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齿轮锻造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齿轮锻造后的快速冷却设备,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壳体分隔设置有冷却室一、冷却室二和风干冷却室,壳体的内腔设置有若干个滚轮;冷却室一的内腔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冷却风机和若干个第二冷却风机,冷却室一上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排风扇,冷却室二的内腔上方设置有主进水管和支进水管,主进水管与水源相连相通,风干冷却室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冷却吹干风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分步进行冷却,保证了模具本身不会产生形变,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也减少了模具内的细微杂质存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齿轮锻造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齿轮锻造后的快速冷却设备,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壳体分隔设置有冷却室一、冷却室二和风干冷却室,壳体的内腔设置有若干个滚轮;冷却室一的内腔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冷却风机和若干个第二冷却风机,冷却室一上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排风扇,冷却室二的内腔上方设置有主进水管和支进水管,主进水管与水源相连相通,风干冷却室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冷却吹干风机。在使用本技术时,分步进行冷却,保证了模具本身不会产生形变,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也减少了模具内的细微杂质存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专利说明】一种齿轮锻造后的快速冷却设备
本技术涉及齿轮锻造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齿轮锻造后的快速冷却设备。
技术介绍
现在较精密的机械齿轮组件,一般都采用锻造方式来进行制作。其操作过程为,使用锻造加工机进行锻压,将工件放置在锻模内,通过锻造加工机的锻锤来进行锻压。而锻压过程中锻压模具由于热传导性,使得其本身处于高温状态中,在一次锻压完毕后,需要对模具进行冷却。传统的冷却方法是采用手持式喷雾枪,对模具进行冷却,但是该方法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直接采用水淋方式,易使模具本身产生形变,从而导致模具作废,产生浪费;二是锻压过程中产生的细屑或者粉尘等等,由于采用雾化水的方式处理,会滞留在模具内,从而会降低产品质量。如何解决上述现象,是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齿轮锻造后的快速冷却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齿轮锻造后的快速冷却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壳体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隔设置有冷却室一、冷却室二和风干冷却室,第一隔板设置有用于连通冷却室一和冷却室二的第一连通口,第二隔板设置有用于连通冷却室二和风干冷却室的第二连通口 ;所述壳体的内腔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滚轮;所述冷却室一的内腔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第一冷却风机和若干个第二冷却风机,所述第一冷却风机的出风口垂直向上设置,第二冷却风机的出风口与水平线成40?50度的夹角;所述冷却室一上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排风扇,所述冷却室一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一排风扇相配匹的排风口,第一冷却风机和第二冷却风机均位于滚轮的正下方;所述冷却室二的内腔上方设置有主进水管和支进水管,主进水管与水源相连相通,支进水管的中间端与主进水管相连相通,所述支进水管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喷头;所述风干冷却室的上表面通过第三固定架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冷却吹干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室二的内腔设置有储水池,储水池位于滚轮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冷却风机和第一排风扇的数量均为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吹干风机的数量为三个。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齿轮锻造后的快速冷却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壳体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隔设置有冷却室一、冷却室二和风干冷却室,第一隔板设置有用于连通冷却室一和冷却室二的第一连通口,第二隔板设置有用于连通冷却室二和风干冷却室的第二连通口 ;所述壳体的内腔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滚轮;所述冷却室一的内腔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第一冷却风机和若干个第二冷却风机,所述第一冷却风机的出风口垂直向上设置,第二冷却风机的出风口与水平线成40?50度的夹角;所述冷却室一上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排风扇,所述冷却室一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一排风扇相配匹的排风口,第一冷却风机和第二冷却风机均位于滚轮的正下方;所述冷却室二的内腔上方设置有主进水管和支进水管,主进水管与水源相连相通,支进水管的中间端与主进水管相连相通,所述支进水管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喷头;所述风干冷却室的上表面通过第三固定架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冷却吹干风机。