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榨膛方便的榨油机,包括底壳、顶盖、电机、减速机、榨膛、螺杆、两端开口的套筒、设置在螺杆悬空端的切渣刀和将切渣刀固定的螺钉,所述榨膛的法兰与减速机外壳用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法兰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下部有导渣槽;所述底壳上的接油杯进出腔与减速机相对的侧壁上有侧开口;接油杯进出腔的底板上有嵌入槽;还包括一斜导料板和接渣盘,所述斜导料板上端穿过侧开口与导渣槽配合、下端伸入接油杯进出腔内并与接渣盘配合;斜导料板与下端后部的水平有一锐角夹角;所述接渣盘与嵌入槽可拆卸配合。由于余渣可以从榨膛的悬空端和固定端离开榨膛内腔,从而达到了榨膛内无余渣的目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洁榨膛方便的榨油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榨油机。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清洁榨膛方便的榨油机,包括底壳、顶盖、电机、减速机、榨膛、螺杆、两端开口的套筒、设置在螺杆悬空端的切渣刀和将切渣刀固定的螺钉,所述底壳上有接油杯进出腔,榨膛上有进料口和泄油口,榨膛的法兰与减速机的外壳连接;接油杯进出腔的顶板有顶窗口与泄油口相对;所述套筒一端有沉孔,沉孔的周向内壁上有内螺纹;所述套筒另一端设置有腰形头;所述榨膛的悬空端设置有外螺纹,榨膛的外螺纹与套筒的内螺纹螺合;螺杆的悬空端的轴头与套筒的内腔之间的间隙构成出渣口。存在问题是:通过螺杆从榨膛中抽出,用刷子来回清洁榨膛内腔,榨膛同仍有余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清洁的榨油机,它可以将榨膛内腔清洁干净,无余渣,而且还可以收集余渣。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清洁榨膛方便的榨油机,包括底壳、顶盖、电机、减速机、榨膛、螺杆、两端开口的套筒、设置在螺杆悬空端的切渣刀和将切渣刀固定的螺钉,所述底壳上有接油杯进出腔,榨膛上有进料口和泄油口,榨膛的法兰与减速机的外壳连接;接油杯进出腔的顶板有顶窗口与泄油口相对;所述套筒一端有沉孔,沉孔的周向内壁上有内螺纹;所述套筒另一端设置有腰形头;所述榨膛的悬空端设置有外螺纹,榨膛的外螺纹与套筒的内螺纹螺合;螺杆的悬空端的轴头与套筒的内腔之间的间隙构成出渣口 ;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榨膛的法兰与减速机外壳用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法兰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下部有导渣槽;所述底壳上的接油杯进出腔与减速机相对的侧壁上有侧开口 ;接油杯进出腔的底板上有嵌入槽;还包括一斜导料板和接渣盘,所述斜导料板上端穿过侧开口与导渣槽配合、下端伸入接油杯进出腔内并与接渣盘配合;斜导料板与下端后部的水平有一锐角夹角;所述接渣盘与嵌入槽可拆卸配合。所述的一种清洁榨膛方便的榨油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减速机的外壳与榨膛连接处突出有固定座,榨膛的法兰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斜导料板的上端位于固定座下方并与减速机外壳贴合。所述的一种清洁榨膛方便的榨油机,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一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电机与底壳的侧壁之间的底壳的底板上,散热风扇与电机相对,与散热风扇相对的底壳的侧壁上有进风孔,电机下部相对的底壳的底板上有进风孔;所述侧开口作为出风散热孔。所述的一种清洁榨膛方便的榨油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斜导料板的两侧有沿板,沿板与斜导料板垂直。所述的一种清洁榨膛方便的榨油机,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一座板,所述座板的上端与斜导料板的下端连接,斜导料板与座板一体成型制成;所述座板的下端与接油杯进出腔的底板用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本技术一种清洁榨膛方便的榨油机,,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用旋转工具与套筒的腰形头嵌合,旋转将套筒拆卸;用一钩体钩住螺钉的头部往复推拉螺杆即可以将榨膛清洁;抽出螺杆后再清洁螺杆即可,使用方便。由于余渣可以从榨膛的悬空端和固定端离开榨膛内腔,从而达到了榨膛内无余渣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榨膛的立体图之一。