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焓压缩机及其下法兰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7136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焓压缩机及其下法兰组件,下法兰组件包括开设有增焓孔的下法兰,还包括设置于增焓孔的出气端处并覆盖出气端的阀片,且所述下法兰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阀片的沉槽,所述阀片的边缘通过抵接件抵接在所述沉槽的底壁上。关闭增焓管件时,增焓孔的进气端的压力小于增焓孔出气端的压力,阀片处于关闭状态,可以防止冷媒气体经增焓孔倒流入增焓管件中。开启增焓管件时,若增焓管件的补气量滞后,则增焓孔的进气端的压力仍然小于增焓孔出气端的压力,阀片处于关闭状态,可以防止冷媒气体经增焓孔倒流入增焓管件中。无论在开启还是关闭增焓管件时,均可避免冷媒气体经增焓孔倒流入增焓管件中,保证了增焓压缩机的性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焓压缩机及其下法兰组件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增焓压缩机及其下法兰组件。
技术介绍
当室外温度很低时,室外机热交换能力下降,压缩机正常回气口的回气量减少,压缩机功率降低,不能发挥最好效果。因此需要及时向压缩机的压缩腔中补充冷媒气体,从而增加压缩机排气量,使得室内机热交换器制热的循环制冷剂量增加,实现制热量增加。具备向压缩腔中补充冷媒气体功能的压缩机成为增焓压缩机,目前增焓压缩机一般为双级增焓压缩机或者单级增焓压缩机。如图1所示,双级增焓压缩机主要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法兰、上气缸、隔板01、下气缸02和下法兰03,其中双级增焓压缩机主要在下法兰03上开设增焓孔,增焓孔的进气口与增焓管件连通,增焓孔的出气口与增焓腔连通。增焓管件使得冷媒气体经增焓孔流至增焓压缩机的增焓腔中与气缸的冷媒气体混合,其中增焓孔的进气口位于下法兰03的进气侧,增焓孔的出气口即为下法兰03的出气侧。然而,双级增焓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当关闭增焓管件时,由于增焓管件内的气压瞬间变低常常发生冷媒气体倒流回增焓管件的现象;当开启增焓管件时,增焓管件中补气滞后也会发生冷媒气体流入增焓管件的现象,如此则影响了增焓压缩机的性能,导致增焓压缩机的效率较低。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冷媒气体回流至增焓管件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法兰组件,该下法兰组件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冷媒气体回流至增焓管件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下法兰组件的增焓压缩机。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法兰组件,用于增焓压缩机,包括开设有增焓孔的下法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增焓孔的出气端处并覆盖所述出气端的阀片,且所述下法兰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阀片的沉槽,所述阀片的边缘通过抵接件抵接在所述沉槽的底壁上。优选地,上述下法兰组件中,所述抵接件具体为弹性挡圈。优选地,上述下法兰组件中,所述抵接件具体为金属挡圈。优选地,上述下法兰组件中,所述抵接件与所述沉槽的内壁为过盈配合。优选地,上述下法兰组件中,所述阀片的边缘与所述沉槽的内壁相抵。优选地,上述下法兰组件中,还包括与所述下法兰的具有所述阀片的一侧密封连接的下盖板,所述下法兰的具有所述阀片的一侧开设有增焓腔。优选地,上述下法兰组件中,所述阀片包括环座和挡片,所述挡片通过环形连接部与所述环座连接,且所述环形连接部具体为沿着由挡片至环座方向半径逐渐增加的渐变弧状,所述挡片能够通过所述环形连接部相对于环座活动。优选地,上述下法兰组件中,所述抵接件抵压在所述环座上。一种增焓压缩机,包括下法兰组件,所述下法兰组件为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下法兰组件。优选地,上述增焓压缩机中,所述增焓压缩机为双级增焓压缩机。本技术提供的下法兰组件主要用于增焓压缩机,其包括下法兰、阀片以及抵接件,下法兰上开设有增焓孔,增焓孔贯穿下法兰,增焓孔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出气端,且增焓孔的进气端位于下法兰的进气侧,增焓孔的出气端位于下法兰的出气侧,增焓孔的进气端与压缩机的增焓管件连通,出气端与压缩机的增焓腔连通。本技术的重点在于,增焓孔的出气端处设置有覆盖出气端的阀片,并且下法兰上开设有沉槽,可以将阀片固定设置在沉槽中,抵接件将阀片的边缘密封固定在沉槽的底壁上,即阀片的边缘与沉槽的底壁密封,且阀片的边缘固定在沉槽的底壁上。阀片的中心部位应该与增焓孔的出气端对应,当增焓孔的进气端的压力大于出气端的压力时,压力差迫使阀片开启通气,冷媒气体流过增焓孔,当增焓孔的进气端的压力小于出气端的压力时,压力差迫使阀片关闭,冷媒气体不能流过增洽孔。应用本技术提供的下法兰组件时,由于增焓孔的出气端固定设置有阀片,只有当增焓进气端的压力大于其出气端压力时,冷媒气体才可以流过增焓孔。如此则当关闭增焓管件时,增焓孔的进气端的压力瞬间变小且小于压缩机的增焓腔和增焓孔出气端的压力,此时阀片处于关闭状态,可以防止冷媒气体经增焓孔倒流入增焓管件中。当开启增焓管件时,若增焓管件的补气量滞后,则增焓孔的进气端的压力仍然小于压缩机的增焓腔和增焓孔出气端的压力,此时阀片也处于关闭状态,进而可以防止冷媒气体经增焓孔倒流入增焓管件中。