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去除铝合金线缆导体表面残余铝粉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6332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去除铝合金线缆导体表面残余铝粉的装置,包括放线盘、收线盘,以及设置于放线盘与收线盘之间的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和第三导轮,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之间设置有第一毛刷组件,第二导轮和第三导轮之间设置有第二毛刷组件第一毛刷组件下方设置有第一集粉箱,第二毛刷组件下方设置有第二集粉箱;第一集粉箱出口端设置有第一抽风机,第二集粉箱出口端设置有第二抽风机;第一集粉箱出口和第二集粉箱出口共同汇集于集粉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去除残留于铝合金线缆导体上的铝粉,避免了残留铝粉对铝合金线缆导体过塑工艺及绝缘效果的影响,提升了铝合金线缆的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去除铝合金线缆导体表面残余铝粉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缆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去除铝合金线缆导体表面残余铝粉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铝合金线缆生产工艺,通常包括铝杆拉丝、绞线、退火、过塑等步骤,其中,拉丝、绞线、退火等步骤会使铝合金导体表面形成大量的残留铝粉,这些残留在铝杆表面的铝粉,若不加清理,就会附着于铝杆表面,连通铝杆导体一同被过塑层包裹。附着于铝杆导体表面的铝粉通常会刺穿过塑绝缘层,引起线缆失绝缘,发生漏电。除此之外,附着于铝杆导体表面的残余铝粉还会影响过塑绝缘层与铝杆导体的直接接触,使二者结合不充分,弓丨起绝缘层脱落,降低线缆质量,缩短线缆使用寿命。现有铝合金线缆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机械振动对附着于铝杆导体表面的铝粉进行简单去除,此种方式只能去除大颗粒铝粉,对于小颗粒铝粉仍不能有效去除,一定程度上限定了高质量铝合金线缆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铝合金线缆生产过程中,铝杆表面残留大量的铝粉,无法有效去除,继而引起过塑绝缘层刺穿,发生漏电,或者绝缘层与铝杆导体接触不紧密,引起绝缘层脱落,降低线缆质量,缩短线缆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去除铝合金线缆导体表面残余铝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放线盘(1)、收线盘(2),以及设置于放线盘(1)与收线盘(2)之间的第一导轮(3)、第二导轮(4)和第三导轮(5),所述第一导轮(3)和第二导轮(4)之间设置有第一毛刷组件(6),所述第二导轮(4)和第三导轮(5)之间设置有第二毛刷组件(7),所述第一毛刷组件(6)下方设置有第一集粉箱(8),所述第二毛刷组件(7)下方设置有第二集粉箱(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去除铝合金线缆导体表面残余铝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放线盘(I)、收线盘(2),以及设置于放线盘(I)与收线盘(2)之间的第一导轮(3)、第二导轮(4)和第三导轮(5),所述第一导轮(3)和第二导轮(4)之间设置有第一毛刷组件(6),所述第二导轮(4)和第三导轮(5)之间设置有第二毛刷组件(7),所述第一毛刷组件(6)下方设置有第一集粉箱(8 ),所述第二毛刷组件(7 )下方设置有第二集粉箱(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去除铝合金线缆导体表面残余铝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轮(3)设置于放线盘(I)右侧,第三导轮(5)设置于收线盘(2)左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去除铝合金线缆导体表面残余铝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粉箱(8 )出口端设置有第一抽风机(8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去除铝合金线缆导体表面残余铝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粉箱(9 )出口端设置有第二抽风机(901)。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多勤伍俊宋海波杨开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富国电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