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阴地蕨的高效仿野生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61963 阅读:3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阴地蕨的高效仿野生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地选择:2)基地整理;3)栽培基质的准备;4)栽培基质铺设;5)阴地蕨种苗栽培;6)大田栽培需要在种植畦1米高位置搭设遮阴率60%-70%的遮阳网;7)每年12月至次年1月种植,到每年的5月即可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该方法利用山区特殊的生态环境,实现人工大田种植阴地蕨,可达到当年种植、当年收获,效益高,种植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利用本技术,可以使珍稀、濒危药用阴地蕨得到拯救,并开发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该技术突破了原有阴地蕨野生苛刻生长条件的要求,利用山区天然优势,实现人工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阴地蕨(Botrychium Sw)属于阴地蕨科,阴地蕨为陆生蕨类植物,根状茎短,直立,具肉质粗根。别名:小春花、蛇不见、花蕨(《植物学大辞典》)、独立金鸡(《贵州民间方药集》)。阴地蕨具有1、利尿作用;2、抗菌作用。主治:清热解毒;平肝熄风;止咳;止血;明目去醫。主治小儿闻热惊搞;肺热咳嗽;咳血;百日咳;療狂;痛疾;疮瘍肿毒;療病;毒蛇叹伤;目赤火眼;目生翳障。据①《本草图经》:疗肿毒,风热;(D《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亦可解热祛风,治伤风感冒及吐血《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消肝火,明目,消散翳膜《四川中药志》:治肾亏及肺病吐血,散目中云翳,疗月瘕病;外包疮毒。《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全世界约有40余种,主要分布于温带的高山地区和低地森林地区。我国现有17种,分布于全国各地。该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消肿的作用,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尤其在我国浙江、福建、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民间多用阴地蕨属植物治疗肺热咳嗽,毒蛇咬伤,出血等疾病症状而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阴地蕨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阴地蕨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最早报道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了阴地蕨素(ternatin)、槲皮素、3 — O— α 一L一鼠李糖一7 — O— β 一D—葡萄糖式等化学成分。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学院王少明研究 发现小春花对小鼠肿瘤的发生具有确切的抑制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推迟肿瘤发生时间、降低肿瘤发生率,且在始发阶段和促癌阶段均可发挥作用,表现出较强的癌症化学预防作用,并于2010年申请了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从阴地蕨中提取的木犀草素、阴地蕨素等提取物在抗肿瘤药物中的新用途,表明该提取物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具体表现为抑制自发性肿瘤转移和实验性肿瘤转移,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转移药物,从而为阴地蕨属植物在抗肿瘤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大的研究意义。福建省立医院药剂科依据民间经验配置的阴地蕨口服液(小伏口服液)由阴地蕨等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肝解热,临床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抗炎、免疫调节等。