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上盖平台超长混凝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182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上盖平台超长混凝土结构,包括平台跨板和支撑梁,所述平台跨板中铺设有两层均匀分布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分段铺设且相互平行,每段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长度不超过80m,且每两段无粘结预应力筋之间有重合部分,所述重合部分的长度在4m~9m之间,所述平台跨板上位于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端处设有带有斜面的张拉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超长混凝土结构无需设置伸缩缝,从而减少施工工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上盖平台超长混凝土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长混凝土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无需设置伸缩缝的地铁上盖平台超长混凝土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涌现出很多的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因建筑功能的外观上的需要,这些建筑往往不设或少设伸缩缝,致使结构不设缝的长度远远超出了我国规范规定的限值,通常把这种结构称为超长混凝土结构。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规定,现浇框架结构最大间距室内55m及35m必须设置伸缩缝,使用伸缩缝时结构施工工序繁多,时间跨度大,施工成本高,而且难以保证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上盖平台超长混凝土结构,实现在超长混凝土结构中不设伸缩缝,从而减少施工工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铁上盖平台超长混凝土结构,包括平台跨板和支撑梁,所述平台跨板中铺设有两层均匀分布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分段铺设且相互平行,每段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长度不超过80m,且每两段无粘结预应力筋之间有重合部分,所述重合部分的长度在4m?9m之间,所述平台跨板上位于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端处设有带有斜面的张拉槽。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张拉端包括固定端锚具、埋件和螺旋筋,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依次穿过螺旋筋、埋件和固定端锚具,并与固定端锚具固定连接。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穿出固定端锚具的长度不少于30_。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将无粘结预应力筋应用于超长混凝土结构中,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可以在混凝土中建立有效的压应力,以此平衡混凝土结构内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拉应力,使超长混凝土结构不设或少设伸缩缝,并且能确保结构物不会出现结构性裂缝。2.本技术的设置在混凝土结构中的无粘结预应力筋为双层结构,可以保证预应力筋顺直,并能加快施工进度。3.本技术的无粘结预应力筋为分段设置,每段长度不超过80m,便于预应力筋的铺设,且能有效减少预应力的损失。4.本技术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端处设有带有斜面的张拉槽,采用变角张拉技术,有效减小施工复杂程度,降低对混凝土结构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超长混凝土结构截面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预应力筋铺设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张拉槽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张拉端结构示意图。其中:1、平台跨板;2、支撑梁;3、无粘结预应力筋;4、张拉端;5、张拉槽;6、固定端锚具;7、埋件;8、螺旋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4所示,一种地铁上盖平台超长混凝土结构,包括平台跨板I和支撑梁2,所述平台跨板中铺设有两层均匀分布的无粘结预应力筋3,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分段铺设且相互平行,每段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长度不超过80m,且每两段无粘结预应力筋之间有重合部分,所述重合部分的长度在4m?9m之间,所述平台跨板上位于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端4处设有带有斜面的张拉槽5,采用变角张拉施工技术。本实施例中,所述张拉端包括固定端锚具6、埋件7和螺旋筋8,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依次穿过螺旋筋、埋件和固定端锚具,并与固定端锚具固定连接,且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穿出固定端锚具的长度不少于3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铁上盖平台超长混凝土结构,包括平台跨板和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跨板中铺设有两层均匀分布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分段铺设且相互平行,每段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长度不超过80m,且每两段无粘结预应力筋之间有重合部分,所述重合部分的长度在4m~9m之间,所述平台跨板上位于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端处设有带有斜面的张拉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上盖平台超长混凝土结构,包括平台跨板和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跨板中铺设有两层均匀分布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分段铺设且相互平行,每段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长度不超过80m,且每两段无粘结预应力筋之间有重合部分,所述重合部分的长度在4m?9m之间,所述平台跨板上位于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端处设有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冬泉沈健姚德庆谭吉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