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油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7695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油壶,在壶体和壶盖之间设有橡胶密封件,密封件为带底的圆筒状,密封件底部位于壶体内,开口端形成盘沿并压紧于壶体口部和壶盖之间。盘沿表面设有环状气道和环状突起,最内侧环状突起上设有气道入口,最外侧环状突起上设有气道出口;中间环状突起上设有将相邻环状气道连通的气道连通口;在密封件底部设有将密封件内腔与壶体内腔连通的通孔。密封件内沿底部向上形成一内层环状突起,内层环状突起与密封件筒状外壁之间形成环状通道。在壶盖内筒位于密封件环状通道内并与环状通道底部留有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较长的溢出路径,增大了溢出难度,同时油气在外溢的过程中更容易凝结成液态而回流,大大减少油气溢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转向油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转向技术,具体来讲指一种密封性较好的汽车转向油壶,属于汽车转向

技术介绍
为了使汽车方向盘操作轻松,转向灵活,汽车转向系统设置有液压助力系统。液压助力系统为满足系统用油需求,设置了助力转向油壶,转向油壶设置在汽车机仓内。转向油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与大气相通,以维持壶内外压力平衡,这样油液才能被泵送,实现循环流动。油壶中油液在发动机工作时因为油泵的泵送(回流)会产生剧烈的搅动和翻滚,会顺着油壶与大气间的通道渗漏到油壶外,导致油液损失,不但污染机仓环境,而且在流失过量时导致转向沉重,转向系统异响,影响转向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转向油壶中油液易渗漏,从而影响转向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杜绝油液渗漏的汽车转向油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汽车转向油壶,包括壶体和壶盖,在壶体和壶盖之间设有橡胶材质的密封件,密封件为带底的圆筒状结构,密封件开口端外翻形成盘沿,密封件底部位于壶体内,盘沿被压紧于壶体口部和壶盖之间;盘沿表面设有环状气道,环状气道两侧自然形成环状突起,所述环状气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转向油壶,包括壶体和壶盖,其特征在于:在壶体和壶盖之间设有橡胶材质的密封件,密封件为带底的圆筒状结构,密封件开口端外翻形成盘沿,密封件底部位于壶体内,盘沿被压紧于壶体口部和壶盖之间;盘沿表面设有环状气道,环状气道两侧自然形成环状突起,所述环状气道为具有相同圆心但直径不同的N道,N为≥1的自然数,对应的环状突起为N+1道,在最内侧环状突起上设有气道入口,在最外侧环状突起上设有气道出口,气道入口将最内侧环状气道与密封件内腔相通,气道出口将最外侧环状气道与大气相通;在内外侧之间所有的中间环状突起上设有将相邻环状气道连通的气道连通口;在密封件底部设有将密封件内腔与壶体内腔连通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转向油壶,包括壶体和壶盖,其特征在于:在壶体和壶盖之间设有橡胶材质的密封件,密封件为带底的圆筒状结构,密封件开口端外翻形成盘沿,密封件底部位于壶体内,盘沿被压紧于壶体口部和壶盖之间;盘沿表面设有环状气道,环状气道两侧自然形成环状突起,所述环状气道为具有相同圆心但直径不同的N道,NSS I的自然数,对应的环状突起为N+1道,在最内侧环状突起上设有气道入口,在最外侧环状突起上设有气道出口,气道入口将最内侧环状气道与密封件内腔相通,气道出口将最外侧环状气道与大气相通;在内外侧之间所有的中间环状突起上设有将相邻环状气道连通的气道连通口 ;在密封件底部设有将密封件内腔与壶体内腔连通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油壶,其特征在于:气道入口与气道连通口之间、相邻的气道连通口之间以及气道连通口和气道出口之间分别错开18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转向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气道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达云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