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版以及印刷机的印刷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725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版,即可重复成像且可删像的印版,该印版具有:用于实现机械稳定作用的内部承载层(11);用于转送印刷油墨的外部介电功能层(12);设置在承载层(11)和功能层(12)之间的、特别设计为电极的多个导电平面元件(13),其中,用于局部地改变功能层(12)的表面能量的电压可以这样地施加到多个导电平面元件上,即基于施加到多个导电平面元件(13)上的电压,在介电功能层(12)上可以形成第一油墨传送区域和第二非油墨传送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版。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组。
技术介绍
在印刷技术中,原则上分为有版印刷方法和无版印刷方法,其中,无版印刷方法也称为无压印刷方法。丝网印刷、凸版印刷、平版印刷以及凹版印刷都属于有版印刷方法,其中,特别是胶版印刷也被认为是平版印刷。在有版印刷方法中,可以对印刷方法进行区分,该印刷方法通过一次性刻写印版或者可重复地刻写和抹除的印版来工作。在此,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有版印刷方法的领域,特别是涉及到平版印刷方法,该平版印刷方法利用可抹除和可重复刻写的印版来工作。在现有技术中公开了用于实现可抹除且可重复刻写的印版的不同的方式。根据EP 1 155 871 B1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可抹除且可重复刻写的印版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借助喷墨装置将亲油墨的材料涂布到印版滚筒的亲润湿剂的表面上,其中,所涂布的材料被干燥或者硬化,且利用成像装置,例如利用激光去除。EP 1 118 470 B1涉及了一种利用可重复应用的印版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将涂层涂布到亲水的基底上,该涂层由疏水的、热塑性的材料和亲水的胶合剂构成。以形成图像的方式照射所涂布的涂层,其中热塑性材料在所照射的区域上与亲水性表面融合,并且构成图像区域。未被照射的区域在印刷过程中被去除,其中,在该位置上暴露出亲水的基底。在上述由现有技术公开的方法中,为了在印版上成像,成像材料必须涂布在印版上,该成像材料必须在印刷后拆除印版时从印版上去除。这需要较高的处理技术上的费用。在EP 1 016 519 B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平版印刷的可重复刻写且可抹除的印版,该印版设计为光刻技术-印版。在此公开的光刻技术-印版具有光电导体,其中光电导体的全部表面通过充电装置充电,接下来,利用待印刷信息对光电导体进行曝光。在光电导体的曝光区域中电荷流走。在光电导体的未曝光区域中,电荷停留在光电导体的表面。从而,光电导体承载相应于印刷信息的电荷图,并且与印刷油墨和润湿剂接触。润湿剂在光电导体上保留电荷的位置润湿光电导体的表面,而印刷油墨不能在此处积聚。反之,用于待印刷的图像的印刷油墨积聚在光电导体无电荷的区域中。产生均匀的电荷分布的充电装置和产生电荷图的曝光装置对于印版的功能是必要的。而这也需要较高的处理技术上的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印版以及一种印刷机的新型印刷机组。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印版具有用于实现机械稳定作用的内部承载层、用于转送印刷油墨的外部介电功能层、以及设置在承载层和功能层之间的、特别设计为电极的多个导电平面元件,其中,用于局部地改变功能层的表面能量或者表面张力的电压可以这样施加到平面元件上,即基于施加到多个导电平面元件上的电压,在介电功能层上可以形成第一油墨传送区域和第二非油墨传送区域。在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印版,在该印版中,通过对印版的导电平面元件施加不同的电压实现了成像。在此,在丝毫没有材料转移的情况下,仅仅通过施加不同的电压实现成像。因此在删像时,不必从印版上去除材料。此外,不需要特别的充电装置和成像单元,从而最终可以以非常少的处理技术上的费用来执行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印版的成像和删像。优选地,介电功能层具有大于或者等于2的介电常数以及小于或者等于100μm的厚度,其中该功能层特别由塑料或者陶瓷材料或者碳基材料构成,或者由这些材料涂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印刷机的印刷机组在权利要求15中定义。