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带输送机除尘洒水装置,包括:第一输水管道、第二输水管道和限流装置,所述限流装置包括第一限流片、第二限流片、第一气缸、第二气缸、连接杆和多个喷水口。当使用皮带输送机进行物料堆分时,物料在经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限流装置时,皮带输送机皮带上的输送物料的重力作用会压迫皮带下方的轮体,从而可以向下拉动连接杆带动第一限流片和第二限流片向下运动,这样就打开了第一输水管道和第二输水管道,通过喷水口给皮带输送机上的物料进行洒水除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纯机械结构,不需要电力驱动,只是根据皮带输送机上的物料的重量就可以控制洒水的量,使用方便,节能环保。(*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带输送机除尘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皮带运输机的辅助装置
,主要涉及一种皮带输送机除尘洒水装置。
技术介绍
皮带运输机运用输送带的连续或间歇运动来输送各种轻重不同的物品,既可输送各种散料,也可输送各种纸箱、包装袋等单件重量不大的件货,用途广泛。大型的船厂、电厂等工厂在输送和堆分燃煤等散料时会产生大量扬尘,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因此,一般在装卸散料的皮带运输机上会安装在漏斗处设置洒水装置,现有的洒水装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手动控制洒水,开始洒水后,不管皮带上有无物料,洒水始终进行,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洒水过多还会使皮带回程带料。另一种是电动控制洒水,是由水管、电磁阀、开关、压力传感器组成,安置于皮带输送机旁,压力传感器置于运输皮带下面,皮带上有物料时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电磁阀打开,水管向物料上洒水,消除粉尘,存在问题是故障率高,当皮带载料停机时不能自动停止洒水,造成浪费。鉴于上述描述,亟待有一种易于控制、节能环保的皮带输送机除尘洒水装置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易于控制、节能环保的皮带输送机除尘洒水装置的出现。当使用皮带输送机进行物料堆分时,物料在经过本技术限流装置时,皮带输送机皮带上的输送物料的重力作用会压迫皮带下方的轮体,从而可以向下拉动连接杆带动第一限流片和第二限流片向下运动,这样就打开了第一输水管道和第二输水管道,通过喷水口给皮带输送机上的物料进行洒水除尘。本技术属于纯机械结构,不需要电力驱动,只是根据皮带输送机上的物料的重量就可以控制洒水的量,使用方便,节能环保。一种皮带输送机除尘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水管道和第二输水管道,其平行间隔开设置在皮带输送机皮带上端,所述第一输水管道和第二输水管道的轴向方向与皮带输送机皮带运行方向垂直;设置两个输水管道是为了根据皮带机上物料的多少控制洒水量的多少,同时如果其中一个输水管道出现故障,另一个输水管道还能继续使用,保持皮带机的正常运行;限流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限流片,其为圆形片体,所述第一限流片可上下往复运动的设置在皮带一侧的所述第一输水管道内的横切面上;至少一个第二限流片,其为圆形片体,所述第二限流片可上下往复运动的设置在皮带另一侧的所述第二输水管道内的横切面上;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包括密闭的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外端与所述第一限流片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包括密闭的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外端与所述第二限流片下端固定连接;活塞两侧的密闭缸体内充入空气,初始状态时,活塞位于密闭杆体的中部;气缸设置为当连接杆被向下拉动时起一个缓冲作用,使连接杆在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时不会对第一限流片和第二限流片造成机械性的损伤;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其为一弯折件,所述弯折件包括一个端部和一个主体部,所述端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为“L”型,其中,第一连接杆的端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缸体下端连接,第二连接杆的端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缸体下端连接,且每个所述端部外还套设有一个外管,所述外管固定在皮带输送机支架上,所述主体部设置在皮带下端,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轮体,所述轮体与所述皮带下端面接触,当皮带运行时带动所述轮体以主体部为轴做旋转运行;多个限位弹片,其嵌入式的设置在第一限流片和第二限流片的上端侧壁上;所述限位弹片上端由密封圈限制,在不喷水时不会弹出,当第一限流片被第一连接杆向下拉动时,限位弹片弹起与所述第一限流片侧壁垂直,这样可以阻挡第一限流片滑出密封圈避免设备损坏漏水。多个喷水口,其均匀分布在皮带上端的第一限流片和第二限流片之间的所述第一输水管道下端和第二输水管道下端,所述喷水口开口朝向皮带的运行方向。优选的是,所述的皮带输送机除尘洒水装置还包括:限位弹片,其嵌入式的设置在第一限流片和第二限流片的上端侧壁上,所述限位弹片上端侧壁抵靠在密封圈上;多个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输水管道与所述第一限流片的接触处以及所述第二输水管道与所述第二限流片的接触处;两个阀门,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输水管道和所述第二输水管道上。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横切面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气缸缸体长度为所述第一气缸缸体长度的1.5?2倍。这样设置可以在皮带上运输物料比较少,物料重力作用只能将第一限流片拉下来时先由第一输水管到喷水,当物料皮带上运输物料比较多,物料重力作用又将第二限流片同时拉下来时,可由两个输水管道同时喷水,减少烟尘。优选的是,所述密封圈内侧面设置有第一限流片和第二限流片边沿的容置槽。密封圈不仅能保证第一限流片或第二限流片与第一输水管道或第二输水管道紧密闭合,不会漏水,同时给第一限流片和第二限流片提供一定的摩擦力,保证第一限流片或第二限流片不会因重力作用直接掉落出第一输水管道或第二输水管道。优选的是,所述喷水口开口与皮带运行所在的水平面的夹角为40?90度。