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暗挖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支护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暗挖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面交通更加发达,地下管网、管线也愈加复杂。地下管线以下的地下空间,如通道、管廊、隧道、地下室、停车场等的丰富,使得受地下管线迁改工期、费用的影响愈来愈大,甚至于根本无法迁改。为了避免管线的影响,目前常规的施工方法有盾构、顶管、浅埋暗挖等施工技术,但是盾构、顶管施工的造价高昂,开挖断面较小,最大不到10m,对于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横断面的地下空间来说,完全是无能为力。浅埋暗挖法施工虽然成本较小,通过多通道开挖也可形成大断面,但围护结构占用空间大,沉降变形大,安全风险大,对周边环境也有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减少迁改管线影响并能实现大跨度、大断面地下空间施工的新型暗挖支护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暗挖支护结构,包括埋设于地下管线两侧的两排支护桩和位于地下管线下方通过支护桩支撑的混合支撑水平板,混合支撑水平板包括水泥土板和设置在水泥土板内的若干劲性支撑条。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位于混合支撑水平板的两侧还设有与混合支撑水平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的侧向支撑板。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两侧向支撑板间设有内支撑。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位于各排支护桩的顶端均设有固端梁,各固端梁均顶靠于混合支撑水平板的侧边。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两排支护桩间设有内支撑。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与各侧向支撑板7的中部相连设有外拉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新型暗挖支护结构通过先在地下管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暗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于地下管线(5)两侧的两排支护桩(4)和位于地下管线(5)下方通过所述支护桩(4)支撑的混合支撑水平板(1),所述混合支撑水平板(1)包括水泥土板(11)和设置在所述水泥土板(11)内的若干劲性支撑条(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暗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于地下管线(5)两侧的两排支护桩(4)和位于地下管线(5)下方通过所述支护桩(4)支撑的混合支撑水平板(I ),所述混合支撑水平板(I)包括水泥土板(11)和设置在所述水泥土板(11)内的若干劲性支撑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暗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混合支撑水平板(O的两侧还设有与混合支撑水平板(I)的两侧均固定连接的侧向支撑板(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暗挖支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学文,洪三金,刘祥,邬疆,詹海鸿,洪冬明,陈明宇,彭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