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4313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引辊,用于防止运输带跑偏,该导引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成组配合,每组辊体中包括第一棍和第二辊,该第一、第二辊的表面上均设有螺旋条,且该第一、第二辊的表面上的螺旋条旋转方向相反。优化后,所述第一、第二辊的辊径r相同,且该第一、第二辊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d为:30mm≤d-2r≤80mm。所述第一、第二辊的边侧均设有限位台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是:能够有效防止运输带跑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引辊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导引辊。
技术介绍
导引辊用于承载运输带。但是,运输带在运转时,极易跑偏,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则不仅不利于物料的输送,且会使该运输带的边侧受到其他部件的摩擦,最终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引辊,它具有能够有效防止运输带跑偏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导引辊,用于防止运输带跑偏,该导引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成组配合,每组辊体中包括第一棍和第二辊,该第一、第二辊的表面上均设有螺旋条,且该第一、第二辊的表面上的螺旋条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第二辊的辊径r相同,且该第一、第二辊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d为:30mm < d_2r ^ 80mm。所述第一、第二辊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d为:d-2r=50mm。所述第一、 第二辊的边侧均设有限位台阶。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能够有效防止运输带跑偏。本专利技术的导引辊成组分布,每组具有2个辊,且辊上设有螺旋条,该螺旋条主动使该运输带产生跑偏,但是2个螺旋条方向相反,从而对前一个辊上产生的跑偏进行强力纠正,进而使其他因素导致的跑偏能够忽略不计,继而保证了该运输带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中:10、辊体,11、第一棍,12、第二辊,13、螺旋条,14、限位台阶;100、运输带。【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所示:导引辊,用于防止运输带100跑偏,该导引辊包括辊体10,该辊体10成组配合,每组辊体10中包括第一棍11和第二辊12,该第一棍11和第二辊12的表面上均设有螺旋条13,且该第一棍11和第二辊12的表面上的螺旋条13旋转方向相反。这样,通过主动产生跑偏和纠偏,使其他原因造成的运输带100的跑偏可以忽略不计。优化的,该第一棍11和第二辊12的辊径r相同,且该第一棍11和第二辊12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d为:30mm ( d_2r ( 80mm。更优的,该第一棍11和第二棍12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d为:d-2r=50mm。这样,使第一棍11和第二棍12尽量保持较近的距离,从而使其对运输带100的干预更为明显。进一步,该第一棍11和第二辊12的边侧均设有限位台阶14。显然,该两侧的限位台阶14将运输带100卡在中间,进一步避免了该运输带100的跑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导引辊,用于防止运输带(100)跑偏,该导引辊包括辊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10)成组配合,每组辊体(10)中包括第一棍(11)和第二辊(12),该第一、第二辊(11,12)的表面上均设有螺旋条(13),且该第一、第二辊(11,12)的表面上的螺旋条(13)旋转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导引辊,用于防止运输带(100)跑偏,该导引辊包括辊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10 )成组配合,每组辊体(10 )中包括第一棍(11)和第二辊(12 ),该第一、第二辊(11,12 )的表面上均设有螺旋条(13),且该第一、第二辊(11,12)的表面上的螺旋条(13)旋转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家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霸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