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和接下来的描述中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借助附图进一步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图中示出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印版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印版和对应电极;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印版的导电平面元件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印版的导电平面元件的另一个俯视图;以及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印版的一个导电平面元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平版印刷特别是胶版印刷的印版的示意性截面图,其中印版可以被刻写或者成像以及可抹除或者删像,从而可以被多次应用。根据图1的印版10具有内部基底或者内部承载层11以及外部功能层12。该内部承载层11用于机械地稳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印版10,而该外部功能层12用于转送印刷油墨,进而用于印刷工艺。功能层12由介电材料构成,并且相应地设计为介电功能层。在内部承载层11和外部介电功能层12之间设置多个导电平面元件13,该平面元件优选地设计为电极。可以将电压施加给多个导电平面元件13,并且通过电压使得平面元件局部地或者部分地匹配于待印刷的图像,介电功能层12的表面能量或者表面张力可以如此改变,使得基于施加到多个导电平面元件13上的电压,介电功能层12具有或者构成第一油墨传送区域以及第二非油墨传送区域。同时,根据图1,每个导电平面元件13对应于一个开关元件14,通过该开关元件,可以将电压施加到各自的平面元件13上,和/或通过该开关元件,可以分别调节所施加电压的数值或者说大小。通过施加到导电平面元件13上的电压,介电功能层12的相邻于平面元件13的区域的表面能量可以改变,从而构成介电功能层12的第一油墨传送区域以及第二非油墨传送区域。在此,根据第一可选方案可以实现,即当没有电压施加到平面元件13上,或者在该平面元件上施加的电压小于临界值时,介电功能层12的相邻于平面元件13的区域是可以传送油墨的,反之,当施加电压到平面元件13上,或者在该平面元件上施加的电压大于临界值时,介电功能层12的相邻于平面元件13的区域是不可以传送油墨的。根据第二可选方案也可以实现,即当没有施加电压到平面元件13上,或者在该平面元件上施加的电压小于临界值时,介电功能层12的相邻于平面元件13的区域是不可以传送油墨的,反之,当施加电压到平面元件13上,或者在该平面元件上施加的电压大于临界值时,介电功能层12的相邻于平面元件13的区域是可以传送油墨的。此外,应用哪一个上述可选方案是取决于所应用的印刷油墨。优选地,选择一种具有较小极性的材料用于介电功能层12,以便该介电功能层在不改变表面能量的情况下通过将电压施加到平面元件13上转送油墨。通过将电压施加到平面元件13上,相邻于平面元件13的区域的表面张力或者表面能量可以这样改变,使得有极性的部分升高表面张力,从而该区域不可转送油墨。塑料或者陶瓷材料可以应用作为介电功能层12的材料。作为塑料特别适合的是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者聚四氟乙烯(PTFE)。可选地,介电功能层12也可以由具有高耐磨性的碳基材料构成,例如由多晶或者非结晶形的类金刚石(DLC)构成。同样,介电功能层可以在外部涂布这种材料。此外,用于介电功能层12的材料这样选择,使得介电功能层12具有相对高的介电常数,该介电常数大于或等于2。特别是功能层12的介电常数大于或等于10,优选大于或等于100。此外,介电功能层12优选具有较小的层厚度,从而通过将较小的电压施加到平面元件13上,介电功能层12的相邻区域的表面能量或者表面张力可以被改变,进而该区域的润湿特性可以被改变。介电功能层12具有小于或等于100μm的厚度,特别是具有小于或等于50μm的厚度。优选地,介电功能层12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0μ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印版10的优选地设计为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版,即可重复成像且可删像的印版,具有:用于实现机械稳定作用的内部承载层(11);用于转送印刷油墨的外部介电功能层(12);设置在所述承载层(11)和所述功能层(12)之间的、特别设计为电极的多个导电平面元件(13),其中,用于局部改变所述介电功能层(12)的表面能量的电压这样地施加到所述多个导电平面元件上,使得基于施加到所述多个导电平面元件(13)上的电压,在所述介电功能层(12)上形成第一油墨传送区域和第二非油墨传送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哈特穆特富尔曼拉尔夫克拉尔曼
申请(专利权)人:曼罗兰德鲁克马辛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