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更换下模的分体式齿轮锻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锻造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方便更换下模的分体式齿轮锻模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齿轮等机械零配件的生产,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锻造方式来制取。在锻造过程中,将坯件放置于锻模中,通过锻压机来锻造出工件,而模具由于在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压力,以及由于锻压机压锤的热传性,在工作过程中,使得模具中的下模处于高温的状态中,即使生产中途在放置坯件,有一定的散热时间,但是由于传统的模具采用一体式设计,故不能够快速散热。而模具中的上模由于一般设置在锻压机的锤头上,利于散热,因而磨损较小,而下模因散热较差,因此磨损严重。由于上述的因素的存在导致要经常性更换模具,而一体式设置的模具需要整体更换,产生了极大的浪费,也增加了品的生产成本,不利于长期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方便更换下模的分体式齿轮锻模装置,它采用分体式设计,对于易磨损的下模可以单独更换,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散热,方便更换,缩短了单个生产坯件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方便更换下模的分体式齿轮锻模装置,它包括一工作台座,所述工作台座上设置一侧模,该侧模内设置有下模,该下模上设置有相对应的上模;所述侧模包括左侧模、右侧模和圆底台,所述圆底台设置在工作台座中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圆底台左侧设置一左侧模,该圆底台右侧设置一右侧模;所述左侧模和右侧模的外端面为方形,其内端面均为半圆型腔,该左侧模和右侧模合拢时,形成圆柱形内腔,该圆柱形内腔的 ...
【技术保护点】
方便更换下模的分体式齿轮锻模装置,它包括一工作台座(12),所述工作台座(12)上设置一侧模(3),该侧模(3)内设置有下模(2),该下模(2)上设置有相对应的上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3)包括左侧模(32)、右侧模(31)和圆底台(33),所述圆底台(33)设置在工作台座(12)中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圆底台(33)左侧设置一左侧模(32),该圆底台(33)右侧设置一右侧模(31);所述左侧模(32)和右侧模(31)的外端面为方形,其内端面均为半圆型腔,该左侧模(32)和右侧模(31)合拢时,形成圆柱形内腔,该圆柱形内腔的横截面直径与圆底台(33)相同,圆底台(33)紧贴在该圆柱形内腔中;所述左侧模(32)、右侧模(31)的内壁下部,对应设置有左侧模凹槽(321)和右侧模凹槽(311);所述左侧模(32)、右侧模(31)外侧面分别对应设置有左挡板(8)和右挡板(7),该左挡板(8)和右挡板(7)分别连接有左气缸(11)和右气缸(4),该左气缸(11)和右气缸(4)底部分别设置有左支柱(9)和右支柱(5),该左支柱(9和右支柱(5)分别设置在工作台座(12)的左右两侧上;所述工 ...
【技术特征摘要】
1.方便更换下模的分体式齿轮锻模装置,它包括一工作台座(12),所述工作台座(12)上设置一侧模(3),该侧模(3)内设置有下模(2),该下模(2)上设置有相对应的上模(I);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3)包括左侧模(32)、右侧模(31)和圆底台(33),所述圆底台(33)设置在工作台座(12)中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圆底台(33)左侧设置一左侧模(32),该圆底台(33)右侧设置一右侧模(31);所述左侧模(32)和右侧模(31)的外端面为方形,其内端面均为半圆型腔,该左侧模(32)和右侧模(31)合拢时,形成圆柱形内腔,该圆柱形内腔的横截面直径与圆底台(33)相同,圆底台(33)紧贴在该圆柱形内腔中;所述左侧模(32)、右侧模(31)的内壁下部,对应设置有左侧模凹槽(321)和右侧模凹槽(311);所述左侧模(32)、右侧模(31)外侧面分别对应设置有左挡板(8 )和右挡板(7 ),该左挡板(8 )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剑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优金金属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