块缸体(3)的润滑油进油口(6)相连实施供油,润滑泵站通过回油管(13)与压力机上横梁(28)内的油室相连实施回油,导柱螺杆(8)内部开设有一个贯通油孔(20),下球碗(21)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进油口(26),贯通油孔和进油口相通,液压垫活塞(7)侧壁上开设有活塞开口(1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单独安装润滑泵站,润滑油依靠压力供给而非重力供给,润滑油从导柱螺杆的内部由下而上供给而非由上而下供给,润滑油润滑冷却球头球碗效果好,润滑油可以循环使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压力机球头球碗润滑油循环润滑冷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速压力机球头球碗润滑油循环润滑冷却结构,属于压力机部件

技术介绍
国内高速压力机的球头球碗及其关联件结构,特别是闭式单点、双点、四点压力机,球头球碗及其关联件结构在高速压力机上主要实现三个功能:一是滑块模高调整;二是液压过载保护及调节螺母与导柱螺杆螺纹间隙消除;三是导柱螺杆带动滑块作上下往复运动进行冲压。由于高速压力机球头球碗及其关联件结构要实现的功能多且结构复杂,所以,目前所采用的球头球碗结构多数为浸油润滑,润滑油储存在压力机上部的油室里,润滑油由油室靠重力向下流,然后润滑球头球碗等部位,这种润滑方式润滑油不能循环使用。由于浸油润滑油压接近于零,当压力机以高速重载工作时,球头球碗相对运动速度快、接触面间隙趋近于零,润滑油很难进到接触面,容易产生球头球碗发热、快速磨损、烧伤等问题,进而影响滑块运行精度,导致机床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速压力机球头球碗润滑油循环润滑冷却结构,润滑油润滑冷却球头球碗效果好,润滑油可以循环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压力机球头球碗润滑油循环润滑冷却结构,包括滑块缸体(3)、液压垫活塞(7)、导柱螺杆(8)和内部设有油室的压力机上横梁(2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泵站(1),润滑泵站(1)安装在压力机下横梁(29)一侧,润滑油进油口(6)开设在滑块缸体(3)的侧壁上,润滑泵站(1)通过进油管(2)与润滑油进油口(6)相连实施供油,润滑泵站(1)通过回油管(13)与压力机上横梁(28)内的油室相连实施回油,导柱螺杆(8)内部开设有一个贯通油孔(20),下球碗(21)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进油口(26),贯通油孔(20)和进油口(26)相通,液压垫活塞(7)侧壁上开设有活塞开口(19),活塞开口(19)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压力机球头球碗润滑油循环润滑冷却结构,包括滑块缸体(3)、液压垫活塞(7)、导柱螺杆(8)和内部设有油室的压力机上横梁(2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泵站(1),润滑泵站(I)安装在压力机下横梁(29)—侧,润滑油进油口(6)开设在滑块缸体(3)的侧壁上,润滑泵站(I)通过进油管(2)与润滑油进油口(6)相连实施供油,润滑泵站(I)通过回油管(13)与压力机上横梁(28)内的油室相连实施回油,导柱螺杆(8)内部开设有一个贯通油孔(20),下球碗(21)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进油口(26),贯通油孔(20)和进油口(26)相通,液压垫活塞(7)侧壁上开设有活塞开口(19),活塞开口(19)分别与导柱螺杆(8)的贯通油孔(20)、润滑油进油口(6)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压力机球头球碗润滑油循环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球碗(21)球面上开设有多个环形油槽(27),多个环形油槽(27)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剑王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徐州锻压机床厂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