在使用本技术时,通过冷却室一、冷却室二和风干冷却室进行冷却,分步进行冷却,保证了模具本身不会产生形变,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也减少了模具内的细微杂质存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进料口 ;1-2、出料口 ;1_3、冷却室一; l-3a、排风口 ; 1-4、冷却室二 ; 1-5、风干冷却室; 2、第一隔板;2-1、第一连通口; 3、第二隔板;3-1、第二连通口; 4、滚轮;51、第一冷却风机;52、第一固定架;61、第二冷却风机; 62、第二固定架;71、第一排风扇;81、主进水管;82、支进水管; 83、喷头;84、储水池;91、第三固定架;92、冷却吹干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齿轮锻造后的快速冷却设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I设置有进料口 1-1和出料口 1-2,所述壳体I通过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分隔设置有冷却室一 1-3、冷却室二 1-4和风干冷却室1-5,第一隔板2设置有用于连通冷却室一1-3和冷却室二 1-4的第一连通口 2-1,第二隔板3设置有用于连通冷却室二 1-4和风干冷却室1-5的第二连通口 3-1 ; 所述壳体I的内腔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滚轮4,需要冷却的齿轮通过滚轮4输送,滚轮4的驱动方式和结构与现有技术无本质区别。 所述冷却室一 1-3的内腔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第一冷却风机51和若干个第二冷却风机61,所述第一冷却风机51的出风口垂直向上设置,第二冷却风机61的出风口与水平线成40?50度的夹角;本技术的第二冷却风机61的出风口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优选为45度。 第一冷却风机51通过第一固定架52设置在冷却室一 1-3的底面上,第二冷却风机61通过第二固定架62设置在冷却室一 1-3的底面上。 所述冷却室一 1-3上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排风扇71,所述冷却室一 1-3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一排风扇71相配匹的排风口 l-3a,第一冷却风机51和第二冷却风机61均位于滚轮4的正下方;第二冷却风机61和第一排风扇71的数量主要根据冷却室一 1-3的长度来决定,冷却室一 1-3的长度又是根据该装置处理冷却齿轮的产量来决定。 所述冷却室二 1-4的内腔上方设置有主进水管81和支进水管82,主进水管81与水源相连相通,支进水管82的中间端与主进水管81相连相通,所述支进水管82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喷头83,当然主进水管81和支进水管82也是通过支架固定在冷却室二1-4内腔上方。 所述风干冷却室1-5的上表面通过第三固定架91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冷却吹干风机92。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室二 1-4的内腔设置有储水池84,储水池84位于滚轮4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冷却风机61和第一排风扇71的数量均为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吹干风机92的数量为三个。 在使用本技术时,通过冷却室一、冷却室二和风干冷却室进行冷却,分步进行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锻造后的快速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设置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壳体(1)通过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分隔设置有冷却室一(1‑3)、冷却室二(1‑4)和风干冷却室(1‑5),第一隔板(2)设置有用于连通冷却室一(1‑3)和冷却室二(1‑4)的第一连通口(2‑1),第二隔板(3)设置有用于连通冷却室二(1‑4)和风干冷却室(1‑5)的第二连通口(3‑1);所述壳体(1)的内腔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滚轮(4);所述冷却室一(1‑3)的内腔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第一冷却风机(51)和若干个第二冷却风机(61),所述第一冷却风机(51)的出风口垂直向上设置,第二冷却风机(61)的出风口与水平线成40~50度的夹角;所述冷却室一(1‑3)上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排风扇(71),所述冷却室一(1‑3)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一排风扇(71)相配匹的排风口(1‑3a),第一冷却风机(51)和第二冷却风机(61)均位于滚轮(4)的正下方;所述冷却室二(1‑4)的内腔上方设置有主进水管(81)和支进水管(82),主进水管(81)与水源相连相通,支进水管(82)的中间端与主进水管(81)相连相通,所述支进水管(82)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喷头(83);所述风干冷却室(1‑5)的上表面通过第三固定架(91)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冷却吹干风机(9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剑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优金金属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