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果蔬采后保鲜的贮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75329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7:46
一种用于果蔬采后保鲜的贮藏方法,是将人工合成的乙烯效应抑制剂1-辛基环丙烯(1-octylcyclopropene,1-OCP)应用于果蔬采后的贮藏保鲜过程中,通过使1-OCP与乙烯受体优先结合,阻断乙烯所诱导的信号传导,抑制果蔬采后贮藏过程中乙烯受体基因的表达来延缓果蔬采后的衰老效应,该方法包括(1)将采摘后1-14天的果蔬置于密闭环境中做熏蒸处理;(2)计算出该密闭环境的实际体积;(3)根据处理环境的体积、熏蒸浓度和1-OCP的合成浓度,计算1-OCP的用量。熏蒸处理的最佳浓度为0.1-1.2µL/L,最理想环境温度为3-22℃,最佳时间为20-24h,最适相对湿度为75%-85%,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不需辅助的配套设施且商业化可行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果蔬贮藏保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乙烯受体调节的果蔬采后保鲜的贮藏方法。
技术介绍
内源或外源乙烯能够加快果蔬产品的代谢节奏和衰老速度,缩短采后寿命,造成采后损失,全世界果蔬产业每年因果蔬腐烂造成的损失达到数百亿美元。而现行的果蔬贮藏保鲜方法不能从根本上抑制果蔬的衰老速度,保鲜效果和安全性并不理想,且其配套贮藏设施所需费用高且尚需完善。因此,通过控制乙烯的生物合成或抑制乙烯与受体结合来阻断乙烯所诱导的信号传导,从而阻止或延缓果蔬的成熟和衰老在农业和食品工业中变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当前的果蔬采后贮藏保鲜方法的不足和其配套设备不健全等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显著、无需大型设备、安全高效的果蔬采后保鲜的贮藏方法或辅助措施,从而有效地保持果蔬采后贮藏期间的品质,进而延长果蔬的保鲜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是将人工合成的乙烯效应抑制剂1-辛基环丙烯(1-octylcyclopropene, 1-OCP)应用于果蔬采后的忙藏保鲜过程中,通过使1-0CP与乙烯受体优先结合,阻断乙烯所诱导的信号传导,抑制果蔬采后贮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果蔬采后保鲜的贮藏方法,是将人工合成的乙烯效应抑制剂1‑辛基环丙烯(1‑octylcyclopropene, 1‑OCP)应用于果蔬采后的贮藏保鲜过程中,通过使1‑OCP与乙烯受体优先结合,阻断乙烯所诱导的信号传导,抑制果蔬采后贮藏过程中乙烯受体基因的表达来延缓果蔬采后的衰老效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OCP的合成方法如下:    (1)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的1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准确量取的9 ml (0.05 mol)1‑癸烯、8.8 ml (0.1 mol)溴仿和1.6 g (0.005 mol)四丁基溴化铵,再缓慢滴加20 ml 5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混合物颜色逐渐变成咖啡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果蔬采后保鲜的贮藏方法,是将人工合成的乙烯效应抑制剂1-辛基环丙烯(1-octylcyclopropene, 1-OCP)应用于果蔬采后的忙藏保鲜过程中,通过使1-0CP与乙烯受体优先结合,阻断乙烯所诱导的信号传导,抑制果蔬采后贮藏过程中乙烯受体基因的表达来延缓果蔬采后的衰老效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0CP的合成方法如下: (1)在装有回流冷凝管的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准确量取的9 ml (0.05 mol) 1-癸烯、8.8 ml (0.1 mol)溴仿和1.6 g (0.005 mol)四丁基溴化铵,再缓慢滴加20 ml 5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混合物颜色逐渐变成咖啡色,反应放热,磁力搅拌反应15小时,控制温度不可超过70°C,必要时冰浴; (2)将上一步的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加入100ml水和150 ml 二氯甲烷,震荡分层后分液,水相再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每次100 ml,合并有机相,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后得到黑色油状物,在0.2 mmHg下除去未反应的溴仿,残留物再用100 ml 二氯甲烷溶解,加适量硫酸镁干燥、过滤,旋转蒸发除掉溶剂,得到棕色油状物,于110°C,0.1 mmHg,蒸馏得到无色油状物质2,2- 二溴-1-辛基环丙烷的合成; (3)准确称取6.24g上一步生成的2,2-二溴-1-辛基环丙烷,并溶于30 ml甲醇中,再加入7.2 g (0.12 mol)冰醋酸和7.8 g (0.12 mol)锌粉,室温下,转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反应4小时; (4)反应4个小时后停止搅拌,过滤混合物,往滤液中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叙桥王月华徐方旭孙海娟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