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窗框滑槽切头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9727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2:25
一种汽车车门窗框滑槽切头模具,用于解决现有汽车车门窗框滑槽切头模具的刀具寿命短、工件加工精度低的问题,它包括上刀压块、上刀组件和下刀块,所述上刀压块和上刀组件固定在冲裁设备的动模座上,所述上刀组件包括第一工序上刀、第二工序上刀和第三工序上刀,所述第一工序上刀的刃口部位为叉式结构,其特别之处在于,它设有第一工序上刀衬块组件,在上刀压块的底面对应部位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第一工序上刀衬块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在矩形凹槽中,其两侧面嵌装在第一工序上刀刃口部位的内侧空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降低刀具的损坏程度,又能实现快速自动卸料操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门窗框滑槽切头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裁模具,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汽车车门窗框滑槽的切头模具,属于金属冲压

技术介绍
汽车车门窗框滑槽一般采用辊压工艺成型,如附图1~图3所示,汽车车门窗框滑槽I的头部形状比较复杂,需由冲裁模具通过三道工序来完成底面切口 1-1、第一侧面切口1-2、第二侧面切口 1-3的切头作业。现有的汽车车门窗框滑槽切头模具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第一工序(gp底面切口工序)的切口位于槽型工件底面两侧圆角处,这样在冲裁过程中刀具就要承受朝向刀具内侧的侧向力,同时受工件结构限制,第一工序刀具刃口部位被设计成叉式结构,并且两侧刃口部位长度存在差异,其中较长刃口部位强度更弱,极易发生让刀现象,进而加快刀具磨损或直接造成刃口损坏;二是工件毛刺较大,需后序打磨处理;三是固定在第一工序刀具上的卸料块采用聚氨酯材质,卸料块易老化,难以达到自动卸料的目的。因此,现有的汽车车门窗框滑槽切头模具不仅因难以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需增加打磨处理工序,使生产效率降低;而且由于刀具寿命较短,导致了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既可避免刀具损坏、减少工件毛刺,又能实现快速卸料的汽车车门窗框滑槽切头模具。本技术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车门窗框滑槽切头模具,它包括上刀压块、上刀组件和下刀块,所述上刀压块固定在冲裁设备的动模座上,所述上刀组件包括第一工序上刀、第二工序上刀和第三工序上刀,所述第一工序上刀的刃口部位为叉式结构,其特别之处在于,它设有第一工序上刀衬块组件,在上刀压块的底面对应部位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第一工序上刀衬块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在矩形凹槽中,其两侧面嵌装在第一工序上刀刃口部位的内侧空腔中。上述汽车车门窗框滑槽切头模具,所述矩形凹槽的底面设有两个圆孔槽。上述汽车车门窗框滑槽切头模具,所述第一工序上刀衬块组件包括第一工序上刀衬块本体、两组弹簧和卸料销,所述弹簧安装在矩形凹槽的圆孔槽中,所述卸料销以间隙配合方式与第一工序上刀衬块本体装配,其上端面与弹簧底面接触。上述汽车车门窗框滑槽切头模具,所述下刀块固定在冲裁设备的下模座上。本技术在第一工序上刀刃口内侧空腔中嵌装了第一工序上刀衬块组件,因此在工件的第一工序冲切过程中,可由第一工序上刀衬块本体吸收由第一工序上刀传递的侧向力,有效地避免刀具让刀现象和工件毛刺的产生;本技术通过设置在第一工序上刀衬块组件中的弹簧和卸料销,保证了第一工序完成后能够顺利实现自动卸料作业,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表面质量,降低了废品率。