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车辆用控制索具有内置索、内置索滑动自如地穿过的外壳、与外壳的外周表面粘合的片状发泡体。片状发泡体的圆周方向至少一处被粘合而成型为筒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控制索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备于车辆(例如,汽车、摩托车、叉车等的工业车辆)的车辆用控制索(例如,燃油控制索、车门锁控制索、座椅控制索、行李箱控制索)。
技术介绍
汽车等的车辆中,将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配置在相隔一定距离的位置,通过控制索将输入给输入装置的输入传递给输出装置。这样的控制索具有外壳和滑动自如地穿过外壳的内置索。通过内置索在外壳内的进退动作,将输入给输入装置的输入传递给送出装置。这样的控制索的现有例公开于特开2001-124047号公报,特开2011-1964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车辆用控制索中,有装配在如车门板或车身地板内比较狭窄的空间内的。这样的控制索中,会有因与其他的部件(例如,车门板、车身地板等)碰触而发生锤击音的情况。因此,如特开2011-196442号公报中所记载的,以防止锤击音等为目的,将发泡体设置于外壳的外周表面的车辆用控制索的开发正在进行。将发泡体配置于外壳的方法,通常为分别形成外壳和发泡体,用粘合剂将发泡体粘合于外壳。具体而言,首先,将由发泡树脂形成的片状材料(例如,氨基甲酸乙酯板)冲切,形成圆筒状的发泡体。接着,将外壳插入该圆筒状的发泡体,使发泡体移动至其于外壳的安装位置附近。接着,在外壳的发泡体的安装位置涂覆粘合剂,使发泡体移动至其安装位置。这样,将发泡体与外壳的外周表面粘合。但是,在这样的方法中,因通过将板材冲切来制作发泡体,对可制作的发泡体的形状产生制约。例如,因可冲切的板材的厚度上的限制,发泡体的轴方向的长度受到制约。另外,因冲切板材来成型发泡体,板材的无用部分不得不废弃。本说明书提供如下一种车辆用控制索,其为在将发泡体设于外壳的外周表面的车辆用控制索中,提高发泡体的形状自由度,且可以抑制不得不废弃的发泡材料的产生。本说明书公开的车辆用控制索具有内置索、被内置索滑动自如地穿过的外壳、与外壳的外周表面粘合的片状的发泡体。片状的发泡体的圆周方向至少一处被粘合成型为筒状。该车辆用控制索的外壳的外周表面设置有片状的发泡体,该片状的发泡体的圆周方向至少一处被接合成型为筒状。因此,因没有必要冲切片状的发泡体,可提高发泡体的形状自由度,另外,可抑制无用的发泡材料的产生。另外,本专利技术书提供制造上述车辆用控制索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书提供的制造方法,包括:送出第I发泡片材的第I传送工序、在送出的第I发泡片材上配置外壳的配置工序、将第2发泡片材送出到配置有外壳的第I发泡片材上的第2传送工序、在夹入第I发泡片材和第2发泡片材的外壳的两侧,熔融第I发泡片材和第2发泡片材的熔融工序。并且,本专利技术书提供制造上述车辆用控制索的装置。本专利技术书公开的制造装置具有送出第I发泡片材的第I传送装置、在送出的第I发泡片材上配置外壳的配置装置、将第2发泡片材送出到配置有外壳的第I发泡片材上的第2传送装置、在夹入第I发泡片材和第2发泡片材的外壳的两侧,熔融第I发泡片材和第2发泡片材的熔融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实施例的控制索的大致结构的图。图2为图1的I1-1I线截面。图3为其他实施例的控制索的截面图(相当于图2的I1-1I线截面)。图4为制造图1的控制索的制造装置的大致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书公开的控制索中,成型为筒状的发泡体可以包括第I发泡片材和第2发泡片材。其次,熔融第I发泡片材的一端和第2发泡片材的一端的同时,也可以熔融第I发泡片材的另一端和第2发泡片材的另一端。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使片状的发泡体容易地成型为筒状,设置于外壳的外周表面。(实施例)对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索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控制索10具有内置索12、该内置索12滑动自如地穿过的外壳14、设置于外壳14的外周表面的发泡体16。内置索12由一根钢线构成。内置索12的材料可以使用硬钢线、不锈钢线、油回火线(SWO-A,SWO-B,SWOSC-V等),烧蓝线等。内置索12的表面可以进行镀锌处理。内置索12的两端(图未示)分别形成安装部,将其一端安装于输入装置的同时,也可将另一端安装于输出装置。