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能量双向型电池测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5328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通道能量双向型电池测试设备,包括隔离变压器、AC/DC变换器、直流侧支撑电容、至少一个DC/DC变换器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所述AC/DC变换器及所述DC/DC变换器,所述AC/DC变换器连接至所述隔离变压器及所述DC/DC变换器,所述AC/DC变换器的正负极输出端之间连接所述直流侧支撑电容,能量双向流动节约用电,提高测试效率与测试可靠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能量双向型电池测试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测试设备,特别指一种多通道能量双向型电池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和地方政府广泛关注,相关企业也积极响应,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自2006年开始,国家新能源汽车公告管理的电池测试标准正式实施,电动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必须进行强制检测。现有电池检测设备较多,但是大部分都是能量单向型,造成能源大量浪费;而且设备工作模式限制在恒压、恒流模式下,其无法做到根据电池实际使用工况对电池进行详尽测试,设备输出电压范围较窄、稳态精度与动态性能都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能量双向型电池测试设备,提高测试效率及测试可靠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通道能量双向型电池测试设备,包括隔离变压器、AC/DC变换器、直流侧支撑电容、至少一个DC/DC变换器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所述AC/DC变换器及所述DC/DC变换器,所述AC/DC变换器连接至所述隔离变压器及所述DC/DC变换器,所述AC/DC变换器的正负极输出端之间连接所述直流侧支撑电容。进一步地,所述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 DC变换器及第二 DC变换器,所述AC/DC变换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 DC变换器及所述第二 DC变换器,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所述第一DC变换器及所述第二 DC变换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 DC变换器包括开关Kl、开关K2、输出电抗器LI及输出滤波电容Cl,所述开关Kl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2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至所述输出电抗器LI的一端,所述输出电抗器LI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l的一端及所述第一 DC变换器的正极输出端,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l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 DC变换器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二 DC变换器包括开关K3、开关K4、输出电抗器L2及输出滤波电容C2,所述开关K3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4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至所述输出电抗器L2的一端,所述输出电抗器L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2的一端及所述第二 DC变换器的正极输出端,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 DC变换器的负极输出端;所述AC/DC变换器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l的输入端及所述开关K3的输入端,所述AC/DC变换器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2的输出端、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l的另一端、所述开关K4的输出端及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l的控制端、所述开关K2的控制端、所述开关K3的控制端及所述开关K4的控制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 DC变换器包括开关K13、开关K14、开关K15、开关K16、输出电抗器L7、输出电抗器L8及输出滤波电容C7,所述开关K13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14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至所述输出电抗器L7的一端,所述开关K15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16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所述输出电抗器L8的一端,所述输出电抗器L7与所述输出电抗器L8并联后连接至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7的一端及所述第一 DC变换器的正极输出端,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 DC变换器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二 DC变换器包括开关K17、开关K18、开关K19、开关K20、输出电抗器L9、输出电抗器LlO及输出滤波电容CS,所述开关K17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18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所述输出电抗器L9的一端,所述开关K19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20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所述输出电抗器LlO的一端,所述输出电抗器L9与所述输出电抗器LlO并联后连接至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S的一端及所述第二 DC变换器的正极输出端,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S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 DC变换器的负极输出端;所述AC/DC变换器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13的输入端、所述开关K15的输入端、所述开关K17的输入端及所述开关K19的输入端,所述AC/DC变换器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14的输出端、所述开关K16的输出端、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7的另一端、所述开关K18的输出端、所述开关K20的输出端及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S的另一端,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13的控制端、所述开关K14的控制端、所述开关K15的控制端、所述开关K16的控制端、所述开关K17的控制端、所述开关K18的控制端、所述开关K19的控制端及所述开关K20的控制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 DC变换器包括开关K21、开关K22、开关K23、开关K24、输出电抗器LU、输出电抗器L12及输出滤波电容C9,所述开关K21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22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至所述输出电抗器Lll的一端,所述输出电抗器Lll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9的一端及所述第一 DC变换器的正极输出端,所述开关K23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24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所述输出电抗器L12的一端,所述输出电抗器L1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9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一 DC变换器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二 DC变换器包括开关K25、开关K26、开关K27、开关K28、输出电抗器L13、输出电抗器L14及输出滤波电容C10,所述开关K25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26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所述输出电抗器L13的一端,所述输出电抗器L13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lO的一端及所述第二 DC变换器的正极输出端,所述开关K27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28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所述输出电抗器L14的一端,所述输出电抗器L14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lO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 DC变换器的负极输出端;所述AC/DC变换器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21的输入端、所述开关K23的输入端、所述开关K25的输入端及所述开关K27的输入端,所述AC/DC变换器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22的输出端、所述开关K24的输出端、所述开关K26的输出端及所述开关K28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开关K21的控制端、开关K22的控制端、开关K23的控制端、开关K24的控制端、开关K25的控制端、开关K26的控制端、开关K27的控制端及开关K28的控制端。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 EMI滤波器及第二 EMI滤波器,所述第一 EMI滤波器连接至所述第一 DC变换器,所述第二 EMI滤波器连接至所述第二 DC变换器。