图3是本技术榨膛的立体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清洁榨膛方便的榨油机,包括底壳1、顶盖2、电机3、减速机4、榨膛5、螺杆6、两端开口的套筒7、设置在螺杆6悬空端的切渣刀8和将切渣刀固定的螺钉,所述底壳I上有接油杯进出腔9,榨膛5上有进料口 51和泄油口 52,榨膛5的法兰53与减速机4的外壳连接;接油杯进出腔9的顶板有顶窗口与泄油口 52相对;所述套筒7一端有沉孔,沉孔的周向内壁上有内螺纹;所述套筒另一端设置有腰形头;所述榨膛5的悬空端设置有外螺纹,榨膛5的外螺纹与套筒7的内螺纹螺合;螺杆6的悬空端的轴头与套筒7的内腔之间的间隙构成出渣口;榨膛5的法兰53与减速机4外壳用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法兰53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下部有导渣槽54 ;所述底壳I上的接油杯进出腔9与减速机4相对的侧壁上有侧开口 91 ;接油杯进出腔9的底板上有嵌入槽92 ;还包括一斜导料板10和接渣盘13,所述斜导料板10上端穿过侧开口与导渣槽54配合、下端伸入接油杯进出腔9内并与接渣盘13配合;斜导料板10与下端后部的水平有一锐角夹角。所述接渣盘13与嵌入槽92可拆卸配合。所述减速机4的外壳与榨膛5连接处突出有固定座41,榨膛5的法兰53与固定座41固定连接;所述斜导料板10的上端位于固定座41下方并与减速机4外壳贴合。还包括一散热风扇11,所述散热风扇11设置在电机3与底壳I的侧壁之间的底壳I的底板上,散热风扇11与电机3相对,与散热风扇11相对的底壳I的侧壁上有进风孔12,电机3下部相对的底壳I的底板上有进风孔12 ;所述侧开口 91作为出风散热孔。所述斜导料板10的两侧有沿板101,沿板101与斜导料板10垂直。还包括一座板102,所述座板102的上端与斜导料板9的下端连接,斜导料板9与座板102 —体成型制成;所述座板102的下端与接油杯进出腔9的底板用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接渣杯13与接油杯进出腔9可拆卸配合。本技术榨油机工作完毕后,将如图1、图4所示的接油杯14移出接油杯进出腔9,斜导料板10的下端位于接渣杯13上开口配合;将螺杆6从榨膛5内抽出后,将刷体在榨膛5往复移动,则榨膛5内的余渣一部分从榨膛5的悬空端刷出、另一部分从法兰53上的导渣槽54上落在斜导料板10上,然后进入接渣盘13 ;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地将榨膛5的内腔清洁,无余渣。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洁榨膛方便的榨油机,包括底壳、顶盖、电机、减速机、榨膛、螺杆、两端开口的套筒、设置在螺杆悬空端的切渣刀和将切渣刀固定的螺钉,所述底壳上有接油杯进出腔,榨膛上有进料口和泄油口,榨膛的法兰与减速机的外壳连接;接油杯进出腔的顶板有顶窗口与泄油口相对;所述套筒一端有沉孔,沉孔的周向内壁上有内螺纹;所述套筒另一端设置有腰形头;所述榨膛的悬空端设置有外螺纹,榨膛的外螺纹与套筒的内螺纹螺合;螺杆的悬空端的轴头与套筒的内腔之间的间隙构成出渣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榨膛的法兰与减速机外壳用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法兰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下部有导渣槽;所述底壳上的接油杯进出腔与减速机相对的侧壁上有侧开口;接油杯进出腔的底板上有嵌入槽;还包括一斜导料板和接渣盘,所述斜导料板上端穿过侧开口与导渣槽配合、下端伸入接油杯进出腔内并与接渣盘配合;斜导料板与下端后部的水平有一锐角夹角;所述接渣盘与嵌入槽可拆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榨膛方便的榨油机,包括底壳、顶盖、电机、减速机、榨膛、螺杆、两端开口的套筒、设置在螺杆悬空端的切渣刀和将切渣刀固定的螺钉,所述底壳上有接油杯进出腔,榨膛上有进料口和泄油口,榨膛的法兰与减速机的外壳连接;接油杯进出腔的顶板有顶窗口与泄油口相对;所述套筒一端有沉孔,沉孔的周向内壁上有内螺纹;所述套筒另一端设置有腰形头;所述榨膛的悬空端设置有外螺纹,榨膛的外螺纹与套筒的内螺纹螺合;螺杆的悬空端的轴头与套筒的内腔之间的间隙构成出渣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榨膛的法兰与减速机外壳用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法兰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下部有导渣槽; 所述底壳上的接油杯进出腔与减速机相对的侧壁上有侧开口 ;接油杯进出腔的底板上有嵌入槽; 还包括一斜导料板和接渣盘,所述斜导料板上端穿过侧开口与导渣槽配合、下端伸入接油杯进出腔内并与接渣盘配合;斜导料板与下端后部的水平有一锐角夹角;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梅坚,
申请(专利权)人:李梅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