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榨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1265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榨油机,包括主体部分、驱动部分、榨膛、螺杆、堵头、加热器、盛油容器、置放架和漏斗。堵头转动连接螺杆,堵头能装拆地盖接在榨膛的中空孔之另一端,一方面使螺杆成桥接状态,提高螺杆连接强度,另一方面方便拆卸堵头,方便排出食物渣,方便清洗榨油机;榨膛桥接第二支撑部和支撑孔,方便拆卸拔出榨膛,方便清洗榨油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榨油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榨油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榨油机,包括主体部分、驱动部分、榨膛、螺杆、加热器和盛油容器。该榨膛装接在主体部分,且设有一中空孔、多个出油缝和一进料口,该多个出油缝和进料口都贯穿中空孔。该螺杆能转动装接在榨膛的中空孔内,其一端露于中空孔之一端且传动连接驱动部分,该螺杆设有外螺纹牙。而且,该螺杆另一端凸设凸环,该凸环处设出渣孔,该凸环封堵该中空孔之另一端。该加热器装接在主体部分以加热榨膛。该盛油容器之开口对应榨膛的出油缝。食物从进料口进入榨膛,螺杆转动,通过螺纹牙不断挤压食物再配合加热器加热以出油,并从出油缝处出油至出油容器,该食物渣则从出渣孔处排出。凸环封堵中空孔之另一端,实际使用时,食物渣堵塞中空孔之另一端,可能因外螺牙之阻挡作用致使无法拆卸榨膛和螺杆,榨油机无法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榨油机,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榨油机所存在的可能无法拆卸榨膛和螺杆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榨油机,包括:主体部分(10),具有底部(11)、第一支撑部(12)和第二支撑部(13),该第一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榨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分(10),具有底部(11)、第一支撑部(12)和第二支撑部(13),该第一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13)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地位于底部(11)之上,该第一支撑部(12)设沿第一方向贯穿的支撑孔(14);驱动部分(20),装设在第二支撑部(13)内;榨膛(30),桥接第二支撑部(13)和支撑孔(14),该榨膛(30)设有一中空孔(31)、多个出油缝(32)和一进料口(33),该多个出油缝(32)和进料口(33)都贯穿中空孔(31);螺杆(40),能转动装接在榨膛(30)的中空孔(31)内,其一端露于中空孔(31)之一端且传动连接驱动部分(20),该螺杆(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榨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分(10),具有底部(11)、第一支撑部(12)和第二支撑部(13),该第一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13)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地位于底部(11)之上,该第一支撑部(12)设沿第一方向贯穿的支撑孔(14); 驱动部分(20),装设在第二支撑部(13)内; 榨膛(30),桥接第二支撑部(13)和支撑孔(14),该榨膛(30)设有一中空孔(31)、多个出油缝(32)和一进料口(33),该多个出油缝(32)和进料口 (33)都贯穿中空孔(31); 螺杆(40),能转动装接在榨膛(30)的中空孔(31)内,其一端露于中空孔(31)之一端且传动连接驱动部分(20),该螺杆(40)设有外螺纹牙; 堵头(50),能装拆地盖接在榨膛(30)的中空孔(31)之另一端,该螺杆(40)之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堵头(50),该堵头(50)还设有至少一贯穿的出渣孔(51); 加热器(60),装接在第一支撑部(12)以加热榨膛(30); 盛油容器(70),能装拆设在底部(11)之上且位于第一支撑部(12)和第二支撑部(13)之间,该盛油容器(70)之开口对应榨膛(30)的出油缝(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油机,其特征在于:该加热器(60)成环形,该环形加热器(60)包围支撑孔(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油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置放架(80),能装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亿美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