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无人巡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115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无人巡视机,它包括有飞机主体、摄像系统、云台、纳米电池、飞机控制系统、无线发射系统、GPS定位系统和地面接收控制处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四个副翼,四个副翼对称安装在主梁的两侧,飞行稳定,飞行速度快、灵活性高,载重量大,前、后梁分段设计便于调节便于走线。副翼的副翼杆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副翼固定架上,副翼固定架上安装有折叠定位座,副翼杆以螺栓为中心旋转,并通过折叠定位座限位,该结构使副翼经折叠后能够平行靠拢在主梁上,体积小,便于携带。前、后副翼杆打开后,前、后副翼杆上的四个电机的中心点连线为正方形,该结构能够使飞行器保持平衡飞行,减少电流损失,飞行时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无人巡视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无人巡视机。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因途经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环境恶劣,长期暴露于野外,在持续的机械张力及冰灾、风灾、雷击、鸟害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遭到破坏,因此应按规程规定对输电线路进行定期巡视以及时掌握其运行状态。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因其效率低、耗时费力、安全风险大,且容易受到气候、交通和地形等因素的限制,已经难以适应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需要。而较为先进的是采用大型直升机和无人机进行巡检,该巡检方式虽然较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巡检效率大大提高,对于山区人员难以到达的地区降低了巡检难度,但是由于使用的直升机或无人机体积庞大,难以靠近观测目标对其进行精确观测。并且由于大型飞机在驾驶员的操作下飞行速度快、稳定性不足,使得采集回的观测数据难以全面、细微的反映观测目标。再加上大型飞机飞行成本高,已难以满足线路巡检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无人巡视机,该巡视机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可折叠、携带方便,能够大幅提高输电线路巡查效率,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人员巡线的安全性。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输电线路无人巡视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电线路无人巡视机,包括有飞机主体、摄像系统、云台、纳米电池、飞机控制系统、无线发射系统、GPS定位系统、地面接收控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机主体包括有主梁、尾梁、前副翼固定架、中部固定架、尾部固定架、两个前副翼和两个后副翼,主梁的前端与前副翼固定架相连,主梁的后端与中部固定架相连,尾梁的前端与中部固定架相连,尾梁的尾端与尾部固定架相连,两个前副翼对称安装在前副翼固定架的两侧,两个后副翼对称安装在中部固定架的两侧,所述的前副翼包括有副翼杆、前起落架、电机和螺旋桨,副翼杆的前端与前副翼固定架相连,副翼杆尾端与前起落架相连,前起落架上安装有电机固定座,电机固定在电机固定座上,螺旋桨与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无人巡视机,包括有飞机主体、摄像系统、云台、纳米电池、飞机控制系统、无线发射系统、GPS定位系统、地面接收控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机主体包括有主梁、尾梁、前副翼固定架、中部固定架、尾部固定架、两个前副翼和两个后副翼,主梁的前端与前副翼固定架相连,主梁的后端与中部固定架相连,尾梁的前端与中部固定架相连,尾梁的尾端与尾部固定架相连,两个前副翼对称安装在前副翼固定架的两侧,两个后副翼对称安装在中部固定架的两侧,所述的前副翼包括有前副翼杆、前起落架、前电机和前螺旋桨,副翼杆的前端与前副翼固定架相连,副翼杆尾端与前起落架相连,前起落架上安装有前电机固定座,前电机固定在前电机固定座上,前螺旋桨与前电机相连,所述的后副翼包括有后副翼杆、后电机和后螺旋桨,后副翼杆的前端连接在中部固定架上,后副翼杆尾端安装有后电机固定座,后电机固定在后电机固定座上,后螺旋桨与后电机相连,纳米电池、无线发射系统和GPS定位系统均安装在尾部固定架上,尾部固定架的底部安装有后起落架;中部固定架上安装有飞机控制系统,前副翼固定架上安装有云台,云台上安装有摄像系统,地面接收控制处理系统将接收的视频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兴韩济阳冯荣凯袁鹤文张建杨忠诚雷振华程旭东寿增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