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自动蒸煮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固定架置于主体支撑架上,滚轮置于旋转支撑架底部,支撑轴架置于旋转固定架上,固定卡盘置于支撑轴架上。密封锅通过固定卡盘置于旋转固定架上,中层锅置于密封锅内,环形加热器置于中层锅与密封锅之间,动力电机置于密封锅内,密封轴承置于中层锅上,动力轴一端置于动力电机上,另一端置于穿过密封轴承和固定旋转盘相连接,旋转锅置于固定旋转盘上。透水孔均匀分布于旋转锅上,旋转锅置于中层锅内,出水通道置于密封锅上,且和中层锅相连通,电磁阀置于出水通道上。(*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蒸煮锅装置
本技术一种自动蒸煮锅装置,涉及一种能够快速自动煮饭的装置,属于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用的可以完成注水和放米的过程的蒸煮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家庭生活中,人们早晨上班之前想在家里吃上一碗热乎乎的米饭,就必须提早起床,而提前起床做饭又会大大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在天气寒冷的早晨,人的惰性更加明显,提前起床做饭,是大部分人不愿意做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都选择不早起做饭,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养成不吃早饭或者在上班路上匆匆吃点垃圾食品的坏习惯,影响了身体健康水平。在现有产品中,基本上所有的煮饭工具都是全手动操作,必须人为地把米淘好,放到锅里面加水煮饭。虽然有一少部分煮饭工具带有定时预约功能,即设定一个时间点,将米和水放到锅里,时间到了自动煮饭。但在实际生活之中,米往往要放在水里面泡上很长时间,煮饭工具才会开始工作运行。在这一段时间里,米会被水浸泡发胀,导致色香味都大不如直接放到锅里就开始煮的米饭,让人难以下咽。市场上缺少一种可以完成注水和放米过程的锅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技术一种自动蒸煮锅装置提供了 一种可以完成注水和放米的过程的蒸煮锅装置,能够节省时间精力,同时对于不怎么会做饭的人来说,也易于上手,操作简单。本技术一种自动蒸煮锅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自动蒸煮锅装置由主体支撑装置、煮米装置和锅盖主体装置组成。主体支撑装置由固定卡盘、支撑轴架、滚轮、主体支撑架和旋转固定架组成。旋转固定架置于主体支撑架上,滚轮置于旋转支撑架底部,支撑轴架置于旋转固定架上,固定卡盘置于支撑轴架上。煮米装置由中层锅、旋转锅、透水孔、环形加热器、固定旋转盘、密封轴承、动力轴、动力电机、密封锅、出水通道和电磁阀组成。密封锅通过固定卡盘置于旋转固定架上,中层锅置于密封锅内,环形加热器置于中层锅与密封锅之间,动力电机置于密封锅内,密封轴承置于中层锅上,动力轴一端置于动力电机上,另一端置于穿过密封轴承和固定旋转盘相连接,旋转锅置于固定旋转盘上。透水孔均匀分布于旋转锅上,旋转锅置于中层锅内,出水通道置于密封锅上,且和中层锅相连通,电磁阀置于出水通道上。锅盖主体装置由储水腔、控制阀门、输水管、电磁阀、出气通道、中空锅盖、进米通道和储物腔组成。中空锅盖置于主体支撑架上,且位于密封锅正上方。出气通道置于中空锅盖上,进米通道置于中空锅盖上,控制阀门置于进米通道上,储物腔置于中空锅盖上方且和进米通道一端相连通,输水管置于中空锅盖上,电磁阀置于输水管上,储水腔置于中空锅盖上方且和输水管一端相连通。使用时,首先需要将大米放入储物腔内,将水放入储水腔内,然后将电磁阀、控制阀门、动力电机和环形加热器分别与外部控制装置相连接,当需要蒸煮锅工作的时候,外部控制装置控制控制阀门打开储物腔,储物腔内的米经过进米通道落入旋转锅内。然后外部控制装置控制电磁阀打开,储水腔内的水进入旋转锅内,通过旋转锅上的透水孔进入中层锅内,可以通过控制控制阀门和电磁阀的开闭时间,来控制米和水的的比例。然后外部控制装置控制动力电机工作,动力电机带动动力轴转动,动力轴通过固定旋转盘带动旋转锅转动,将旋转锅内的米搅拌均匀,使之和水充分混合,最后外部控制装置控制环形加热器工作,对中层锅内的水进行加热,然后对旋转锅内的米进行蒸煮,蒸汽从出气通道中排出。旋转锅上的透水孔,可以使中层锅内的水蒸汽进入旋转锅内,对米进行更好的蒸煮。蒸煮过程完成后,中层锅和旋转锅中剩余的热水,可以通过外部控制装置打开出水通道上的电磁阀,使热水排出。使用完之后,可以将密封锅通过旋转固定架从主体支撑架上旋出。即可将旋转锅内蒸煮好的饭盛出。达到快速自动煮饭的目的。有益效果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二、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三、旋转锅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米饭的蒸煮质量。