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工程,特别是一种异形悬挑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的飞速发展,建筑外观造型越来越多元化。冰壶造型的异形钢结构包括底部的壶杯、顶部的壶栓和壶栓上连接的壶柄,与普通的规则的圆壶造型相比,冰壶造型的钢结构截面尺寸较大。壶柄属于连接在壶栓上的大跨度悬挑结构,悬挑距离较远,壶柄的尺寸大、重量重,与壶栓(底座钢结构)连接点少,除了壶栓以外没有其它支撑点,普通的悬挑结构和钢结构连接形式无法达到安装要求,因此对两者的连接节点强度和连接形式要求均较高。壶柄距吊车位置较远,在安装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另外壶柄处焊接量比较大,空间相当狭窄,进行焊接工作时难度及危险程度都相当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形悬挑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冰壶造型的异形悬挑钢结构,由于悬挑距离远、壶柄尺寸大、重量重,使用普通的悬挑结构和连接形式无法达到两者连接节点的安装要求,无法满足承重要求的技术问题。另外要解决壶柄距吊车位置较远,在安装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壶柄处焊接量比较大,空间相当狭窄,焊接工作较危险复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形悬挑钢结构,包括钢结构的壶形体,是由壶杯、与壶杯顶部连接的壶栓、与壶栓连接的壶柄组成,所述壶柄是包括至少八根对称分布的主杆以及连接主杆间的腹杆组成的管形桁架,管形桁架分为悬挑于壶栓上方、一端封闭的悬挑段以及由悬挑段的另一开口端向下延伸成上窄下宽的漏斗形、用于与壶栓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的支撑段。所述壶杯包括杯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形悬挑钢结构,包括钢结构的壶形体,是由壶杯(1)、与壶杯顶部连接的壶栓、与壶栓连接的壶柄(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壶柄是包括至少八根对称分布的主杆(3.1)以及连接主杆间的腹杆(3.2)组成的管形桁架,管形桁架分为悬挑于壶栓上方、一端封闭的悬挑段(3a)以及由悬挑段(3a)的另一开口端向下延伸成上窄下宽的漏斗形、用于与壶栓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的支撑段(3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悬挑钢结构,包括钢结构的壶形体,是由壶杯(1)、与壶杯顶部连接的壶栓、与壶栓连接的壶柄(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壶柄是包括至少八根对称分布的主杆(3.1)以及连接主杆间的腹杆(3.2)组成的管形桁架,管形桁架分为悬挑于壶栓上方、一端封闭的悬挑段(3a)以及由悬挑段(3a)的另一开口端向下延伸成上窄下宽的漏斗形、用于与壶栓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的支撑段(3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悬挑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壶杯(1)包括杯内部竖向的框架柱(4)、框架柱(4)的柱顶之间连接的水平的框架梁(5)、框架梁(5)外侧形成杯体的经向曲柱(1.1)、连接经向曲柱(1.1)之间的纬向曲梁(1.2)以及框架梁(5)内侧的壶顶曲梁(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形悬挑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壶栓是由多个壶栓曲面构件(2)组成,所述壶栓曲面构件(2)呈放射状间隔分布于经向曲柱(1.1)和壶顶曲梁(6)之间,并与两者均固定连接,所述框架梁(5)穿过壶栓曲面构件(2)的下侧并与之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异形悬挑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3b)位于三个相邻的壶栓曲面构件的上方,三个壶栓曲面构件依次为第一壶栓曲面构件(2.1)、第二壶栓曲面构件(2.2)和第三壶栓曲面构件(2.3),
所述支撑段内侧受压区的三根主杆为受压杆(3.11),其末端分别连接至第一壶栓曲面构件(2.1)、第二壶栓曲面构件(2.2)和第三壶栓曲面构件(2.3)与壶顶曲梁(6)的三个连接结点处,
所述支撑段左右两侧支点区的两根主杆为支点杆(3.12),其末端分别连接至第一壶栓曲面构件(2.1)和第三壶栓曲面构件(2.3)与框架梁(5)的两个连接结点处,
所述支撑段外侧受拉区的三根主杆为受拉杆(3.13),左右两根受拉杆(3.13)的末端分别连接至第一壶栓曲面构件(2.1)和第三壶栓曲面构件(2.3)与经向曲柱(1.1)的两个连接结点之间的纬向曲梁(1.2)上,中间的受拉杆(3.13)的末端连接至第二壶栓曲面构件(2.2)与经向曲柱(1.1)的连接结点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异形悬挑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工厂内预制壶杯(1)、壶栓、壶柄(3)的钢结构构件;
步骤二,安装杯体的框架结构;
步骤三,安装壶栓,即安装壶栓曲面构件(2);
步骤四,拼装壶柄:将壶柄构件运输至现场后进行编号,对壶柄的悬挑段(3a)和支撑段(3b)两部分进行拼装,以准备分别悬挑段和支撑段两部分进行吊装;
步骤五,利用全站仪在场地中间确定管形桁架的主管(3.1)位置及其标高;
步骤六,在步骤五所确定的位置上,利用定位装置(7)对将支撑段的主管(3.1)进行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武,彭石磊,张洪涛,刘达琦,郑晨,曹金桥,邹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