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毒重石、硫化钡连续酸解反应器,解决了反应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下,难分离悬浮物多的问题。它包括内反应器、外反应器、盐酸管道、料浆管道、气体管道以及搅拌装置;内反应器置于外反应器中,内反应器的底部设置有与外反应器相通的物料出口;盐酸管道、料浆管道以及气体管道均一端伸入内反应器内部,另一端伸出外反应器顶部;在外反应器侧壁上设置有物料溢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毒重石、硫化钡连续酸解反应器,通过内反应器、外反应器、盐酸管道、料浆管道、气体管道以及搅拌装置的配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方便的特点;而且具有投资省、生产效率高、酸解料桨难分离悬浮物少、分离酸渣易洗涤、含湿量低、收率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毒重石、硫化钡连续酸解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尤其是一种应用于毒重石、硫化钡酸解反应,缩短氯化钡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获得率的毒重石、硫化钡连续酸解反应器。当然,也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矿石的酸解反应中。
技术介绍
氯化钡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毒重石盐酸酸解法和硫化钡盐酸酸解法为制备氯化钡的主要生产方法。现有生产方法是利用间歇酸解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反应时间长,设备体积大,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低,后工序处理难度大,产品损失高等工艺缺陷。每批物料投入后,需待反应完毕出料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批料的投入。如此间断进行,投料过程复杂、机械重复,出料过程繁琐,不利于后续的料浆除杂步骤。另一方面,由于间歇方式耗时长,在单位时间产能一定的情况下,间歇反应器所需的反应体积更大,对搅拌装置的要求提高,因为当搅拌转速固定时体积的增大就意味着物料的瑞流强度降低,当瑞流强度降低时,可能会出现物料搅拌死角,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反应不完全、甚至有晶体析出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缩短氯化钡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毒重石、硫化钡连续酸解反应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毒重石、硫化钡连续酸解反应器,包括内反应器、外反应器、盐酸管道、料浆管道、气体管道以及搅拌装置;所述的内反应器置于外反应器中,该内反应器的上部通过内反应器支架与外反应器的上部固定连接,内反应器的底部设置有与外反应器相通的物料出口 ;所述的盐酸管道、料浆管道以及气体管道均一端伸入内反应器内部,另一端伸出外反应器顶部;在所述的外反应器侧壁上设置有物料溢出口。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柱,所述的搅拌电机置于外反应器外部上方,所述的搅拌柱一端与搅拌电机的转轴连接,另一端伸入内反应器且从物料出口伸出;在该搅拌柱上设置有分别位于物料出口两侧的内搅拌桨和外搅拌桨。所述的盐酸管道伸入内反应器的一端靠近内反应器的底部,所述的料浆管道伸入内反应器的一端和气体管道伸入内反应器的一端均靠近内反应器的顶部。所述的物料溢出口设置于外反应器侧壁的三分之二高度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毒重石、硫化钡连续酸解反应器,通过内反应器、外反应器、盐酸管道、料浆管道、气体管道以及搅拌装置的配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而且相比原有的间歇方式,具有反应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的优点;使用时,料浆从料浆管道输入内反应器,盐酸从盐酸管道输入内反应器,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料浆与盐酸充分混合反应,初步反应后的物料经内反应器底部的物料出口流出到达外反应器中继续反应,产生的气体经气体管道排出,物料在外反应器充分反应后经物料溢出口溢流至下一工段,相当方便。