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太阳齿轮变速架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641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03:14
一种双太阳齿轮变速架构包括:第一轴、第一太阳齿轮、第二轴、第二太阳齿轮、行星支架、行星齿轮组、剎车器及离合器。第一太阳齿轮设于第一轴上,第二轴为圆筒状旋转地套设于第一轴上。第二太阳齿轮设于第二轴上。行星支架包括一外壳及一第三轴,外壳一端枢设于第一轴,另一端枢设于第二轴,且外壳套设第一与第二太阳齿轮,第三轴穿设于外壳并平行第一轴。行星齿轮组枢设于第三轴包括一第一及一第二行星齿轮彼此相连并同步旋转。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分别啮合至第一及第二太阳齿轮。剎车器连接行星支架,离合器连接第一轴与行星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达成输入、输出转向相同且减速比无限制的功能,以于起步需较大转速时以达成重加速的需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太阳齿轮变速架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太阳齿轮变速架构,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车的双太阳齿轮变速架构。
技术介绍
基于降低碳排放量及减少石油消耗等环保因素,各车厂已积极投入混合动力车的开发。目前发展已渐趋成熟的为油电混合动力车,顾名思义即是使用燃油及电池做为能源,再搭配引擎及马达做为动力源来推动的车辆。而在油电混合动力车中,混合动力系统多数又可分为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或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在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中,驱动力是由马达及引擎二个并联的动力源获得,并且可配合行驶状况分别单独使用或同时使用二种动力源。在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中,为连结或分离引擎动力及马达动力,或是达到分配引擎及马达动力输出的功能,会配置动力分割机构,而目前亦有开发出利用行星齿轮组来做为动力分割机构的车辆。现有做为动力分割机构的行星齿轮组是利用单一行星齿组配合一组离合器及一剎车器所建立的两速机构。行星齿组多是由一个环齿轮、一个太阳轮及多个行星齿轮所构成,以调配各动力源的动力。但此种行星齿组的缺点是无法同时达成减速比小于2且输入轴与输出轴转向相同的需求。由于不同车型所需的减速比皆不同,而于对于车型越小的车辆所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太阳齿轮变速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轴;一第一太阳齿轮,设置于该第一轴上;一第二轴;一第二太阳齿轮,设置于该第二轴上;一行星支架,包括一外壳及一第三轴,该外壳一端枢设于该第一轴,另一端枢设于该第二轴,且该外壳套设该第一太阳齿轮与该第二太阳齿轮,该第三轴穿设于该外壳;一行星齿轮组,枢设于该第三轴,该行星齿轮组包括一第一行星齿轮及一第二行星齿轮彼此相连接并同步旋转,且该第一行星齿轮及该第二行星齿轮分别啮合该第一太阳齿轮及该第二太阳齿轮;一剎车器,连接至该行星支架;以及一离合器,连接至该第一轴与该行星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太阳齿轮变速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轴; 一第一太阳齿轮,设置于该第一轴上; 一第二轴; 一第二太阳齿轮,设置于该第二轴上; 一行星支架,包括一外壳及一第三轴,该外壳一端枢设于该第一轴,另一端枢设于该第二轴,且该外壳套设该第一太阳齿轮与该第二太阳齿轮,该第三轴穿设于该外壳; 一行星齿轮组,枢设于该第三轴,该行星齿轮组包括一第一行星齿轮及一第二行星齿轮彼此相连接并同步旋转,且该第一行星齿轮及该第二行星齿轮分别啮合该第一太阳齿轮及该第二太阳齿轮; 一剎车器,连接至该行星支架;以及 一离合器,连接至该第一轴与该行星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太阳齿轮变速架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轴为圆筒状且能够旋转地套设于该第一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太阳齿轮变速架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与该第一太阳齿轮为一体式不可分离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太阳齿轮变速架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轴与该第二太阳齿轮为一体式不可分离的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太阳齿轮变速架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行星齿轮与该第二行星齿轮为一体式不可分离的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太阳齿轮变速架构,其特征在于,该行星齿轮组更包括一圆筒,该第一行星齿轮及该第二行星齿轮分别固设于该圆筒的二端,且该圆筒能够旋转地套设于该第三轴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太阳齿轮变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斯捷郑为允张家维
申请(专利权)人:华擎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