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阴地蕨(Botrychium Sw)属于阴地蕨科,阴地蕨为陆生蕨类植物,根状茎短,直立,具肉质粗根。别名:小春花、蛇不见、花蕨(《植物学大辞典》)、独立金鸡(《贵州民间方药集》)。阴地蕨具有1、利尿作用;2、抗菌作用。主治:清热解毒;平肝熄风;止咳;止血;明目去醫。主治小儿闻热惊搞;肺热咳嗽;咳血;百日咳;療狂;痛疾;疮瘍肿毒;療病;毒蛇叹伤;目赤火眼;目生翳障。据①《本草图经》:疗肿毒,风热;(D《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亦可解热祛风,治伤风感冒及吐血《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消肝火,明目,消散翳膜《四川中药志》:治肾亏及肺病吐血,散目中云翳,疗月瘕病;外包疮毒。《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全世界约有40余种,主要分布于温带的高山地区和低地森林地区。我国现有17种,分布于全国各地。该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消肿的作用,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尤其在我国浙江、福建、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民间多用阴地蕨属植物治疗肺热咳嗽,毒蛇咬伤,出血等疾病症状而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阴地蕨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阴地蕨的高效仿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地选择:选取海拔300米~800米之间山区良田、朝北的梯田;2)基地整理:先将基地地面杂草全部清除,铺在地面,等杂草干后,将其在田里焚烧掉,然后将田地深翻,将泥土捣碎,做成宽70厘米、高30厘米的种植畦,种植带中间起宽15‑20厘米宽的灌溉沟,种植带边缘挖深25厘米,宽25厘米的排水沟、操作沟;3)栽培基质的准备:有机质准备:在每年6‑7月份将新鲜的稻草用机械打碎成小于0.5厘米的颗粒,塑料薄膜覆盖进行腐烂,备用;泥土准备:将山上分布有野生阴地蕨区域环境内地表5厘米的表层土收集回来,捣碎;4)栽培基质铺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阴地蕨的高效仿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地选择:选取海拔300米~800米之间山区良田、朝北的梯田; .2 )基地整理:先将基地地面杂草全部清除,铺在地面,等杂草干后,将其在田里焚烧掉,然后将田地深翻,将泥土捣碎,做成宽70厘米、高30厘米的种植畦,种植带中间起宽15-20厘米宽的灌溉沟,种植带边缘挖深25厘米,宽25厘米的排水沟、操作沟; .3)栽培基质的准备: 有机质准备:在每年6-7月份将新鲜的稻草用机械打碎成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庆勇,程文亮,彭昕,吴华芬,华金渭,程科军,季炳招,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丽水市莲都区绿谷三叶青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