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载重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6683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型载重轮胎,其包括轮胎本体和胎面,所述胎面包括胎冠、胎侧和胎肩,所述胎冠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上并与地面接触,所述胎肩连接所述胎冠和所述胎侧,所述胎冠由沿所述轮胎本体圆周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纵向凹槽和沿所述轮胎本体宽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横向凹槽交错形成连续的花纹块序列组成;所述花纹块序列的每个花纹块上设置若干条细钢片;所述胎肩上等距设置若干个花瓣形凹槽,每两个凹槽之间设置细钢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轻型载重轮胎可以获得更高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型载重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轮胎,特别涉及一种轻型载重轮胎。
技术介绍
汽车在行驶中最主要考虑的是安全性能,而轮胎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部分。轮胎由轮胎主体和胎面组成,胎面包括胎冠、胎肩和胎侧,胎冠是与路面接触,保护轮胎主体的部分;胎肩连接胎冠与胎侧;胎侧是与轮胎主体接触并将轮胎固定于轮胎主体上的部分。轮胎的主要功能有传递驱动力、改变行驶方向、缓冲振动和承载重量等,而轮胎的安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抓地能力和稳定性。目前,市场上的轮胎主要是汽车对轮胎最基本的要求,轻型厢型车与货车载重负荷较大,一般的乘用车子午线轮胎抗载性能和耐磨性能经常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轻型载重轮胎,其具有良好的抗载性和耐磨性,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轻型载重轮胎,其包括轮胎本体和胎面,所述胎面包括胎冠、胎侧和胎肩,所述胎冠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上并与地面接触,所述胎肩连接所述胎冠和所述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由沿所述轮胎本体圆周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纵向凹槽和沿所述轮胎本体宽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横向凹槽交错形成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轻型载重轮胎,其包括轮胎本体和胎面,所述胎面包括胎冠、胎侧和胎肩,所述胎冠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上并与地面接触,所述胎肩连接所述胎冠和所述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由沿所述轮胎本体圆周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纵向凹槽和沿所述轮胎本体宽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横向凹槽交错形成连续的花纹块序列组成;所述花纹块序列的每个花纹块上设置若干条细钢片;所述胎肩上等距设置若干个花瓣形凹槽,所述每两个花瓣形凹槽之间设置细钢片。

【技术特征摘要】
1.轻型载重轮胎,其包括轮胎本体和胎面,所述胎面包括胎冠、胎侧和胎肩,所述胎冠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上并与地面接触,所述胎肩连接所述胎冠和所述胎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冠由沿所述轮胎本体圆周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纵向凹槽和沿所述轮胎本体宽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横向凹槽交错形成连续的花纹块序列组成; 所述花纹块序列的每个花纹块上设置若干条细钢片; 所述胎肩上等距设置若干个花瓣形凹槽,所述每两个花瓣形凹槽之间设置细钢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载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凹槽沿所述轮胎本体圆周方向连续排列并呈连续Z字型,其包括第一纵向凹槽序列、第二纵向凹槽序列、第三纵向凹槽序列和第四纵向凹槽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型载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凹槽长度为23?28mm,宽度为6?IOmm,深度为9?12mm,所述纵向凹槽之间横向间距为20?3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型载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凹槽序列的每个凹槽的底端与所述第二纵向凹槽序列每个凹槽的顶端通过若干个第一横向凹槽连通;所述第三纵向凹槽序列的每个凹槽的底端与所述第四纵向凹槽序列每个凹槽的顶端通过若干个第二横向凹槽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型载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凹槽和所述第二横向凹槽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银明肖向科柏林陈以莲
申请(专利权)人: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