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超温循环CO变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27863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防超温循环CO变换装置,包括第一变换炉和第二变换炉;其特征在于:第一变换炉的一变入口管道连接第一粗煤气管道和混合气管道;第一粗煤气管道与第二粗煤气管道并联并同时连接粗煤气管道;一变出口管道和第二粗煤气管道同时连接第二变换炉的二变入口管道;二变出口管道的出口同时连接第一二变出口管道和第二二变出口管道;第一二变出口管道的出口连接蒸汽喷射器的吸入口;蒸汽喷射器的入口连接高压蒸汽管道,蒸汽喷射器的出口通过混合管道连接所述一变入口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降低两个变换炉内CO浓度,保证反应炉内不超温,使催化剂在温和的环境中运行,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变换单元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同时减少了中压过热蒸汽的补入量,节能降耗效果良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超温循环CO变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化工设备,具体指一种防超温循环CO变换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煤气化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采用废热锅炉流程的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具有对煤质要求低、合成气中有效组分高、运行费用低且环境友好等特点,被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型煤化工装置所采用。废热锅炉流程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生成的粗合成气中CO干基体积含量通常高达60%以上,同时水蒸汽体积含量小于20%,粗合成气具有水蒸汽含量低和CO含量高的显著特点。废热锅炉流程的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用于造气来配套合成氨、制氢、合成甲醇等装置时均需配置CO变换工序,通过变换来调节合成气中的氢碳比或将尽量多的CO变换为氢气。因此,不论是生产合成氨或者甲醇等产品均面临着强放热的高浓度CO变换技术难题,所以废热锅炉流程的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近年来的推广和发展,也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高浓度CO变换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变换反应是水蒸汽和CO的等摩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同时放出大量反应热。对于不同煤气化技术所生成的粗合成气,变换工序的化学反应过程均相同,但是变换流程需根据粗合成气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对于采用废热锅炉流程的粉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超温循环CO变换装置,包括第一变换炉(4)和第二变换炉(12);所述第一变换炉的底部出口连接一变出口管道(5),所述第一变换炉的顶部入口连接一变入口管道(11);所述第二变换炉的顶部入口连接二变入口管道(6),所述第二变换炉的底部出口连接二变出口管道(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变入口管道(11)连接第一粗煤气管道(2)和混合管道(10);所述第一粗煤气管道(2)与第二粗煤气管道(3)并联并同时连接粗煤气管道(1);所述一变出口管道(5)和所述第二粗煤气管道(3)同时连接所述二变入口管道(6);所述二变出口管道(13)的出口同时连接第一二变出口管道(9)和第二二变出口管道(14);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超温循环CO变换装置,包括第一变换炉(4)和第二变换炉(12);所述第一变换炉的底部出口连接一变出口管道(5),所述第一变换炉的顶部入口连接一变入口管道(11);所述第二变换炉的顶部入口连接二变入口管道(6),所述第二变换炉的底部出口连接二变出口管道(13);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变入口管道(11)连接第一粗煤气管道(2)和混合管道(10);所述第一粗煤气管道(2)与第二粗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仁春刘杨赵琳杨兴华孙亚春童义杨玉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