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烟气余热的自动除灰板式降膜发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利用烟气余热的吸收式制冷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利用烟气余热的自动除灰板式降膜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吸收式制冷发生器以沉侵式和喷淋式居多,沉侵式发生器受到液体静压影响较大,会使得液体内部的溶液饱和温度增加,使得发生的推动力减弱,减小了放气范围。喷淋式发生器能有效克服液体静压的影响,但是换热表面很难完全润湿,传热效果也会受到影响。采用降膜发生器可有效避免溶液静压的影响,但是,由于降膜壁面的物理特性变化常出现液膜分布不均,甚至出现降膜干面、沟流或股流等现象,这样会减小液膜的有效发生面积,导致发生速率下降。而长时间使用降膜管表面吸附杂质,引起结垢、沉积物等也会影响到液膜的分布、发生效果以及与热源之间的传热效果。目前工业废热、余热利用主要是产生热水或蒸汽。这样增加了锅炉等中间换热设备,造成投资增大,换热损失增大。烟气排放温度一般都在200°C以上,以烟气余热直接作为热源驱动吸收式制冷的发生器设备可有效较小传热损失,并可减小系统的总体规模。然而,由于烟气中含有较多的飞灰微粒,飞灰微粒具有较强的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烟气余热的自动除灰板式降膜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降膜发生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中的n个降膜单元、悬吊接液箱(5)、悬吊线(6)和虹吸管(7),壳体的底端设有溶液出口(8);每个降膜单元包括降膜板(1)、上段S形平面弹簧(2)、下段S形平面弹簧(4)、条形磁铁(3)和刮灰装置(9);n个降膜单元中的降膜板(1)将壳体上部内腔分隔成间隔排列的烟气热源层(10)和溶液层(11);每个降膜单元中,上段S形平面弹簧(2)、下段S形平面弹簧(4)和条形磁铁(3)均位于溶液层(11),降膜单元中的刮灰装置(9)位于烟气热源层(10);条形磁铁(3)和刮灰装置(9)位于降膜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烟气余热的自动除灰板式降膜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降膜发生装置包括 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中的η个降膜单元、悬吊接液箱(5)、悬吊线(6)和虹吸管(7),壳体的底端设有溶液出口(8); 每个降膜单元包括降膜板(I)、上段S形平面弹簧(2)、下段S形平面弹簧(4)、条形磁铁(3)和刮灰装置(9) ;η个降膜单元中的降膜板(I)将壳体上部内腔分隔成间隔排列的烟气热源层(10)和溶液层(11);每个降膜单元中,上段S形平面弹簧(2)、下段S形平面弹簧(4)和条形磁铁(3)均位于溶液层(11),降膜单元中的刮灰装置(9)位于烟气热源层(10);条形磁铁(3)和刮灰装置(9)位于降膜板(I)的两侧; 上段S形平面弹簧(2)、下段S形平面弹簧(4)和刮灰装置(9)均贴于降膜板(I)的壁面;上段S形平面弹簧(2)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降膜板(I)的壁面上,上段S形平面弹簧(2)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条形磁铁(3)的顶面,下段S形平面弹簧(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条形磁铁(3)的底面,下段S形平面弹簧(4)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悬吊线(6)固定连接在悬吊接液箱(5)的底面上; 悬吊接液箱(5)位于降膜板(I)的下方,虹吸管(7)位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