【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动蒸煮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其中零件为:储水腔(1),控制阀门(2),输水管(3),电磁阀(4)、(19),出气通道(5),中层锅(6),旋转锅(7),透水孔(8),环形加热器(9),固定旋转盘(10),密封轴承(11),动力轴(12),固定卡盘(13),支撑轴架(14),滚轮(15),动力电机(16),密封锅(17),出水通道(18),主体支撑架(20),旋转固定架(21),中空锅盖(22),进米通道(23),储物腔(24)【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自动蒸煮锅装置是这样实现的,由主体支撑装置、煮米装置和锅盖主体装置组成。主体支撑装置由固定卡盘(13)、支撑轴架(14)、滚轮(15)、主体支撑架(20)和旋转固定架(21)组成。旋转固定架(21)置于主体支撑架(20)上,滚轮(15)置于旋转固定架(21)底部,支撑轴架(14)置于旋转固定架(21)上,固定卡盘(13)置于支撑轴架(14)上。煮米装置由中层锅(6)、旋转锅(7)、透水孔(8)、环形加热器(9)、固定旋转盘(10)、密封轴承(11)、动力轴(12)、动力电机(16)、密封锅(17)、出水通道(18)和电磁阀(19)组成。密封锅(17)通过固定卡盘(13)置于旋转固定架(21)上,中层锅(6)置于密封锅(17)内,环形加热器(9)置于中层锅(6)与密封锅(17)之间,动力电机(16)置于密封锅(17)内,密封轴承(11)置于中层锅(6)上,动力轴(12) —端置于动力电机(16)上,另一端穿过密封轴承(11)和固定旋转盘(10)相连接,旋转锅(7)置于固定旋转盘(10)上。透水孔(8)均匀分布置于旋转锅(7)上,旋转锅(7)置于中层锅(6)内,出水通道(18)置于密封锅(17)上,且和中层锅(6)相连通,电磁阀(19)置于出水通道(18)上。锅盖主体装置由储水腔(I)、控制阀门(2)、输水管(3)、电磁阀(4)、出气通道(5)、中空锅盖(22)、进米通道(23)和储物腔(24)组成。中空锅盖(22)置于主体支撑架(20)上,且位于密封锅(17)正上方。出气通道(5)置于中空锅盖(22)上,进米通道(23)置于中空锅盖(22)上,控制阀门(2)置于进米通道(23)上,储物腔(24)置于中空锅盖(22)上方且和进米通道(23)—端相连通,输水管(3)置于中空锅盖(22)上,电磁阀(4)置于输水管(3)上,储水腔(1)置于中空锅盖(22)上方且和输水管(3) —端相连通,使用时,首先需要将大米放入储物腔(24)内,将水放入储水腔(I)内,然后将电磁阀(4)、控制阀门(2)、动力电机(16)和环形加热器(9)分别与外部控制装置相连接,当需要蒸煮锅工作的时候,外部控制装置控制控制阀门(2)打开储物腔(24),储物腔(24)内的米经过进米通道(23)落入旋转锅(7)内。然后外部控制装置控制电磁阀⑷打开,储水腔⑴内的水进入旋转锅(7)内,通过旋转锅(7)上的透水孔⑶进入中层锅(6)内,可以通过控制控制阀门(2)和电磁阀⑷的开闭时间,来控制米和水的的比例。然后外部控制装置控制动力电机(16)工作,动力电机(16)带动动力轴(12)转动,动力轴(12)通过固定旋转盘(10)带动旋转锅(7)转动,将旋转锅(7)内的米搅拌均匀,使之和水充分混合,最后外部控制装置控制环形加热器(9)工作,对中层锅(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蒸煮锅装置,其特征是:由主体支撑装置、煮米装置和锅盖主体装置组成,主体支撑装置由固定卡盘、支撑轴架、滚轮、主体支撑架和旋转固定架组成,旋转固定架置于主体支撑架上,滚轮置于旋转支撑架底部,支撑轴架置于旋转固定架上,固定卡盘置于支撑轴架上,煮米装置由中层锅、旋转锅、透水孔、环形加热器、固定旋转盘、密封轴承、动力轴、动力电机、密封锅、出水通道和电磁阀组成,密封锅通过固定卡盘置于旋转固定架上,中层锅置于密封锅内,环形加热器置于中层锅与密封锅之间,动力电机置于密封锅内,密封轴承置于中层锅上,动力轴一端置于动力电机上,另一端置于穿过密封轴承和固定旋转盘相连接,旋转锅置于固定旋转盘上,透水孔均匀分布于旋转锅上,旋转锅置于中层锅内,出水通道置于密封锅上,且和中层锅相连通,电磁阀置于出水通道上,锅盖主体装置由储水腔、控制阀门、输水管、电磁阀、出气通道、中空锅盖、进米通道和储物腔组成,中空锅盖置于主体支撑架上,且位于密封锅正上方,出气通道置于中空锅盖上,进米通道置于中空锅盖上,控制阀门置于进米通道上,储物腔置于中空锅盖上方且和进米通道一端相连通,输水管置于中空锅盖上,电磁阀置于输水管上,储水腔置于中空锅盖上方且和输水管一端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蒸煮锅装置,其特征是:由主体支撑装置、煮米装置和锅盖主体装置组成,主体支撑装置由固定卡盘、支撑轴架、滚轮、主体支撑架和旋转固定架组成,旋转固定架置于主体支撑架上,滚轮置于旋转支撑架底部,支撑轴架置于旋转固定架上,固定卡盘置于支撑轴架上,煮米装置由中层锅、旋转锅、透水孔、环形加热器、固定旋转盘、密封轴承、动力轴、动力电机、密封锅、出水通道和电磁阀组成,密封锅通过固定卡盘置于旋转固定架上,中层锅置于密封锅内,环形加热器置于中层锅与密封锅之间,动力电机置于密封锅内,密封轴承置于中层锅上,动力轴一端置于动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全,牛曼,李忠武,
申请(专利权)人:李思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