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厂余热回收利用及热轧钢工艺装备
,特别涉及一种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冶金行业生产棒材、型钢等钢铁产品时,经过轧制工序之后要进入冷却工序。冷却工序即是将轧制后的半成品通过辊道等传输装置,送至冷床上进行自然冷却或喷水冷却,使轧件由冷却前的800?950°C降低到下冷床时的80?100°C以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轧件上的热能逐渐散失掉,明显造成能源浪费。但是,目前尚未见到业界采取有效措施将这部分散失的热能加以收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以回收利用轧件在冷床上散失的热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包括:内罩,呈腔体结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笼罩在冷床上方,以引导经冷床上的轧件加热后的热空气;输送通道,环绕所述内罩的所述开口设置,用于收集从所述开口的周围流出的热空气并将收集的热空气输送至余热利用设备。在上述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罩呈长方体形,所述开口占据所述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罩,呈腔体结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笼罩在冷床上方,以引导经冷床上的轧件加热后的热空气;输送通道,环绕所述内罩的所述开口设置,用于收集从所述开口的周围流出的热空气并将收集的热空气输送至余热利用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罩,呈腔体结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笼罩在冷床上方,以引导经冷床上的轧件加热后的热空气; 输送通道,环绕所述内罩的所述开口设置,用于收集从所述开口的周围流出的热空气并将收集的热空气输送至余热利用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呈长方体形,所述开口占据所述内罩的整个下底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通道包括: 外罩,与所述内罩结构相同,并包围所述内罩的四周及上方,且所述外罩的下边缘与所述内罩的下边缘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以便于通过热空气; 热气管,一端与所述外罩的内部连通,另一端用于连接余热利用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的下边缘低于所述内罩的下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波,于云霞,顾晓庆,陈伟,吴吉浩,张广杰,陈文达,席超,陈艳辉,赵娜,朱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