总之,本技术不仅能有效降低刀具的损坏程度、减少工件毛刺,又能实现快速自动卸料操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汽车车门窗框滑槽工件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汽车车门窗框滑槽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K向视图;图3是汽车车门窗框滑槽切头工序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上刀压块结构示意图;图6是上刀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一工序上刀衬块组件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处于工作状态示意图;图9是第一工序上刀、第一工序上刀衬块组件及下刀块位置关系示意图。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汽车车门窗框滑槽,1-1、底面切口,1-2、第一侧面切口,1-3、第二侧面切口,2、上刀压块,2-1、矩形凹槽,2-2、圆孔槽,3、上刀组件,3_1、第一工序上刀,3-2、第二工序上刀,3-3、第三工序上刀,4、第一工序上刀衬块组件,4-1、弹簧,4-2、卸料销,4-3、第一工序上刀衬块本体,5、下刀块,6、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4、图5、图6,本技术包括上刀压块2、上刀组件3和下刀块5,所述上刀组件3都固定在冲裁设备的动模座上,所述上刀组件3包括第一工序上刀3-1、第二工序上刀3-2和第三工序上刀3-3,所述第一工序上刀3-1的刃口部位为叉式结构,所述下刀块5固定在冲裁设备的下模座上,其特别之处在于,它设有第一工序上刀衬块组件4,在上刀压块2的底面对应部位设有矩形凹槽2-1,所述矩形凹槽2-1的底面设有两个圆孔槽2-2,所述第一工序上刀衬块组件4通过螺栓6固定在矩形凹槽2-1中,其两侧面嵌装在第一工序上刀3-1刃口部位的内侧空腔中。参看图4、图7,本技术的第一工序上刀衬块组件4包括第一工序上刀衬块本体4-3、两组弹簧4-1和卸料销4-2,所述弹簧4-1安装在矩形凹槽2_1的圆孔槽2_2中,所述卸料销4-2以间隙配合方式与第一工序上刀衬块本体4-3装配,其上端面与弹簧4-1底面接触。参看图4、图8、图9,本技术为一种汽车车门窗框滑槽切头模具,它与冲裁设备配合可完成汽车车门窗框滑槽I的底面切口 1-1、第一侧面切口 1-2、第二侧面切口 1-3的切头作业,由于在第一工序上刀3-1刃口内侧空腔中嵌装了第一工序上刀衬块组件4,因此在工件的第一工序冲切过程中,可由第一工序上刀衬块本体4-3吸收由第一工序上刀3-1传递的侧向冲切力,有效地避免刀具让刀现象和工件毛刺的产生;本技术在第一工序上刀衬块组件4中设置了两组弹簧4-1和卸料销4-2,在第一工序完成后,由冲裁设备的上模座带动上刀压块2、上刀组件3和第一工序上刀衬块本体4-3向上移动,此时在弹簧4-1弹力作用下,卸料销4-2底部仍对工件底面施加压力,从而避免了工件随着刀具向上运动,顺利实现自动卸料作业,提高了产品的表面质量,降低了废品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门窗框滑槽切头模具,它包括上刀压块(2)、上刀组件(3)和下刀块(5),所述上刀压块(2)和上刀组件(3)固定在冲裁设备的动模座上,所述上刀组件(3)包括第一工序上刀(3‑1)、第二工序上刀(3‑2)和第三工序上刀(3‑3),所述第一工序上刀(3‑1)的刃口部位为叉式结构,其特征是,它设有第一工序上刀衬块组件(4),在上刀压块(2)的底面对应部位设有矩形凹槽(2‑1),所述第一工序上刀衬块组件(4)通过螺栓(6)固定在矩形凹槽(2‑1)中,其两侧面嵌装在第一工序上刀(3‑1)刃口部位的内侧空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门窗框滑槽切头模具,它包括上刀压块(2)、上刀组件(3)和下刀块(5),所述上刀压块(2)和上刀组件(3)固定在冲裁设备的动模座上,所述上刀组件(3)包括第一工序上刀(3-1)、第二工序上刀(3-2)和第三工序上刀(3-3),所述第一工序上刀(3-1)的刃口部位为叉式结构,其特征是,它设有第一工序上刀衬块组件(4),在上刀压块(2)的底面对应部位设有矩形凹槽(2-1),所述第一工序上刀衬块组件(4)通过螺栓(6)固定在矩形凹槽(2-1)中,其两侧面嵌装在第一工序上刀(3-1)刃口部位的内侧空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志元安保芹陈尔奎郭春清王吉彬王孟辉张莉
申请(专利权)人: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