另外,除了上述结构以外,内置索也可以采用公知的各种结构。例如,可以采用将多个钢裸线搓成一股的绞合线结构。外壳14可以具有三层结构,由钢线(包括平钢线)以螺旋状紧密缠卷形成的外管、覆盖于该外管的外周一侧的外套、设置于外管内的内衬构成。例如,外壳14最内层可以设置由树脂制造的内衬14a,中间层可以为包括多个钢线的钢绞线14b (外管),最外层可以为由树脂的挤压成型形成的外套14c。内衬14a可以为聚乙烯(PE)、聚四氟乙烯(PTFE),聚丁烯(PBT)等的树脂材料。钢绞线14b可以为多个钢裸线在内衬14a的周围相互不留间隙地以螺旋状搓成一股构成。覆盖钢绞线14b的外周的外套14c可以为乙烯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酰胺(PA)。发泡体16成型为沿外壳14的轴方向延伸的筒状。发泡体16由第I发泡片材和第2发泡片材构成。第I发泡片材16a的一端与第2发泡片材16b的一端相接合。其次,第I发泡片材16a的另一端与第2发泡片材16b的另一端相接合。这样,2枚发泡片材16a、16b成型为将外壳14的周围包围的筒状。另外,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第I发泡片材16a与第2发泡片材16b的接合,例如,可以通过超声波熔融、热熔融等进行。第I发泡片材16a与第2发泡片材16b粘合在外壳14的外周表面。各发泡片材16a,16b和外壳14的粘合可以使用多种粘合剂。例如,可以使用氯丁橡胶类粘合剂(CR类粘合剂),或腈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或热溶胶等。发泡片材16a、16b的原材料可以使用具有缓冲性的树脂材料(例如,发泡聚氨酯、发泡乙烯、发泡聚丙烯、发泡苯乙烯等)。将发泡聚氨酯作为发泡片材16a、16b的材料使用的情况下,最好使用热可塑性的发泡聚氨酯。使用热可塑性的发泡聚氨酯,可以通过发泡片材16a、16b的端部相互熔融使其牢固地接合。其次,发泡聚氨酯大致分为醚类和酯类,最好使用耐水解性好的醚类发泡聚氨酯。发泡聚氨酯的发泡密度最好为10?80kg/m3。因为发泡密度小于10kg/m3时,发泡片材16a、16b不能熔融;发泡密度大于80kg/m3时,其不能吸收振动,易发生插打首。另外,在第I发泡片材16a和第2发泡片材16b中,可以通过改变其片厚度或原材料,改变机械特性。通过使用机械特性不同的发泡16a、16b,可以调整防止捶打音或与其他的部件相互干扰的效果。例如,第I发泡片材16a和第2发泡片材16b中,与周围的部件相碰触的一方可以较硬,与周围的部件不相碰触的一方可以较软。采取这样的结构,可以在防止捶打音的同时,适当地配置控制索10。接下来,说明控制索10的制造方法。控制索10的制造方法中,内置索12及外壳14的制造工序,因可与现有技术同样地实施,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下面,详细说明将发泡体16设置于外壳14的外周表面的工序。首先,说明将发泡体16设置于外壳14的外周表面的制造装置。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制造装置30包括第I传送辊32、供应装置36、第2传送辊34、加热模38、切断刀40、及控制这些装置的控制装置42。第I传送辊32为拉出回卷成卷状的第I发泡片材16a,将该拉出的第I发泡片材16a向加热模38的方向送出的装置。第I传送辊32具有图未示的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控制索,包括:内置索;外壳,其被内置索滑动自如地穿过;片状发泡体,其粘合于外壳的外周表面,其特征在于,片状发泡体的圆周方向至上少一处被粘合而成型为筒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13 JP 2011-2720981.一种车辆用控制索,包括: 内置索; 外壳,其被内置索滑动自如地穿过; 片状发泡体,其粘合于外壳的外周表面, 其特征在于,片状发泡体的圆周方向至上少一处被粘合而成型为筒状。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辆用控制索,其特征在于,成型为筒状的发泡体具有第I发泡片材和第2发泡片材,第I发泡片材的一端与第2发泡片材的一端熔融的同时,第I发泡片材的另一端与第2发泡片材的另一端熔融。3.制造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控制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田高章,石原和明,平田雄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央发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