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36574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0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海绵承载垫、导气风扇体、座椅靠背后部蒙皮与支撑骨架结构,靠背海绵承载垫的外侧具有透气性椅面,还包括设置于座椅靠背后部蒙皮与靠背海绵承载垫之间的空气消滤囊体,空气消滤囊体包括导气间隔层;与导气间隔层复合在一起,具有吸附VOC作用的消滤层,导气间隔层和消滤层组成导气消滤层;包覆于导气消滤层外侧的包覆结构囊体,包覆结构囊体上开设有气路进口和气路出口,气路进口与导气风扇体的出口连通,气路出口面向靠背海绵承载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靠背内设置空气消滤囊体,并且该空气消滤囊体包括消滤层,因此可通过座椅内部的空气流动,有效地实现辅助降低车身内部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作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对于车内环境,特别是新车内部的气味影响的关注也越来越重视。同时,随着车辆舒适技术的普及,夏季使用内置通风型舒适座椅也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和接纳。该类通风型舒适座椅通过座椅发泡垫内置的坐垫通风垫和/或靠背通风垫中单向或双向的气流交换,实现座椅表面的空气流动,实现座椅乘坐者人体快速排汗的效果。新车内部的气味主要来源于车身内饰件的诸如甲醛、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影响,诸如车内塑料构件、座椅发泡体、内饰布料及导体线束等构件。由此气味方面的问题引起的纠纷已经多有发生,尤其在炎热的夏季,由于车内气味高温挥发引起的投诉尤为突出。改善车内由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引起的不良气味的方法,更多的是在要求各个零部件厂商在相关部件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验证上尽可能符合相关要求,以求整车内部的气味性降低到客户满意。此方式虽然降低了新车内部的气味,然而,相关零部件中各种材质的有机助剂使用无法避免,由此却无助于在现有情况下的进一步的气味改善。因此,如何消除车身内部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0C,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以消除车身内部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汽车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海绵承载垫、导气风扇体、座椅靠背后部蒙皮与支撑骨架结构,所述靠背海绵承载垫的外侧具有透气性椅面,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后部蒙皮与靠背海绵承载垫之间的空气消滤囊体,所述空气消滤囊体包括:导气间隔层;与所述导气间隔层复合在一起,具有吸附VOC作用的消滤层,所述导气间隔层和所述消滤层组成导气消滤层;包覆于所述导气消滤层外侧的包覆结构囊体,所述包覆结构囊体上开设有气路进口和气路出口,所述气路进口与所述导气风扇体的出口连通,所述气路出口面向所述靠背海绵承载垫。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靠背海绵承载垫上具有与所述气路出口连通的透气孔洞,所述透气孔洞通向所述透气性椅面。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气路出口与所述透气孔洞采用可压缩变形的环状海绵体或密封胶层作为密闭阻漏风结构。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气路出口与所述透气孔洞采用塑胶管道作为密闭阻漏风结构。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导气风扇体和所述空气消滤囊体固定于所述支撑骨架结构上。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导气风扇体设置于汽车座椅的坐垫下方的坐垫骨架上或车身地板上,并通过导气管与所述气路进口连通。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导气间隔层为尼龙3D间隔织物、塑料透气发泡间隔体或空间透气的柔性注塑成型体。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消滤层为含有活性炭的透风材料层。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消滤层为含有丝毡状的活性炭纤维的蓬松透气毡层。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导气间隔层和所述消滤层呈上下层叠布置。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导气间隔层为一层或多层;所述消滤层为一层或多层。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导气间隔层和所述消滤层整合为具有空间透气特性的单一结合体。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导气间隔层的厚度在5mm?30mm之间。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包覆结构囊体采用相对阻风的织物、无纺布、塑料薄膜或覆胶衬布制成。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包覆结构囊体采用金属/非金属硬质壳体材料构成。