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滑动支座的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82495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滑动支座的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方法,该方法为在相互连接的第一、第二混凝土结构之间设置滑动支座,滑动支座包括可相对滑动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混凝土结构与第一连接件相连,第二混凝土结构与第二连接件相连,其中在第一混凝土结构或第二混凝土结构变形时带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对滑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施工方法,通过在相互连接的两个混凝土结构之间设置滑动支座,以减少混凝土结构上的多余约束,从而减少混凝土结构由变形约束和荷载引起的结构应力,进而有效减少甚至避免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尤其能够有效控制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滑动支座的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大型公共建筑或工业建筑建设的迅速发展,由于功能和美观的需要,超长结构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变形和温度变形若处理不当,超长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裂缝,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混凝土的裂缝主要由外荷载作用以及混凝土变形引起,相关技术公开的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方法,主要集中于控制由收缩变形和温度变形引起的裂缝,通常的做法是采用膨胀混凝土和后浇带等。但是当由温度或收缩引起的混凝土变形过大时,这种施工方法对裂缝的控制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滑动支座的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方法,该采用滑动支座的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方法可在混凝土变形过大时有效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采用滑动支座的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方法,在相互连接的第一、第二混凝土结构之间设置滑动支座,所述滑动支座包括可相对滑动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其中在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或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变形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滑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采用滑动支座的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方法,通过在相互连接的两个混凝土结构之间设置滑动支座,以减少混凝土结构上的多余约束,从而减少混凝土结构由变形约束和荷载引起的结构应力,进而有效减少甚至避免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尤其能够有效控制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采用滑动支座的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方法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为长条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的长度方向平行。从而实现长型或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减少甚至避免其裂缝的产生。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的径向平行。从而去除了环形结构在与墙体(柱结构)连接处的多余约束,减少环形结构因温度或收缩产生的应力变形,避免环形结构因多余约束产生裂缝。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为板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所在的平面平行。从而实现平面型或超大平面的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减少甚至避免其裂缝的产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混凝土结构上设置所述滑动支座的步骤包括:S1:支设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模板,绑扎钢筋;S2:浇筑并养护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S3:将所述滑动支座固定在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上,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上;S4:在第二连接件上支设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模板,绑扎钢筋;S5:浇筑并养护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S6:将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处进行检查、加固。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混凝土结构上设置滑动支座的步骤包括:S1’:分别支设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及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的模板;S2’:分别绑扎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及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的钢筋;S3’:分别对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及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进行浇筑;S4’:分别对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及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S5’: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及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养护完成后,将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上,再将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上,之后将设有第一连接件的第一混凝土结构搬运至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上,再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具体地,所述滑动支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及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的钢结构上。从而提高滑动支座与混凝土结构连接的可靠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上座,所述上座固定在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下座,所述下座固定在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上,所述上座和所述下座间以滑动构件相连接。由此,滑动支座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承重能力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直线导轨,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滑块,所述滑块配合至所述直线导轨,所述滑块与所述直线导轨之间通过钢珠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上座和球心,所述上座固定在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上,所述球心设在所述上座的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端面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球心滑动配合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支座还包括:两个导块,所述两个导块分别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位于所述凹槽两侧的相对侧壁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两个延伸板,所述两个延伸板设在所述上座上且每个所述延伸板与所述上座之间限定出滑动空间,所述两个导块分别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滑动空间内。由此,两个导块与两个延伸板的相互作用,使得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不易脱离,从而提高第一混凝土结构与第二混凝土结构连接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例的滑动支座在混凝土结构上的设置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混凝土结构无缝的建造工艺流程图;图5-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例的滑动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和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例的在混凝土结构上设置滑动支座的方法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体育场的滑动支座设置位置示意图,图中黑点所示位置为滑动支座设置点。附图标记:混凝土结构1、第一混凝土结构11、第二混凝土结构12、滑动支座2、第一连接件21、直线导轨a、滑块b、球轮c、球架d、钢珠e、铰杆f、上座211、球心212、不锈钢板213、平面滑板214、导块215、第二连接件22、凹槽221、球面滑板222、延伸板223、滑动空间2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滑动支座的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互连接的第一、第二混凝土结构之间设置滑动支座,所述滑动支座包括可相对滑动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其中在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或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变形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滑动支座的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互连接的第一、
第二混凝土结构之间设置滑动支座,所述滑动支座包括可相对滑动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
连接件,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与所述第二
连接件相连,其中在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或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变形时带动所述第一连
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滑动支座的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为长条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滑动方向
与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的长度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滑动支座的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滑动方向与
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的径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滑动支座的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为板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滑动方向与所
述第一混凝土结构所在的平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滑动支座的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混凝土结构上设置所述滑动支座的步骤包括:
S1:支设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模板,绑扎钢筋;
S2:浇筑并养护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
S3:将所述滑动支座固定在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上,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在
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上;
S4:在第二连接件上支设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模板,绑扎钢筋;
S5:浇筑并养护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
S6:将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处进行检查、加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滑动支座的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混凝土结构上设置滑动支座的步骤包括:
S1’:分别支设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及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的模板;
S2’:分别绑扎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及所述第二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绪文王玉岭马荣全王桂玲苗冬梅冯大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