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小波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冲压式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454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冲压式挤出机,包括成型装置和定径装置,定径装置固定在成型装置的出料端,成型装置的出料端设有环形出料腔,成型装置设有双L型成型流道,L型成型流道平行并对称布置,L型成型流道由纵向进料腔和横向缓冲腔构成,定径装置由环状外模和芯模构成,环状外模、芯模均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成型装置的出料端,环状外模和芯模之间形成环形挤出腔,环形挤出腔与环形出料腔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式型腔结构的双L型成型流道,增加了机体强度,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塑性材料甚至于粉末陶瓷或合金的连续挤出成形,并利用其独有的芯模结构可以用于电线电缆的生产,其流道可进行扩展形成多层共挤,可进行复合管缆的生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冲压式挤出机
本技术涉及塑性管材、棒材以及电线电缆的连续挤出
,具体为一种新型冲压式挤出机。
技术介绍
市场上现有的塑性管材主要生产设备为螺杆挤出机和液压推压机,螺杆挤出机使用范围较为广泛,但对于难熔或不可熔塑性材料如聚四氟乙烯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则很难加工,需使用国外进口螺杆设备。液压推压机可进行难熔或不可熔塑性材料的加工但工艺老旧,推压速度慢且易形成‘竹节’现象,影响产品表观质量。现有螺杆挤出机和柱塞冲压式挤出机为单流道设计,需在流道上设置一个分流梭,从而增加了挤出压力,并对物料形成剪切力,不利于管材的成形质量,而且只能用于管材和棒材的成型,限制了设备的用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冲压式挤出机,取消了分流梭的设计,增加了机体强度,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塑性材料、粉末陶瓷或合金、电线电缆的连续挤出成形。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冲压式挤出机,包括成型装置和定径装置,定径装置固定在成型装置的出料端,成型装置的出料端设有环形出料腔,成型装置设有双L形成型流道,L形成型流道平行并对称布置,L形成型流道由纵向进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冲压式挤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装置和定径装置,定径装置固定在成型装置的出料端,成型装置的出料端设有环形出料腔,成型装置设有双L形成型流道,L形成型流道平行并对称布置,L形成型流道由纵向进料腔和横向缓冲腔构成,L形成型流道的纵向进料腔的顶端均设有冲压活塞,纵向进料腔的侧壁上均设有进料口和排气口,且进料口的高于排气口,排气口上连接排气管,排气管的出气口上安装单向阀,双L形成型流道的横向缓冲腔均与环形出料腔相连,各个横向缓冲腔往出料端方向逐渐形成半环状腔体并与环形出料腔重合;定径装置由环状外模和芯模构成,环状外模、芯模均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成型装置的出料端,环状外模和芯模之间形成环形挤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冲压式挤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装置和定径装置,定径装置固定在成型装置的出料端,成型装置的出料端设有环形出料腔,成型装置设有双L形成型流道,L形成型流道平行并对称布置,L形成型流道由纵向进料腔和横向缓冲腔构成,L形成型流道的纵向进料腔的顶端均设有冲压活塞,纵向进料腔的侧壁上均设有进料口和排气口,且进料口的高于排气口,排气口上连接排气管,排气管的出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郭小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