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绿盲蝽进行RNA干扰的注射方法及其在基因筛选上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340937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对绿盲蝽进行RNA干扰的注射方法及其在基因筛选上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一种对绿盲蝽进行RNA干扰的注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dsRNA的注射位置为后胸与腹部节间膜的最外侧。首次建立了用于绿盲蝽基因功能研究的RNAi平台;创造性采用注射法对绿盲蝽进行RNAi时的最佳注射位置和特定dsRNA浓度下的最佳注射体积进行确定,检测并记录注射后绿盲蝽表现型的改变。该方法为筛选新的抗虫基因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平台,为发展抗绿盲蝽转基因作物提供新的基因资源进而依此达到发展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新的方法来控制绿盲蝽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绿盲蝽进行RNA干扰的注射方法及其在基因筛选上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特别是涉及对绿盲蝽进行RNAi的注射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在筛选绿盲蝽生长发育关键基因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Bt棉花的大面积种植,棉铃虫的为害得到了有效地控制,然而绿盲蝽逐渐成为为害我国农业生产,尤其是棉田的重要害虫,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90%左右,严重威胁棉花生产,导致棉花产量损失10%~20%。此外,绿盲蝽在为害棉花的同时,还影响枣、桃、樱桃、苹果和葡萄等农作物的生产。目前,对绿盲蝽的防治措施主要依靠化学防治。然而,长期大量使用农药进行害虫防治不仅会杀伤天敌、降低田间作物的自然调节能力、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而且长此以往,会增加绿盲蝽对化学农药产生抗性的风险。因此,开发一条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绿色防治途径来控制绿盲蝽的危害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之一。RNA干扰(RNAi)技术是当今研究基因功能以及健康有效防治害虫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研究热点。利用注射的方法进行RNAi实验用以筛选昆虫生长发育关键基因,在此基础上发展有效的抗虫转基因作物,可以为害虫防治提供一条新的可行途径。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对绿盲蝽进行RNAi实验的注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dsRNA的注射位置为后胸与腹部节间膜的最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对绿盲蝽进行RNAi实验的注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dsRNA的注射位置为后胸与腹部节间膜的最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方法,其中用于注射的dsRNA浓度为10μg/μ 1,注射体积为 41.4n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方法,所述绿盲蝽为3L若虫。4.一种建立绿盲蝽生长发育关键基因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取绿盲蝽总RNA,通过RT-PCR得到cDNA ; (2)选定目标基因一段特异性片段,设计带有T7序列的特异性引物;(3)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以第一步得到的cDNA为模板,第二步设计的特异引物扩增,得到带有T7序列和目的基因片段的PCR产物;(4)构建含有选定目的基因片段的载体:将目的基因片段用T4DNA连接酶插入载体PGM-T中,转入宿主大肠杆菌中,富集培养,提取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质粒;(5)以上一步所提取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质粒为模板,第二步设计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得到大量含有T7序列和目的基因片段的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荣刘方舟杨婷刘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