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轮挤压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43762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动轮挤压成形装置,包括脱料板(5)和顶杆(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模(2)和下模(3),上模(2)相邻位置设有上模芯棒(1),下模(3)中部凹槽的上部内侧壁为圆弧形侧壁,且凹槽上部直径沿上模(2)下降方向逐渐减小,下模(3)下方设有下模垫(6),顶杆(4)下方设有下顶杆(7)。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依靠热锻加工需要切削,材料利用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高的缺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动轮挤压成形装置
本技术涉及洗衣机离合器制动轮的冷挤压领域,尤其是一种制动轮挤压成形装置,
技术介绍
制动轮是全自动洗衣机的重要零件之一,依靠它实现洗衣机的洗涤和脱水,以及紧急制动。一般传统工艺主要依靠热锻加切削,材料利用率低,费工费时,制动表面质量部稳定,直接影响洗衣机的使用寿命,本技术,采用积木式模具结构,直接进行冷挤压加工,不需要对制动表面进行切削,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缺点,设计了一种积木式模具结构的制动轮挤压成形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制动轮挤压成形装置,包括脱料板和顶杆,还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相邻位置设有上模芯棒,下模中部凹槽的上部内侧壁为圆弧形侧壁,且凹槽上部直径沿上模下降方向逐渐减小。作为优选,制动轮挤压成形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生产时,毛坯放入到下模中,随着上滑块下降,毛坯在上模作用下逐渐将产品压入到上模中,直到变形结束,采用积木式模具结构,直接冷挤压加工,产品规格一致性好,具有稳定的表面粗糙度以及良好的制动效果O上模芯棒可防止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内弯,有精整的作用,并且上模芯棒容易更换。作为优选,下模下方设有下模垫。下模垫对下模进行保护,起到缓冲的作用,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顶杆下方设有下顶杆。本技术采用积木式模具结构,具有换模迅速,定位精度高的特点,采用冷挤压加工,产品尺寸规格一致性好,产品的强度高于传统工艺零件,有稳定的表面粗糙度以及良好的制动效果,不需要对制动表面进行切削,具有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 一上模芯棒、2—上模、3—下模、4一顶杆、5—脱料板、6—下模垫、7—下顶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制动轮挤压成形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脱料板5和顶杆4,还包括上模2和下模3。上模2相邻位置设有上模芯棒1,下模3中部凹槽的上部内侧壁为圆弧形侧壁,且凹槽上部直径沿上模下降方向逐渐减小,下模3下方设有下模垫6,顶杆4下方设有下顶杆7。工作过程:本技术,采用积木式模具结构,具有换模迅速,定位精度高的特点。生产时首先将毛坯件放入下模3中,随着设备上滑块下降,毛坯在上模2的作用下逐渐将产品压入下模3中到变形结束。脱模时,上滑块上升,上模2带着产品上升,当产品与脱料板5接触后,由于上滑块上升使产品与脱料板5分离,成形完成。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制动轮挤压成形装置,包括脱料板(5)和顶杆(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模(2)和下模(3),上模(2)相邻位置设有上模芯棒(1),下模(3)中部凹槽的上部内侧壁为圆弧形侧壁,且凹槽上部直径沿上模(2)下降方向逐渐减小,下模(3)下方设有下模垫(6),顶杆(4)下方设有下顶杆(7)。

【技术特征摘要】
1.制动轮挤压成形装置,包括脱料板(5)和顶杆(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模(2)和下模(3),上模(2)相邻位置设有上模芯棒(1),下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茂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川崎精工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