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消滤层中具有消滤杀菌材料层。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消滤杀菌材料层为银离子吸附剂层或钛氧化合物类冷触媒层。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空气消滤囊体和所述导气风扇体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结构。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通过在靠背内设置空气消滤囊体,并且该空气消滤囊体包括具有吸附VOC作用的消滤层,因此可通过座椅内部的空气流动,有效地实现辅助降低车身内部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其中,01为汽车座椅靠背,02为座椅靠背后部蒙皮,03为支撑骨架结构,04为靠背海绵承载垫,05为透气孔洞,06为透气性椅面,07为坐垫,08为坐垫骨架;10为通风模块,11为气路出口,20为导气风扇体,21为风道,30为空气消滤囊体,31为导气间隔层,32为消滤层,33为包覆结构囊体,34为密封胶层,35为塑胶管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以消除车身内部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0C。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01,包括靠背海绵承载垫04、导气风扇体20、座椅靠背后部蒙皮02与支撑骨架结构03,靠背海绵承载垫04的外侧具有透气性椅面06,本技术的重点在于,还包括具有空气消滤作用的通风模块10。通风模块10包括上述导气风扇体20和设置于座椅靠背后部蒙皮02与支撑骨架结构03之间的空气消滤囊体30。空气消滤囊体30包括导气间隔层31、消滤层32和包覆结构囊体33。具有吸附VOC作用的消滤层32与导气间隔层31复合在一起,导气间隔层31和消滤层32组成导气消滤层。包覆结构囊体33包覆于导气消滤层的外侧,包覆结构囊体33上开设有气路进口和气路出口 11,气路进口与导气风扇体20的出口连通,气路出口 11面向靠背海绵承载垫04。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通过在靠背内设置空气消滤囊体,并且该空气消滤囊体包括具有吸附VOC作用的消滤层,因此可通过座椅内部的空气流动,有效地实现辅助降低车身内部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作用。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靠背海绵承载垫04上具有与气路出口 11连通的透气孔洞05,透气孔洞05通向透气性椅面06。导气风扇体20吹出的风通过空气消滤囊体30后,由气路出口 11吹出,并通过透气孔洞05和透气性椅面06吹出座椅之外。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气路出口 11与透气孔洞05采用可压缩变形的环状海绵体或密封胶层34作为密闭阻漏风结构。除此之外,气路出口 11与透气孔洞05还可采用塑胶管道35作为密闭阻漏风结构。以保证气流可靠地汇入海绵承载垫体04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海绵承载垫(04)、导气风扇体(20)、座椅靠背后部蒙皮(02)与支撑骨架结构(03),所述靠背海绵承载垫(04)的外侧具有透气性椅面(0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后部蒙皮(02)与靠背海绵承载垫(04)之间的空气消滤囊体(30),所述空气消滤囊体(30)包括: 导气间隔层(31); 与所述导气间隔层(31)复合在一起,具有吸附VOC作用的消滤层(32),所述导气间隔层(31)和所述消滤层(32)组成导气消滤层; 包覆于所述导气消滤层外侧的包覆结构囊体(33),所述包覆结构囊体(33)上开设有气路进口和气路出口(11),所述气路进口与所述导气风扇体(20)的出口连通,所述气路出口(11)面向所述靠背海绵承载垫(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海绵承载垫(04)、导气风扇体(20)、座椅靠背后部蒙皮(02)与支撑骨架结构(03),所述靠背海绵承载垫(04)的外侧具有透气性椅面(0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后部蒙皮(02)与靠背海绵承载垫(04)之间的空气消滤囊体(30),所述空气消滤囊体(30)包括: 导气间隔层(31); 与所述导气间隔层(31)复合在一起,具有吸附VOC作用的消滤层(32),所述导气间隔层(31)和所述消滤层(32)组成导气消滤层; 包覆于所述导气消滤层外侧的包覆结构囊体(33),所述包覆结构囊体(33)上开设有气路进口和气路出口(11),所述气路进口与所述导气风扇体(20)的出口连通,所述气路出口(11)面向所述靠背海绵承载垫(0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海绵承载垫(04)上具有与所述气路出口(11)连通的透气孔洞(05),所述透气孔洞(05)通向所述透气性椅面(0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出口(11)与所述透气孔洞(05)采用可压缩变形的环状海绵体或密封胶层(34)作为密闭阻漏风结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出口(11)与所述透气孔洞(05)采用塑胶管道(35)作为密闭阻漏风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风扇体(20)和所述空气消滤囊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