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型榨油机,属于榨油设备
技术介绍
由于“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的接连曝光,目前,食品安全已成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关心和重视的事情之一,为了吃上“放心油”、“健康油”,很多家庭选择了自己压榨食用植物油。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适合家庭使用的微型榨油机,但这些微型榨油机尚不够理想,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如下:(1)榨管的压榨腔进料不畅;(2)榨管排出的油渣尺寸较大,不便于直接用作其他食品的原料,且需占用较大的储放空间;(3)榨管外表面的周向定位结构形状不规则,导致安装、定位榨管的定位管制造困难,榨管定位精度难以保证,进而导致安装在榨管内的榨杆的动力输入端与压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的同轴度差,传动卡滞,影响电机和榨杆的使用寿命;(4)机体结构不合理,油盒外露,压榨过程中不能防尘,油液品质易受影响;(5)油盒结构不合理,不能获得清油或不能持续稳定地滤油;(6)工作噪音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微型榨油机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榨部件及微型榨油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榨部件,包括榨管,所述榨管的两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榨部件,包括榨管,所述榨管的两端相通,榨管内具有进料腔和压榨腔,其特征在于:进料腔的口径大于压榨腔的口径,所述进料腔和压榨腔通过喇叭口过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榨部件,包括榨管,所述榨管的两端相通,榨管内具有进料腔和压榨腔,其特征在于:进料腔的口径大于压榨腔的口径,所述进料腔和压榨腔通过喇叭口过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榨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榨杆和切渣刀片,所述榨杆为螺杆,其一端为动力输入端,另一端为出渣出汽端,榨管的压榨腔的末端设置有环状挡料凸缘,环状挡料凸缘朝外的一端连接有排渣排气孔,排渣排气孔的孔径大于环状挡料凸缘的中心孔的孔径,所述榨杆安装在榨管内,榨杆的出渣出汽端的外径面与环状挡料凸缘的中心孔的内表面配合,且彼此间留有出渣间隙,所述切渣刀片安装在榨杆的出渣出气端的端部,且位于排渣排气孔内,切渣刀片与环状挡料凸缘和排渣排气孔间均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榨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环、定位管、定位管端头和环形加热器,榨管的具有进料腔的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规则的八棱形的周向定位结构,且在该端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榨管的压榨腔对应的部分上设置有透油缝和导热环,所述导热环套设固定在榨管外,所述榨管安装在定位管内,榨管的周向定位结构及导热环与定位管的内表面接触,所述定位管的一端设置有法兰,且该端内设置有与榨管的周向定位结构对应的周向定位结构,定位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定位管端头,定位管端头由隔热材料制成或定位管端头外设置有隔热套,定位管端头轴向设置有连通其两端的定位孔,所述榨管穿入定位孔,且导热环或榨管被定位管端头轴向阻挡限位,定位管与榨管的进料口和透油缝对应的部分上相应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油口,定位管与导热环对应的部分上设置有环形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则的八棱形的周向定位结构由直角面和圆弧面交替连接而成,且其中心线与压榨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压榨部件还包括压榨电机,所述榨杆的动力输入端与压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定位管通过其法兰与压榨电机的外壳固定联接。
5.一种微型榨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种压榨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榨油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外壳、进料斗和进料斗盖,所述压榨部件安装在机架内,机架的底座上设置有油盒放置区,机架的一侧设置有油盒取放口,所述外壳安装在机架外,外壳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