当开启增焓管件一段时间后,增焓孔的进气端的压力大于其出气端的压力,此时由于压力作用阀片开启,以使得冷媒气体可以通过增焓孔进而进入增焓腔。由上可知,无论在开启增焓管件时还是关闭增焓管件时,只要增焓孔的进气端的压力小于压缩机的增焓腔的压力,阀片便处于关闭状态,避免了冷媒气体经增焓孔倒流入增焓管件中,保证了增焓压缩机的性能,提高了增焓压缩机的效率且使其更加节能。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增焓压缩机,该增焓压缩机包括上述任一种下法兰组件。由于上述的下法兰组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下法兰组件的增焓压缩机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双级增焓压缩机的局部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下法兰组件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下法兰组件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下法兰组件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下法兰组件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阀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01-隔板、02-下气缸、03-下法兰;1-下法兰、11-增焓腔、12-增焓孔、13-沉槽、2-阀片、21-挡片、22-环形连接部、23-环座、3a-金属挡圈、3b-弹性挡圈、4-下盖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法兰组件,该下法兰组件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冷媒气体回流至增焓管件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下法兰组件的增焓压缩机。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2-图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法兰组件主要用于增焓压缩机,其包括下法兰1、阀片2以及抵接件,下法兰I上开设有增焓孔12,增焓孔12贯穿下法兰1,增焓孔12 —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出气端,且增焓孔12的进气端位于下法兰I的进气侧,增焓孔12的出气端位于下法兰I的出气侧,增焓孔12的进气端与压缩机的增焓管件连通,出气端与压缩机的增焓腔11连通。本技术的重点在于,增焓孔12的出气端处设置有覆盖出气端的阀片2,并且下法兰I上开设有沉槽13,可以将阀片2固定设置在沉槽13中,抵接件将阀片2的边缘密封固定在沉槽13的底壁上,即阀片2的边缘与沉槽13的底壁密封,且阀片2的边缘固定在沉槽13的底壁上。阀片2的中心部位应该与增焓孔12的出气端对应,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法兰组件,用于增焓压缩机,包括开设有增焓孔(12)的下法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增焓孔(12)的出气端处并覆盖所述出气端的阀片(2),且所述下法兰(1)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阀片(2)的沉槽(13),所述阀片(2)的边缘通过抵接件抵接在所述沉槽(13)的底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法兰组件,用于增焓压缩机,包括开设有增焓孔(12)的下法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增焓孔(12)的出气端处并覆盖所述出气端的阀片(2),且所述下法兰(I)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阀片(2)的沉槽(13),所述阀片(2)的边缘通过抵接件抵接在所述沉槽(13)的底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法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具体为弹性挡圈(3b)。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法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具体为金属挡圈(3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法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与所述沉槽(13)的内壁为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法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2)的边缘与所述沉槽(13)的内壁相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法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会军林子琪赵旭敏卢林高罗发游肖周勇刘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