进一步地,所述DC/DC变换器包括第三DC变换器及第四DC变换器,所述第三DC变换器的正极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四DC变换器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三DC变换器的负极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四DC变换器的负极输出端,所述AC/DC变换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三DC变换器及所述第四DC变换器,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所述第三DC变换器及所述第四DC变换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三DC变换器包括开关K5、开关K6、输出电抗器L3及输出滤波电容C3,所述开关K5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6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至所述输出电抗器L3的一端,所述输出电抗器L3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3的一端及所述第三DC变换器的正极输出端,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DC变换器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四DC变换器包括开关K7、开关K8、输出电抗器L4及输出滤波电容C4,所述开关K7的输出端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通道能量双向型电池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变压器、AC/DC变换器、直流侧支撑电容、至少一个DC/DC变换器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所述AC/DC变换器及所述DC/DC变换器,所述AC/DC变换器连接至所述隔离变压器及所述DC/DC变换器,所述AC/DC变换器的正负极输出端之间连接所述直流侧支撑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能量双向型电池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变压器、AC/DC变换器、直流侧支撑电容、至少一个DC/DC变换器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所述AC/DC变换器及所述DC/DC变换器,所述AC/DC变换器连接至所述隔离变压器及所述DC/DC变换器,所述AC/DC变换器的正负极输出端之间连接所述直流侧支撑电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能量双向型电池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 DC变换器及第二 DC变换器,所述AC/DC变换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 DC变换器及所述第二 DC变换器,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所述第一 DC变换器及所述第二 DC变换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能量双向型电池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C变换器包括开关K1、开关K2、输出电抗器LI及输出滤波电容Cl,所述开关Kl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2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至所述输出电抗器LI的一端,所述输出电抗器LI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l的一端及所述第一 DC变换器的正极输出端,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l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 DC变换器的负极输出端; 所述第二 DC变换器包括开关K3、开关K4、输出电抗器L2及输出滤波电容C2,所述开关K3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4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至所述输出电抗器L2的一端,所述输出电抗器L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2的一端及所述第二 DC变换器的正极输出端,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 DC变换器的负极输出端; 所述AC/DC变换器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l的输入端及所述开关K3的输入端,所述AC/DC变换器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2的输出端、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l的另一端、所述开关K4的输出端及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l的控制端、所述开关K2的控制端、所述开关K3的控制端及所述开关K4的控制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能量双向型电池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C变换器包括开关K13、开关K14、开关K15、开关K16、输出电抗器L7、输出电抗器L8及输出滤波电容C7,所述开关K13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14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至所述输出电抗器L7的一端,所述开关K15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16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所述输出电抗器L8的一端,所述输出电抗器L7与所述输出电抗器L8并联后连接至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7的一端及所述第一 DC变换器的正极输出端,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DC变换器的负极输出端; 所述第二 DC变换器包括开关K17、开关K18、开关K19、开关K20、输出电抗器L9、输出电抗器LlO及输出滤波电容CS,所述开关K17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18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所述输出电抗器L9的一端,所述开关K19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20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所述输出电抗器LlO的一端,所述输出电抗器L9与所述输出电抗器LlO并联后连接至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S的一端及所述第二 DC变换器的正极输出端,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S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 DC变换器的负极输出端; 所述AC/DC变换器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13的输入端、所述开关K15的输入端、所述开关K17的输入端及所述开关K19的输入端,所述AC/DC变换器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14的输出端、所述开关K16的输出端、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7的另一端、所述开关K18的输出端、所述开关K20的输出端及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S的另一端,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13的控制端、所述开关K14的控制端、所述开关K15的控制端、所述开关K16的控制端、所述开关K17的控制端、所述开关K18的控制端、所述开关K19的控制端及所述开关K20的控制端。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能量双向型电池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C变换器包括开关K21、 开关K22、开关K23、开关K24、输出电抗器L11、输出电抗器L12及输出滤波电容C9,所述开关K21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22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至所述输出电抗器Lll的一端,所述输出电抗器Lll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9的一端及所述第一 DC变换器的正极输出端,所述开关K23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24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所述输出电抗器L12的一端,所述输出电抗器L1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9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一 DC变换器的负极输出端; 所述第二 DC变换器包括开关K25、开关K26、开关K27、开关K28、输出电抗器L13、输出电抗器L14及输出滤波电容C10,所述开关K25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26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所述输出电抗器L13的一端,所述输出电抗器L13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lO的一端及所述第二 DC变换器的正极输出端,所述开关K27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K28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所述输出电抗器L14的一端,所述输出电抗器L14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lO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 DC变换器的负极输出端; 所述AC/DC变换器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21的输入端、所述开关K23的输入端、所述开关K25的输入端及所述开关K27的输入端,所述AC/DC变换器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开关K22的输出端、所述开关K24的输出端、所述开关K26的输出端及所述开关K28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开关K21的控制端、开关K22的控制端、开关K23的控制端、开关K24的控制端、开关K25的控制端、开关K26的控制端、开关K27的控制端及开关K28的控制端。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能量双向型电池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EMI滤波器及第二 EMI滤波器,所述第一 EMI滤波器连接至所述第一 DC变换器,所述第二EMI滤波器连接至所述第二 DC变换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能量双向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有财陈木泉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开发区星云电子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