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体餐厅自动回收餐具装置,包括传输装置、转臂装置和收集装置。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餐具回收工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自动将使用过的餐具集中回收,有效缓解了集体餐厅人流高峰期时餐具回收的压力,大大降低了餐厅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就餐秩序,有利于餐厅的现代化管理。(*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体餐厅自动回收餐具装置
本技术涉及餐具回收装置,其具体涉及一种集体餐厅自动回收餐具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工厂、企业、学校等的大型食堂的都设置有专门的餐盘回收处,配备大量的人手用于收集食客用餐后带有剩饭剩菜的餐盘,待收集后再统一送到专门的清洁公司进行清洗。由于这些大型的食堂人流量比较大,用餐时间集中,往往在同一时间有很多人同时把用完餐的餐盘送到餐盘回收处,回收处的采用人工清理,效率不高,人工忙不过来,就会造成回收处餐盘的堆积,影响环境美观;同时由于劳动强度大,还会严重影响餐盘的清理效果,使餐盘清理不干净,残留大量的剩饭剩菜,不利于进一步的清洗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集体餐厅自动回收餐具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自动将使用过的餐具集中回收,有效缓解了集体餐厅人流高峰期时回收餐具的压力,大大降低了餐厅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就餐秩序,有利于餐厅的现代化管理。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集体餐厅自动回收餐具装置,包括传输装置、转臂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一架体、设于所述第一架体上的传送带机构;所述转臂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收集装置上的第一电机、第一轴、支撑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电机、第二轴和托盘,所述第一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所述第二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托盘相连,所述托盘内设有电磁铁;所述收集装置包括餐具收集桌面、支撑所述餐具收集桌面的第二架体、设于所述第二架体上的第三电机、以及设于所述餐具收集桌面上的拨叉,所述餐具收集桌面设有回收孔,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拨叉相连。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传送带机构包括传送带、设于所述第一架体的一端的驱动滚筒、设于所述第一架体的另一端的从动滚筒、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架体上的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滚筒相连。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架体的靠近所述托盘的端部设有第一传感器。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传送带的中心轴线处设有定位托盘。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回收孔为多个、沿所述拨叉的旋转方向由小到大依次分布。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拨叉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开口的方向在所述拨叉旋转的切线上。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架体上的第五电机、与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端相连的螺杆、以及设于所述螺杆的顶部的回收筐,所述回收筐设于所述回收孔的正下方。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餐具收集桌面的下端面、靠近所述回收孔处设有第二传感器。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架体上、靠近所述第一轴与第一电机的连接处设有第三传感器,所述支撑板上、靠近所述第二轴与第二电机的连接处设有第四传感器。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包括传输装置、转臂装置和收集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自动将使用过的餐具集中回收,有效缓解了集体餐厅人流高峰期时回收餐具的压力,大大降低了餐厅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就餐秩序,有利于餐厅的现代化管理。2、所述的传送带机构包括传送带、设于所述第一架体的一端的驱动滚筒、设于所述第一架体的另一端的从动滚筒、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架体上的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滚筒相连,保证了餐具的平稳传输。3、所述第一架体的靠近所述托盘的端部设有第一传感器,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有餐具经过第一架体的靠近托盘的端部时,提供信号给托盘,使得托盘刚好能接住传输过来的餐具,提高了餐具传输的精准性,同时提高效率、降低损耗。4、所述的传送带的中心轴线处设有定位托盘,餐具置于定位托盘内,提高了餐具传输的平稳性。5、所述回收孔为多个、沿所述拨叉的旋转方向由小到大依次分布,拨叉推动餐具在餐具回收桌面上运动,到大于其直径的回收孔时,可通过回收孔,起到筛选的作用,使得能够根据餐具大小来分类收集餐具。6、所述拨叉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开口的方向在所述拨叉旋转的切线上,餐具卡入弯折部,拨叉推动餐具运动至回收孔,保证了餐具通过回收孔的精准性。7、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架体上的第五电机、与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端相连的螺杆、以及设于所述螺杆的顶部的回收筐,所述回收筐设于所述回收孔的正下方,第五电机旋转螺杆来调节回收筐的高度,提高了餐具落入回收筐中时的平稳性,提高了餐具回收摆放的有序性。8、所述餐具收集桌面的下端面、靠近所述回收孔处设有第二传感器,当第二传感器检测到有餐具通过回收孔时,提供信号给第五电机,驱动螺杆旋转调节回收筐的高度,提高了餐具回收摆放的精准性,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损耗。9、所述第二架体上、靠近所述第一轴与第一电机的连接处设有第三传感器,所述支撑板上、靠近所述第二轴与第二电机的连接处设有第四传感器,用于控制第一轴和第二轴的旋转速度,保证了转臂装置运动的精准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体餐厅自动回收餐具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a)为主视图,1(b)为俯视图,I (C)为右视图;图2为图1 (a)中P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 (a)中Q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体餐厅自动回收餐具装置的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集体餐厅自动回收餐具装置,包括传输装置1、转臂装置2和收集装置3。(I)传输装置1,包括第一架体11、传送带12、设于所述第一架体的一端的驱动滚筒13、设于所述第一架体11的另一端的从动滚筒14、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架体11上的第四电机15,所述第四电机15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滚筒13通过第一联轴器相连,所述的传送带12的中心轴线处设有定位托盘16。(2)转臂装置2,包括设于所述收集装置3的侧部的第一电机21、第一轴22、支撑板23、设于所述支撑板23上的第二电机24、第二轴25和托盘26,所述第一轴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联轴器相连、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板23固定,所述第二轴2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24的输出端通过第三联轴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托盘26相连,所述支撑板23与所述第一轴22垂直、与所述第二轴25平行,所述托盘26内设有电磁铁27。(3)收集装置3,包括餐具收集桌面31、支撑所述餐具收集桌面31的第二架体32、设于所述第二架体32上的第三电机33、设于所述餐具收集桌面31上的拨叉34、固定于所述第二架体32上的第五电机35、与所述第五电机35的输出端相连的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体餐厅自动回收餐具装置,包括传输装置、转臂装置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一架体、设于所述第一架体上的传送带机构;所述转臂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收集装置上的第一电机、第一轴、支撑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电机、第二轴和托盘,所述第一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所述第二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托盘相连,所述托盘内设有电磁铁;所述收集装置包括餐具收集桌面、支撑所述餐具收集桌面的第二架体、设于所述第二架体上的第三电机、以及设于所述餐具收集桌面上的拨叉,所述餐具收集桌面设有回收孔,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拨叉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体餐厅自动回收餐具装置,包括传输装置、转臂装置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一架体、设于所述第一架体上的传送带机构;所述转臂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收集装置上的第一电机、第一轴、支撑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电机、第二轴和托盘,所述第一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所述第二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托盘相连,所述托盘内设有电磁铁;所述收集装置包括餐具收集桌面、支撑所述餐具收集桌面的第二架体、设于所述第二架体上的第三电机、以及设于所述餐具收集桌面上的拨叉,所述餐具收集桌面设有回收孔,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拨叉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体餐厅自动回收餐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带机构包括传送带、设于所述第一架体的一端的驱动滚筒、设于所述第一架体的另一端的从动滚筒、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架体上的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滚筒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体餐厅自动回收餐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的靠近所述托盘的端部设有第一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光明,张心锋,肖兵,丁博,杨杏,曹康,熊坤,邓应如,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