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发动机可变排气管径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汽车发动机技术,特别是汽车发动机排气技术。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排气管的管径一般是固定的,不可改变,但是这并不能满足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的需求。一般来说,加大排气管的管径主要是为了降低排气管的回压,让吸排气交换更加畅快。不过,回压并不是越低越好,假如排气无任何阻碍,发动机在中低转时混合气体就会未经完全燃烧便被排出,这将降低发动机的扭矩。采用现有技术,由于汽车发动机排气管的管径是不可调整的,因此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不能都获得理想的排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出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排气管径装置,该装置能够依据发动机的不同转速,改变汽车发动机的排气管径,改善汽车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排气效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排气管径装置,由发动机转速传感器,电动机、齿轮齿条机构、控制阀,控制阀阀杆、电子控制器、发动机、排气管、发动机主排气道、发动机辅助排气道、三元催化器组成。其特征是电动机接收电子控制器的指令工作,电动机带动齿轮齿条机构的齿轮运动,之后带动安装在控制阀阀杆上的齿条运动,齿条带动控制阀完成往返直线运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变发动机的排气效果,更好的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汽车发动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种汽车发动机可变排气管径装置,由信号输入装置、电子控制器、执行机构及排气装置组成 ...
【技术保护点】
汽车发动机可变排气管径装置,由发动机转速传感器(1)、电动机(2)、齿轮齿条机构(3)、控制阀(4),电子控制器(5)、发动机(6)、排气管(7)、发动机主排气道(8)、发动机辅助排气道(9)、三元催化器(10)、阀杆(11)组成,其特征是电动机(2)接收电子控制器(5)的指令工作,电动机(5)带动齿轮齿条机构(3)的齿轮运动,之后带动安装在阀杆(11)上的齿条运动,齿条带动控制阀(4)完成往返直线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发动机可变排气管径装置,由发动机转速传感器(I)、电动机(2)、齿轮齿条机构(3)、控制阀(4),电子控制器(5)、发动机(6)、排气管(7)、发动机主排气道(8)、发动机辅助排气道(9)、三元催化器(10)、阀杆(11)组成,其特征是电动机(2)接收电子控制器(5)的指令工作,电动机(5)带动齿轮齿条机构(3)的齿轮运动,之后带动安装在阀杆(11)上的齿条运动,齿条带动控制阀(4)完成往返直线运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可变排气管径装置,其特征是齿轮齿条机构(3)与控制阀⑷的阀杆(11)相连,阀杆(11)可以被做成齿条机构,也可以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蕾,董恩国,关志伟,娄杰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