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脂生产用内循环型水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6889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脂生产用内循环型水解装置,包括有竖直设置的塔体,塔体上端设有进料口和蒸汽口,下端设有出料口,塔体中段内侧壁安装有夹套,夹套内盘绕有热管,塔体内上端沿轴心设有转轴,转轴上端伸出塔顶并传动连接有电机,塔体内下端通过支架安装有套置在转轴上的两端敞口的内筒,转轴上端在内筒上方安装有搅拌叶轮,转轴下端螺旋盘绕有配合在内筒内的提料绞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油水混合物在水解塔内的循环流通性,且采用搅拌叶轮和冲击板相配合的设计,有效地提高了油脂与水的混合均匀度,提高了水解效率,缩短了水解时间,保证了油脂的充分水解,提升了生产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脂生产用内循环型水解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脂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油脂生产用内循环型水解装置。
技术介绍
油脂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原料,通常需要使用水解塔对油脂进行水解,以得到生产所需的水解产物。而现有的水解塔结构不够合理,在对油脂的水解过程中,油脂与水的循环流通性较差,不仅导致油脂的水解用时较长,耗费较多的生产成本,且对油脂水解不够充分,水解效果不佳,影响生产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脂生产用内循环型水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水解塔结构不够合理,在对油脂的水解过程中,油脂与水的循环流通性较差,不仅导致油脂的水解用时较长,耗费较多的生产成本,且对油脂水解不够充分,水解效果不佳,影响生产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脂生产用内循环型水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竖直设置的塔体,所述塔体上端设有进料口和蒸汽口,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塔体中段内侧壁安装有夹套,所述夹套内盘绕有热管,所述塔体内上端沿轴心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伸出塔顶并传动连接有电机,塔体内下端通过支架安装有套置在转轴上的两端敞口的内筒,所述转轴上端在内筒上方安装有搅拌叶轮,所述转轴下端螺旋盘绕有配合在内筒内的提料绞龙。所述的一种油脂生产用内循环型水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内上端在搅拌叶轮上方安装有冲击板,所述冲击板上呈辐射状分布有若干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采用在塔体内设置配有提料绞龙的内筒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油水混合物在水解塔内的循环流通性,且采用搅拌叶轮和冲击板相配合的设计,有效地提高了油脂与水的混合均匀度,提高了水解效率,缩短了水解时间,保证了油脂的充分水解,提升了生产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油脂生产用内循环型水解装置,包括有竖直设置的塔体1,塔体I上端设有进料口 2和蒸汽口 3,下端设有出料口 4,塔体I中段内侧壁安装有夹套5,夹套5内盘绕有热管,塔体I内上端沿轴心设有转轴6,转轴6上端伸出塔顶并传动连接有电机7,塔体I内下端通过支架安装有套置在转轴6上的两端敞口的内筒8,转轴6上端在内筒8上方安装有搅拌叶轮9,转轴6下端螺旋盘绕有配合在内筒8内的提料绞龙10。塔体I内上端在搅拌叶轮9上方安装有冲击板11,冲击板11上呈辐射状分布有若干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脂生产用内循环型水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竖直设置的塔体,所述塔体上端设有进料口和蒸汽口,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塔体中段内侧壁安装有夹套,所述夹套内盘绕有热管,所述塔体内上端沿轴心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伸出塔顶并传动连接有电机,塔体内下端通过支架安装有套置在转轴上的两端敞口的内筒,所述转轴上端在内筒上方安装有搅拌叶轮,所述转轴下端螺旋盘绕有配合在内筒内的提料绞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脂生产用内循环型水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竖直设置的塔体,所述塔体上端设有进料口和蒸汽口,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塔体中段内侧壁安装有夹套,所述夹套内盘绕有热管,所述塔体内上端沿轴心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伸出塔顶并传动连接有电机,塔体内下端通过支架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功国王泾文段宗银李纯金陈超王淑妍张少伍王晓芬谢勇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恒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