阴地蕨属植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主要还集中于作为民间的常用药药理方面、化学成分、活性成分、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然而在阴地蕨品种资源资源收集评价、人工繁育、仿生栽培方面研究暂未见报导,因此这方面技术的缺乏制约了阴地蕨药用植物的人工规模化栽培及药品保键品的开发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该方法利用山区特殊的生态环境,实现人工大田种植阴地蕨,可达到当年种植、当年收获,效益高,种植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基地选择:选取海拔300米~800米之间山区良田、朝北的梯田; 2 )基地整理:先将基地地面杂草全部清除,铺在地面,等杂草干后,将其在田里焚烧掉,然后将田地深翻,将泥土捣碎,做成宽70厘米、高30厘米的种植畦,种植带中间起宽15-20厘米宽的灌溉沟,种植带边缘挖深25厘米,宽25厘米的排水沟、操作沟; 3)栽培基质的准备: 有机质准备:在每年6-7月份将新鲜的稻草用机械打碎成小于0.5厘米的颗粒,塑料薄膜覆盖进行腐烂,备用; 泥土准备:将山 上分布有野生阴地蕨区域环境内地表5厘米的表层土收集回来,捣碎; 4)栽培基质铺设:首先将山上表层土均匀在步骤2)上的栽培畦上副高5-6厘米,然后再将处理过的稻草覆盖2-3厘米; 5)阴地蕨种苗栽培:将培育的阴地蕨种苗,按照株行距20*15厘米,种在栽培畦上; 6)大田栽培需要在种植畦I米高位置搭设遮阴率60%-70%的遮阳网; 7)每年12月至次年I月种植,到每年的5月即可收获。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该方法利用山区特殊的生态环境,实现人工大田种植阴地蕨,可达到当年种植、当年收获,效益高,种植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利用本技术,可以使珍稀、濒危药用阴地蕨得到拯救,并开发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该技术突破了原有阴地蕨野生苛刻生长条件的要求,利用山区天然优势,实现人工种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基地选择:选取海拔300米~800米之间山区良田、朝北的梯田; 2 )基地整理:先将基地地面杂草全部清除,铺在地面,等杂草干后,将其在田里焚烧掉,然后将田地深翻,将泥土捣碎,做成宽70厘米、高30厘米的种植畦,种植带中间起宽15-20厘米宽的灌溉沟,种植带边缘挖深25厘米,宽25厘米的排水沟、操作沟; 3)栽培基质的准备: 有机质准备:在每年6-7月份将新鲜的稻草用机械打碎成小于0.5厘米的颗粒,塑料薄膜覆盖进行腐烂,备用; 泥土准备:将山上分布有野生阴地蕨区域环境内地表5厘米的表层土收集回来,捣碎; 4)栽培基质铺设:首先将山上表层土均匀在步骤2)上的栽培畦上副高5-6厘米,然后再将处理过的稻草覆盖2-3厘米; 5)阴地蕨种苗栽培:将培育的阴地蕨种苗,按照株行距20*15厘米,种在栽培畦上; 6)大田栽培需要在种植畦I米高位置搭设遮阴率60%-70%的遮阳网; 7)每年12月至次年I月种植,到每年的5月即可收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阴地蕨的高效仿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地选择:选取海拔300米~800米之间山区良田、朝北的梯田;2)基地整理:先将基地地面杂草全部清除,铺在地面,等杂草干后,将其在田里焚烧掉,然后将田地深翻,将泥土捣碎,做成宽70厘米、高30厘米的种植畦,种植带中间起宽15‑20厘米宽的灌溉沟,种植带边缘挖深25厘米,宽25厘米的排水沟、操作沟;3)栽培基质的准备:有机质准备:在每年6‑7月份将新鲜的稻草用机械打碎成小于0.5厘米的颗粒,塑料薄膜覆盖进行腐烂,备用;泥土准备:将山上分布有野生阴地蕨区域环境内地表5厘米的表层土收集回来,捣碎;4)栽培基质铺设:首先将山上表层土均匀在步骤2)上的栽培畦上副高5‑6厘米,然后再将处理过的稻草覆盖2‑3厘米;5)阴地蕨种苗栽培:将培育的阴地蕨种苗,按照株行距20*15厘米,种在栽培畦上; 6)大田栽培需要在种植畦1米高位置搭设遮阴率60%‑70%的遮阳网;7)每年12月至次年1月种植,到每年的5月即可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阴地蕨的高效仿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地选择:选取海拔300米~800米之间山区良田、朝北的梯田; .2 )基地整理:先将基地地面杂草全部清除,铺在地面,等杂草干后,将其在田里焚烧掉,然后将田地深翻,将泥土捣碎,做成宽70厘米、高30厘米的种植畦,种植带中间起宽15-20厘米宽的灌溉沟,种植带边缘挖深25厘米,宽25厘米的排水沟、操作沟; .3)栽培基质的准备: 有机质准备:在每年6-7月份将新鲜的稻草用机械打碎成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庆勇程文亮彭昕吴华芬华金渭程科军季炳招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丽水市莲都区绿谷三叶青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