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喷水面积比较大,喷水均匀,不会造成喷水过多使皮带回程带料的问题。优选的是,所述外管长度小于所述端部长度的I / 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两个输水管道是为了根据皮带机上物料的多少控制洒水量的多少,同时如果其中一个输水管道出现故障,另一个输水管道还能继续使用,保持皮带机的正常运行;活塞两侧的密闭缸体内充入空气,初始状态时,活塞位于密闭杆体的中部;气缸设置为当连接杆被向下拉动时起一个缓冲作用,使连接杆在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时不会对第一限流片和第二限流片造成机械性的损伤;所述限位弹片上端由密封圈限制,在不喷水时不会弹出,当第一限流片被第一连接杆向下拉动时,限位弹片弹起与所述第一限流片侧壁垂直,这样可以阻挡第一限流片滑出密封圈避免设备损坏漏水;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横切面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气缸缸体长度为所述第一气缸缸体长度的1.5?2倍,这样设置可以在皮带上运输物料比较少,物料重力作用只能将第一限流片拉下来时先由第一输水管到喷水,当物料皮带上运输物料比较多,物料重力作用又将第二限流片同时拉下来时,可由两个输水管道同时喷水,减少烟尘。密封圈不仅能保证第一限流片或第二限流片与第一输水管道或第二输水管道紧密闭合,不会漏水,同时给第一限流片和第二限流片提供一定的摩擦力,保证第一限流片或第二限流片不会因重力作用直接掉落出第一输水管道或第二输水管道。喷水口设置为保证喷水面积比较大,喷水均匀,不会造成喷水过多使皮带回程带料的问题。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易维护,生产成本低,节能环保,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皮带输送机除尘洒水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皮带输送机除尘洒水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皮带输送机除尘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图1所不,第一输水管道I和第二输水管道2,其平行间隔开设置在皮带输送机皮带7上端,所述第一输水管道I和第二输水管道2的轴向方向与皮带输送机皮带7运行方向垂直;设置两个输水管道是为了根据皮带机上物料的多少控制洒水量的多少,同时如果其中一个输水管道出现故障,另一个输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带输送机除尘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水管道和第二输水管道,其平行间隔开设置在皮带输送机皮带上端,所述第一输水管道和第二输水管道的轴向方向与皮带输送机皮带运行方向垂直;限流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限流片,其为圆形片体,所述第一限流片可上下往复运动的设置在皮带一侧的所述第一输水管道内的横切面上;至少一个第二限流片,其为圆形片体,所述第二限流片可上下往复运动的设置在皮带另一侧的所述第二输水管道内的横切面上;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包括密闭的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外端与所述第一限流片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包括密闭的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外端与所述第二限流片下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其为一弯折件,所述弯折件包括一个端部和一个主体部,所述端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为“L”型,其中,第一连接杆的端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缸体下端连接,第二连接杆的端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缸体下端连接,且每个所述端部外还套设有一个外管,所述外管固定在皮带输送机支架上,所述主体部设置在皮带下端,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轮体,所述轮体与所述皮带下端面接触,当皮带运行时带动所述轮体以主体部为轴做旋转运行;多个喷水口,其均匀分布在皮带上端的第一限流片和第二限流片之间的所述第一输水管道下端和第二输水管道下端,所述喷水口开口朝向皮带的运行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输送机除尘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水管道和第二输水管道,其平行间隔开设置在皮带输送机皮带上端,所述第一输水管道和第二输水管道的轴向方向与皮带输送机皮带运行方向垂直; 限流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限流片,其为圆形片体,所述第一限流片可上下往复运动的设置在皮带一侧的所述第一输水管道内的横切面上; 至少一个第二限流片,其为圆形片体,所述第二限流片可上下往复运动的设置在皮带另一侧的所述第二输水管道内的横切面上; 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包括密闭的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外端与所述第一限流片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包括密闭的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外端与所述第二限流片下端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其为一弯折件,所述弯折件包括一个端部和一个主体部,所述端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为“L”型,其中,第一连接杆的端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缸体下端连接,第二连接杆的端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缸体下端连接,且每个所述端部外还套设有一个外管,所述外管固定在皮带输送机支架上,所述主体部设置在皮带下端,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轮体,所述轮体与所述皮带下端面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祥,连涛,王桂赞,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