由于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柱,所述的搅拌电机置于外反应器外部上方,所述的搅拌柱一端与搅拌电机的转轴连接,另一端伸入内反应器且从物料出口伸出;在该搅拌柱上设置有分别位于物料出口两侧的内搅拌桨和外搅拌桨;分别对内反应器中的物料和外反应器中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反应充分且迅速,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所述的盐酸管道伸入内反应器的一端靠近内反应器的底部,所述的料浆管道伸入内反应器的一端和气体管道伸入内反应器的一端均靠近内反应器的顶部;不仅减少了盐酸的挥发,而且防止了料浆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截面示意图;图中,I—内反应器,2—外反应器,3—盐酸管道,4一料浆管道,5—搅拌电机,6—气体管道,7—内反应器支架,8—物料溢出口,9 一搅拌柱,10—内搅拌桨,11 一外搅拌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毒重石、硫化钡连续酸解反应器,包括内反应器1、外反应器2、盐酸管道3、料浆管道4、气体管道6以及搅拌装置;所述的内反应器I置于外反应器2中,该内反应器I的上部通过内反应器支架7与外反应器2的上部固定连接,内反应器I的底部设置有与外反应器2相通的物料出口 ;所述的盐酸管道3、料浆管道4以及气体管道6均一端伸入内反应器I内部,另一端伸出外反应器2顶部;在所述的外反应器2侧壁上设置有物料溢出口 8。本技术提供的毒重石、硫化钡连续酸解反应器,通过内反应器1、外反应器2、盐酸管道3、料浆管道4、气体管道6以及搅拌装置的配合,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而且相比原有的间歇方式,具有反应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的优点;使用时,料浆从料浆管道4输入内反应器I,盐酸从盐酸管道3输入内反应器I,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料浆与盐酸充分混合反应,初步反应后的物料经内反应器I底部的物料出口流出到达外反应器2中继续反应,产生的气体经气体管道6排出,物料在外反应器2充分反应后经物料溢出口 8溢流至下一工段,操作相当方便。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搅拌装置可以是内置在内反应器I中的搅拌叶轮,也可以是机械式的手动搅拌桨,但是这些方式存在安装维护比方便、费时费力等缺点,因此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5、搅拌柱9,所述的搅拌电机5置于外反应器2外部上方,所述的搅拌柱9 一端与搅拌电机5的转轴连接,另一端伸入内反应器I且从物料出口伸出;在该搅拌柱9上设置有分别位于物料出口两侧的内搅拌桨10和外搅拌桨11 ;分别对内反应器I中的物料和外反应器2中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反应充分且迅速,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电机设置在外反应器2外部上方,不易受到反应原料的影响,减小了安全隐患。由于考虑到盐酸具有挥发性,以及料浆可能堵塞在料浆管道4中,因此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所述的盐酸管道3伸入内反应器I的一端靠近内反应器I的底部,所述的料浆管道4伸入内反应器I的一端和气体管道6伸入内反应器I的一端均靠近内反应器I的顶部;不仅减少了盐酸的挥发,而且防止了料浆堵塞。值得注意的是,气体管道6伸入内反应器I的一端靠近内反应器I的顶部防止了气体堵塞阻碍反应进行。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物料溢出口 8设置于外反应器2侧壁的三分之二高度处。这样设计以后,使得反应原料能够经过充分反应后溢出进入下一道工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毒重石、硫化钡连续酸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反应器(1)、外反应器(2)、盐酸管道(3)、料浆管道(4)、气体管道(6)以及搅拌装置;所述的内反应器(1)置于外反应器(2)中,该内反应器(1)的上部通过内反应器支架(7)与外反应器(2)的上部固定连接,内反应器(1)的底部设置有与外反应器(2)相通的物料出口;所述的盐酸管道(3)、料浆管道(4)以及气体管道(6)均一端伸入内反应器(1)内部,另一端伸出外反应器(2)顶部;在所述的外反应器(2)侧壁上设置有物料溢出口(8)。
【技术特征摘要】
1.毒重石、硫化钡连续酸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反应器(I)、外反应器(2)、盐酸管道(3)、料浆管道(4)、气体管道(6)以及搅拌装置;所述的内反应器(I)置于外反应器(2)中,该内反应器(I)的上部通过内反应器支架(7)与外反应器(2)的上部固定连接,内反应器(I)的底部设置有与外反应器(2)相通的物料出口 ;所述的盐酸管道(3)、料浆管道(4)以及气体管道(6)均一端伸入内反应器(I)内部,另一端伸出外反应器(2)顶部;在所述的外反应器(2)侧壁上设置有物料溢出口(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毒重石、硫化钡连续酸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5)、搅拌柱(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宇玲,刘富丛,杨虎,颜杰,颜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汇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